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味”十足的電影,征服觀眾還需文武兼備。
作者|王重陽LP
編輯|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辛柏青是個好演員。
好演員的標準就是“給人驚喜”。
他主演的《大風殺》就給人一次驚喜。
雖然理論上這是一部講述在密閉空間里的正邪大戰,而且白客飾演的“夏然”才是正面角色,但作為絕對反派,且影片放映到近半個小時左右辛柏青飾演的“北山”才出場,也瞬間奪走了觀眾的眼球——
群狼環伺,孤鎮岌岌。
鐵血交鳴,英雄淚目。
不得不說“北山”氣場很強,演員選得也好。
白客出演這種犯罪題材電影也沒問題,概因這些年他的戲路漸寬,早已脫離了“王大錘”的印象。辛柏青則出演正面人物太多次了,以至于“北山”這個人物可視為他塑造得很成功的反派經典。
二人初見時在旅館里對坐那場戲,從氣勢上明顯“正不壓邪”,且前期鋪墊很多,先是電臺廣播兇頑北山潛逃,再是受害者眼中看到一群虎狼殺人如兒戲,接著是匪徒內訌,接著“北山”才緩緩邁步出現在觀眾面前:
“你是要抓我,還是要問我話?”北山問。
“抓你回去問話。”夏然說。
01
故事設定在1995年,影片開場先跳出一行字:
“純屬虛構”。
地點則是一處荒僻小鎮,鎮上有三個警察,老中青三代人湊齊了。對于這個在時代變遷中逐漸人口流失的小鎮來說,三個警察平時沒什么存在感,頂多就是調解民事矛盾。三個警察各有自己的性格特質——
夏然是傳說中的退伍軍人,戰爭時期全排上陣,最后獨活他一人。
歲數較大的左羅(李曉川 飾)當警察前是導游,性格敦厚。
最年輕的簡寧(孫寧 飾)大學畢業,有朝氣和活力。
所以當北山匪幫來到小鎮打算起出當年掩埋在各處的賊贓時,三個警察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小警察簡寧興沖沖摩拳擦掌,老警察左羅安撫鎮民,只有從刀山火海里走出來的夏然作為小鎮最強戰力,正面硬剛北山。
對于北山匪幫內部影片刻畫也很細,以至于開場就有反轉,如面對老板娘李紅(郎月婷 飾)的曲馬多(耿樂 飾),運籌帷幄,武德充沛,他打算趁北山昏迷時私吞賊贓,然后被秒殺。死后還被吐槽:
“一天裝到晚!”
“會計”(綽號,張本煜 飾)隱隱是匪幫二號人物,但從鎮民口中聽聞“江湖“上都只知”會計”,不知北山,馬上拔槍干掉胡說八道的人。
北山匪幫的分配方式也有意思,無論犯下多少案子,搶了是多少錢,大伙兒按月領“工資”,然而這也成了北山匪幫內部火并的關鍵——
在他入獄三年的時間里,“規矩”變了。匪徒們按“件”收費,不“上班”。
直接導致夏然等人屢次在生死關頭逃過一劫:
老大要殺人,手下人計算成本。
老大守規矩,底下人索性反水。
近兩小時的片長里,大概有一個半小時都是正邪雙方圍繞賊贓的槍戰戲,當屬近年來國產電影里“火藥味”最濃的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大風殺》里涉及到很多的槍斗場面較為精彩,主場景全都是夜間戲,所以彈道劃破空氣形成的火焰交織形成的視覺效果很刺激,刻畫匪徒殺人的殘忍度給人一種真實感。
那么演員在氛圍烘托中的表現更值得推敲。
02
“父王”張本煜上一次演反派還是電影《三大隊》,出場鏡頭不多,但瞬間爆發出的殘忍令人印象深刻。
他和白客一樣,是當年憑借《萬萬沒想到》與《報告老板》系列短劇里成名的演員,這次在《大風殺》里飾演匪幫二號人物,與辛柏青的幾場對手戲可圈可點,亦屬于出人意料的角色——
按常規設定,老大和老二之間的反目并沒有出現,反而是當北山要攻打派出所時,“會計”不惜跪下求他為大伙兒著想頗令人動容。
然后,匪幫再度內訌,“會計”下線。
臨死時“會計”托北山真正的心腹“舌頭”(李感 飾)帶話,點出一個時代變遷中同樣風雨飄搖的犯罪團伙面對的危機:
“時代不同了,跟咱們那會兒不一樣了。”
它作為一種影片潛在的表達思想貫穿始終:
小鎮沒落,鎮里人都想著往外跑。
人心思變中,連分配方式都講究靈活,否則“老大”說的話也沒用。
這也牽引出北山從越獄到伏法,最后留給觀眾的想象空間:
北山說“我不在乎錢。”
夏然問“那你在乎什么?”
北山沒說話,他身邊是拼死盡忠的“舌頭”。
應該說“北山”是個很真實的領袖,將其代入現實中任何一個獨擋一面的老板都合適:
獄中謀劃逃獄細節、計算注射藥量、用對話點撥意圖反水的下屬、只保留式地信任唯一一個不說話,只干活的“舌頭”,并合理懷疑在坐牢時取而代之的“會計”等。
這個角色塑造得很成功,也是為什么說辛柏青給人“驚喜”的原因。
作為正面人物的“夏然”反而顯得沉默寡言,僅從與小警察的槍械知識科普側面勾勒出老兵風采,可以稱道的是白客把握角色的力度,深沉、機智、有溫度。
隨著匪幫覆滅,小鎮裁撤,又讓這個人物的命途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不過這也是影片細節上略呈現出的失衡。
《大風殺》動作戲合格,情感戲,包括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聯感和飽和感欠缺。
尤其是本片唯一女主“李紅”,作為北上十年前的情人,被迫在小鎮安身立命的可憐女人,她因親妹妹慘死的覺醒和最終的同歸于盡顯然是服務于夏然、北山的最終決戰。只是前期鋪墊有些倉促,幾乎成了單純劇情推進的“線索人”。
03
從創作角度分析,《大風殺》營造出的荒僻密閉的空間感和緊湊的節奏感不失為一部難得的,較為純粹的槍戰犯罪片。
它的文戲精彩部分也主要集中在“北山”等人身上,賦予反派角色更人性化的解讀也適合觀眾回味,尤其是大決戰中漫天飛舞的沙塵暴,結合正邪雙方性命攸關之時殊途同歸的選擇,不失為一種值得肯定的表現方式。
近年來這種幾乎從頭打到尾的槍戰電影太少,結合目前《大風殺》的票房表現看,顯然觀眾暫時沒有完全適應這種“純度”較高的影片。這正是前面重點提及演員表演的原因——
至少從演員適配度和角色塑造上,幾位主要演員表現得很好。
但從近兩年犯罪題材類影片的票房表現看,結果都不是很滿意。
如去年上映的《老槍》,它刻畫的年代感和角色深度都屬上乘,奈何現階段對這類影片的關注度不足以支撐其應有的市場體量。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一個階段內,觀眾尚未適應某一類型影片的主題呈現,特別是年輕觀眾對于年代過于遙遠的故事,難以身臨其境的代入感。
尤其在現階段的整體環境下,依然需要此類影片大膽突破,求新求變,賦予角色更豐富、更有層次的質地,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四味毒叔」
上一篇:五一檔觀眾最滿意《水餃皇后》
下一篇:如果評一部最偉大的諜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