床頭貼兩面墻真會生病?這倆位置別碰,過來人血淚總結
131 2025-07-16
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是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重要工作,是破千年舊俗、樹一代新風的社會改革,既要移風易俗改變傳統觀念,又要顧及尋根問祖的民族傳統情懷。自深入推進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工作以來,瑞昌市源源村河下李多措并舉,在思想、行動上持續發力,讓生態綠色、文明殯葬蔚然成風,讓移風易俗沁潤民心。
做優制度建設 淳樸民風“添新景”
為推動移風易俗制度規范不斷完善,源源村河下李匯聚民意,制定《范鎮河下李中心村移風易俗改革制度》及《李氏家風家訓》,明確紅白事操辦標準和獎懲措施,積極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目前,源源村河下李喪事禮儀不超過3天,宴請禮金標準從800降至200元,酒席平均減少10桌,減少了村里群眾在操辦喪事中做法事、看風水、選墓址等“煩心事”“操心事”。與此同時,河下李采用先行先試、分步推進、黨員帶頭等舉措持續推進殯葬改革,以移風易俗倡議書、紅白事村規民約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2024年以來,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引導村民自覺樹立厚養薄葬觀念。如今的河下李,喪事從簡、厚養薄葬文明新風已經成為群眾自覺行動。
做好鄉賢文章 綠色新風“譜新篇”
鄉賢人才作為最賦有“公益性”的鄉土能人,是推動發展鄉村公益事業建設的重要組織者。河下李積極探索建立“鄉賢+新風”模式,著力用好鄉賢“人熟、地熟、事熟”優勢,組織一批具有較高文化知識、相應品德素養,懂政策、曉法律的鄉賢成立“紅白理事會”“宗族理事會”“愛心理事會”三大群眾自治組織,建立成熟的規章制度,職責細分、責任到人,充分發揮其在基層治理、移風易俗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其中,“紅白理事會”負責整治大操大辦,對超過標準治喪辦喪進行勸導和監督,他們利用自身經驗或者學識,以心換心、用心用情做工作,助力河下李村整體建設。2024年至今源源村河下李召開11場紅白理事會,同時以“五老”為首的鄉賢開展21次移風易俗宣傳活動,為全村殯葬移風易俗工作的深入推進營造濃厚氛圍。
做足示范引領 文明鄉風“出新局”
“一邊批評一邊幫助”,探索建立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機制。源源村河下李把關心集體、尊老敬老、移風易俗等列入“兩評兩榜”評議重要內容,評選“十星文明戶”,動態更新、做實做細紅黑榜制度,表揚正面事例,曝光不文明行為。鼓勵廣大群眾對違規土葬、亂埋亂葬、大操大辦等行為進行舉報,及時調查核實舉報問題,違規村民不納入“文明戶”評比。2024年,源源村選出星級文明戶20戶,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堅持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多措并舉樹立鮮明導向,河下李實現從立規矩、塑人心到扶正氣、促發展的華麗轉變,有效提振村民的精氣神,讓文明之花在河下李的每個角落綻放。
來源:瑞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