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keva 電影折射時代。
五一檔電影《人生開門紅》正在熱映中。該片聚焦一場危機公關,常遠飾演的“烤腸哥”周大江陰差陽錯與鄧家佳飾演地網紅小海茉組成了“預制情侶”,搖身一變成為直播界新寵為觀眾揭開直播行業的神秘面紗,上演了一場笑點密集的大膽直播。
電影上映前夕,作為主演之一的鄧家佳,坐在鏡頭前,跟我們聊起了她所飾演的小海茉。小海茉的名字取自安徒生童話里的 “海的女兒”,海茉的光環終將化作了泡沫。電影中,這個角色像一捧被時代浪潮推上岸的泡沫——從直播行業的光鮮中崛起,又在名利的沖擊下迷失。
“小海茉之前的生活太苦了,她趕上時代巨變,生活條件在直播帶貨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鄧家佳完全能夠共情小海茉的境遇。當一個人從苦日子里突然被拋到聚光燈下,生活不再窮困潦倒,而是變得光鮮亮麗,這種鮮明的沖擊下,不難理解她在維護正義和同流合污中的掙扎。
直播已經深深地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鄧家佳本人也是直播的“受眾”。為了演好直播從業者,她特別看了大量關于主播的訪談素材,更進一步地了解他們的狀態。而跟她想象中不同的是,她發現這個行業的光鮮背后,是超乎想象的辛苦:“主播們在鏡頭前連續四五個小時保持亢奮,下播后卻像被抽干了力氣。”
鄧家佳感慨,主播上播比演員拍戲更耗心力,演員更多的時候是把自己藏起來,像一瓶水一樣,水倒進不同的容器里,就要適應不同容器的形狀,而主播需要時刻維持高強度輸出狀態,吸引觀眾的眼球,直播前后的他們像是“兩個人”。
直播確實越來越普遍了,這種傳播形式讓世界變得更小,很多事情都因為直播而變得更加方便。但帶貨的時候,直播萬萬不能成為賣假貨的溫床。“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考慮帶貨,但直播肯定會給我們生活帶來新的改變。”鄧家佳說。
聊起喜劇,她的眼睛頓時亮起來。“我非常容易笑場,是一個很好的喜劇觀眾”。在《人生開門紅》里合作常遠和王耀慶,鄧家佳形容自己掉進了 “喜劇人的大米缸”。搭檔的即興發揮常常讓她“笑到失控”,比如有一場助農直播的戲,常遠一本正經地介紹著蘋果如何如何香甜,鄧家佳問他“為什么”?對方回答說 “蘋果產自樹上”,這便觸發了她的笑點,硬是拍了七八條才過。“拍喜劇總是快樂的。我喜歡喜劇,我覺得觀眾也需要喜劇”。鄧家佳說。
從《愛情公寓》中神經大條的唐悠悠到《人生開門紅》中風光無限的小海茉,鄧家佳對喜劇的理解更深刻了。年輕時 “初生牛犢不怕虎” 讓她敢于嘗試各種夸張橋段,鄧家佳直言,唐悠悠一開始也有過爭議,因為她并非“原班人馬”,是第二季才加入《愛情公寓》的。好在觀眾對她非常留情,大家都接受了這個角色。不過“唐悠悠是不可復制的,她屬于那個血氣方剛的年紀。”鄧家佳現在演喜劇,會想這個角色為什么笑,會更注重角色的內在邏輯。
很多觀眾至今仍然喜歡叫她 “小姨媽”,鄧家佳覺得這個稱呼也挺親切,“就像家人一樣,沒必要非得用其他名字取代。標簽有時候是溫暖的,說明觀眾把你放進了心里。”
事實上,除了喜劇,這些年,鄧家佳已經在多個類型領域中連連突破了。
比如《大明風華》中,因生存環境造就了復雜性格的胡善祥;《無證之罪》中,陷入各種離奇案件中的朱慧如;《揚名立萬》中,穿著旗袍、步態婀娜的蘇夢蝶。這些角色都剛好在合適的時間找到鄧家佳,把她帶入了演藝生涯的新階段。
沉浸在影視圈多年,鄧家佳也談到了外界對女演員的偏見,“總有人覺得女演員靠外貌,或者問你‘為什么這么拼’。其實我身邊的女演員都很刻苦,我們只是在認真對待這份工作。”
不拍戲的時候,鄧家佳總是用簡單的生活對抗外界的雜音,盡量讓自己保持 “清澈的狀態”。在新的階段里,她仍然在努力探尋好的電影,好的角色,探尋人生里不同的可能性。
以下是采訪實錄
記者:鄧老師您好,您是如何理解《人生開門紅》中小海茉這個角色呢?易小星導演找您演這個角色時,有什么具體要求?您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鄧家佳:小海茉其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角色,有經歷過直播行業的一些光鮮亮麗,自己的人生也在經歷其他的考驗。《人生開門紅》這個故事其實寫得非常扎實,人物做的事情很好共情,因為她之前的生活太苦了,后來趕上了時代巨變,趕上公司對她進行包裝,讓她的生活條件在直播帶貨當中得到了改善,所以在那樣的沖擊下,短暫地迷失了,這點我是能共情的。
跟導演溝通的時候,他給我了一個海量的視頻庫,包括一些紀錄片和訪談,他希望我更多地了解主播們的工作。導演希望小海茉在直播帶貨的時候,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
記者:您平常自己會看直播嗎?如何看待當下直播帶貨的風潮?
