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假山的朋友注意了,假山應該放在哪里合適?
67 2025-07-13
在渭南市蒲城縣西北方向,坐落著唐睿宗李旦的橋陵。這里擁有眾多盛唐時期的精美石刻,集中分布于陵前的神道兩側,有“橋陵石刻甲天下”的美譽。在橋陵的身后,還有一座北門,也有一條不長的神道,隱藏著一批精美的石刻——
申威隆:90后“陜西文博一哥”
2017年5月14日,我和家人經過富平,來到蒲城的唐橋陵,先到達了西門遺址,又來到了北門遺址,也被稱為“玄武門”。這里位于橋陵所在的豐山北麓,地處陜西省扶貧開發工程重點村——東山村。
周圍民居環繞,石刻分布其中。進入東山村之中,先看到兩件石獅,東西并列,保存完好。西側的石獅,矗立在路邊,卷鬣合口,為雄獅子;東側的石獅,被草木環繞,披鬣張口,為雌獅子。
石獅子兩側,有土闕遺址,僅剩下低矮的土堆。繼續向北,大約18米,道路旁的田野中,豎立著六件石馬。石馬也稱“仗馬”,東西相對,每邊三件,兩列間距約70米,前后相隔約17米。
石馬高1.95米,身體長2.55米。裁短鬃,置鞍韉,除西列第一匹馬為縛尾外,其余皆為垂尾。據說,這六件石馬也被稱為“六龍”,模仿“昭陵六駿”的形象,引導帝王的靈魂,平安地進入天堂。
最北端的石馬,造型與眾不同,后腿彎曲,前腿抬起,好像準備一躍而起,呈現出“跳躍”的狀態,所以被稱為“躍馬”。這件馬由一整塊巨石雕鑿而成,底座、尾巴和后腿連為一體,古樸,厚重。
其他的石馬,昂首挺胸,巍然矗立。為什么這件石馬表現出不同的狀態呢?大家曾經進行過大膽地猜測:這里面朝北方,受到突厥威脅,為了防止敵人的侵襲,石馬表現出警覺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