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祭祖,老人說:“上墳忌4事,福蔭身后人”,指哪4件事?
105 2025-07-15
唐僖宗光啟三年歲次丁末(公元八八七年)六月,楊筠松同曾文展、李曲腳師徒三人應吉州廬陵王丞相的邀請前往廬陵吉水給其卜葬祖墳,地肖風吹羅形,乾山巽向,天元一氣,擇課天地同流格:四丁、四未納甲。后驗果子孫昌盛大,出貴不替。并批明宜甲、戊、庚命人,否則有四傷不免。回轉達僚溪已有李邁將軍派親信坐等,相邀楊筠松師徒勞前往贛縣水墨洞為其覽造陽居,并卜覓陰基。
李邁,字彥超,古居贛縣人(宋太平興國七年劃屬興國縣衣錦鄉),咸通四年(公元八六三年)考中武進士,性剛直。會以宦官為館驛使,因為臺官臺練之爭,不同意宦官冷孜等到誣見,而抱怨棄使南歸。途中從安南(古楊州)節度使高駢軍中,在討伐平叛李涿余黨時,因戰功卓著,而賜金紫,旋晉光祿大夫。
高駢,唐末幽州(沼所北京西南)人,字千里。世代為禁軍將領,屢次率兵駐防西城區南。曾鎮壓黃巢義軍,后因懾于起義軍聲勢,又因時統治集團內部傾扎,坐守揚州時,楊筠松曾被邀軍中策謀及風角占卜,為企圖保存實力而割據一方。后為其部將畢師鐸所殺。時李邁亦在軍中,因與畢意見不謀而率兵士離開轉投百勝將軍孫誗軍中。公元八七八年,詔從招討使曾元裕追斬王仙芝有功,拜封兵部尚書,乞致仁歸。遂隨孫誗、仆都監一同回到虔州,看到楊筠松將宮中禁書應用于民間百姓如此神乎,怦然心動,在仆應天,孫誗等的極力推勸下,毅然派人專程來僚溪邀請楊益師徒,為其相度覓吉地宮建陰、陽宅基。至一百七十年時,其六世孫李渾,字公初,于嘉佑二年(公元一○五七年)中進士。其兄李潛,字君行,同其子(李邁七世孫)李撲、李格、李揖及李渾子李存,于治平四年(公元一○六七年)同登進士。至淳熙間(公元一一八八年)李撲從孫李謙,字和卿,舉進士,官至左司,后與相意見不和自罷官歸,筑圃云峰以居。自長白云居士,有文集四十卷遺世。
初,楊筠松為李邁公擇三元不敗之法鑒造營建,批明要在一個甲子時一門出六七個進士,后果應驗如神。楊筠松師徒覓時,見一穴前山頭十分秀麗,穴后有三四節入首龍,有一方形尊星(為卯山)玉屏體,穿過心脈,一玉池峽兩旁護纏砂緊,開一大帳,隨龍纏抱夾送向前,東氣處有丙龍入首,旋轉達微薄,復微開窩靨,結穴形肖螺,獅吐肉。細觀時,此地入首龍金水體格,束氣一線過脈,氣細而且短;細則氣飽,短則力勁。左手玉屋砂兩塊,右手來龍,有金星開面緊護穴,案似御街天馬高金,特來作朝,龍虎外,右水倒左,巽已方來丑艮方去正今酉山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