鄧家佳:會,當然會啊。直播已經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了。就像我們電影里面說的,直播讓這個世界變小了,讓我們的生活變方便了,但是它真的是不能成為不良商家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的溫床。
記者:您覺得主播和演員的工作有何不同?未來會考慮嘗試直播帶貨嗎?
鄧家佳:最大的感覺就是,他們真的很累,他們在直播間里要非常能量滿滿地說四五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去了解他們的生活之后,你就會發現,他們在直播間里和下來是兩個人。
我覺得可能他們的工作比演員們更辛苦。演員自己就好了,或者更多的時候是把自己藏起來。要像瓶水一樣,放在不同的容器里,呈現不同的樣子,但是他們要有一個非常強烈、非常吸引人眼球的形象,每天都想很多辦法來維持高能量,我覺得他們是比較緊張,比較辛苦的。
我不知道會不會考慮帶貨,但我覺得未來直播應該會有很多種形式。網絡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應該是不可逆了,我們要去順應這種改變,要接受新的可能性。
記者:與常遠老師合作有什么趣事?拍喜劇時笑場頻繁嗎?
鄧家佳:常遠老師常常即興發揮(現掛),我笑點低,頻繁笑場。比如一場助農直播戲,他說 “蘋果產自樹上”,我笑場七八條,花絮老師看了都笑了兩小時。
記者:您曾說 “喜劇很難演”,為什么?覺得自己有喜劇天賦嗎?
鄧家佳:喜劇靠天賦,天賦是上天給的禮物。我自己笑點低,從《愛情公寓》到現在,演喜劇時很容易投入,但不確定是否有天賦,感恩觀眾認可。
記者:從《愛情公寓》的唐悠悠到《人生開門紅》的小海茉,對喜劇表演的理解有何變化?
鄧家佳:每個階段演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我之前老說《愛情公寓》里,演得是對愛情、和友情的一種理解,我那個時候真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什么樣的橋段都敢去演,唐悠悠是不可復制的,她屬于那個血氣方剛的年紀。當時我真的不怕評論,不怕你罵我。反正就是破罐子破摔,其實觀眾對我蠻留情的。因為我是第二季才加入《愛情公寓》,。剛開始唐悠悠是會有非議的,但是后面演著演著,大家就覺得好像還行,基本都接受我了。
記者:觀眾總用 “小姨媽” 來稱呼您,您如何看待這種標簽化?
鄧家佳:我覺得這是一種親切的記憶連接。觀眾可能想親切地稱呼我,不想上來就直接叫“鄧家佳”,顯得好像很陌生的樣子。“小姨媽”就像是家人的感覺,標簽也代表觀眾喜愛和認可。
記者:未來還有什么計劃或目標嗎?
鄧家佳:我挺活在當下的,就是過好了今天,就不想明天的人。我蠻開心的,就過好自己每一天。未來還是想演好劇本,劇情片和喜劇都會考慮,也期待與新導演合作,接受新鮮的力量。
【點擊往期回看】
上一篇:五一檔預售爆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