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蓋三不蓋四,接東不接西”啥意思?原來蓋房有這么多講究
187 2025-07-14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陰、陽哲學對人們在各個領域對于事物的看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中國古代庭院作為古人哲學思想和營造技藝的重要載體,其形式和內涵更是深受易陰、陽思想的影響。
中國傳統庭院中的石塊、樹木、植物、橋梁、圍墻等組件營造出了整個庭院的均衡性和連續性,而這些組件的設計和園林整體布局都蘊含著深深的陰陽風水的哲學觀念。
園林風水布局的核心原則
陰陽平衡
中國傳統園林,講究“動”(如流水、動物)與“靜”(如山石、亭臺)的平衡,避免過于空曠或擁擠。
五行相生相克
中國傳統園林還講究五行相生相克,金(園林中的金屬裝飾)、木(園林中的植物)、水(園林中的池塘、溪流)、火(園林中的陽光與燈光)、土(園林中的山石與地形)需協調搭配,要避免其中某一個元素過于突出,導致內在系統失衡。
藏風聚氣
中國傳統園林中習慣通過庭院中的地形、植被、建筑阻擋強風,以此來聚集“生氣”,可利用假山、竹林形成屏障,或通過曲徑引導氣流。比如庭院中的小橋和小徑,通常設計成之字形布局,以此來避免煞氣,中國古代風水師認為上佳的氣運會沿著蜿蜓之路行進,而煞氣則會沿著直線沖撞而來,所以中國古典園林通道習慣設計成彎曲的狀態,這也形成了曲徑通幽的美好意境。這種設計理念和中國古代建筑中那種形式化、對稱化的儒家思想理念有很大不同,中國傳統園林設計追求的是自然的、調和的陰陽觀。
蘇州頤和園的之字形小橋,圖片來自網絡
形勢與方位
中國傳統園林同樣講究“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理想格局,注重方位吉兇。象征財富的溪流,一般設置在青龍位;人工湖選在朱雀位則較為理想,風水學講究此方位宜開闊;通往景亭的蜿蜒小徑修在白虎位為宜;北側玄武位需要設置人工山來作為靠山,從而來庇佑園林。
頤和園,以萬壽山為“靠山”,昆明湖為“明堂”,形成“背山面水”的格局;長廊設計兼顧遮陽與擋風
此外,在中國古代大型的園林中,東北或者是西南位還會建設有風水鎮邪塔(即鬼之門),用以趨避惡氣;而在小型園林當中,一般會在假山上放置一座小型瓷塔,同時修建起保護作用的小山,同樣得到鎮邪的預想。
圓明園中的慈云普護,北側設置塔樓,圖片來自《圓明園四十景圖詠》
中國古人還認為,園林中溪流平衡的光滑靜石與庭園的粗糙結構相映襯時,庭院才是最為完美的狀態。鑒于此,中國傳統園林的最佳位置是選址在可以可以看見山巒的湖邊,這種風水格局才能實現人工營造的園林之“氣”和大自然的“精氣”相協調,達到與天地融為一體,得到自然庇佑的境界。
園林風水布局的關鍵要素
水景設計
上佳的庭院內必有水域的滋養,在園林中修建人工湖或池塘,那么不可將其修成嚴格的幾何形狀,比如說方形、長方形或者棱角尖銳的形狀等,而是要保證河水沿岸盡量表現出自然、彎曲的效果,這樣才能聚財;同時,水流方向應該朝向住宅而非外流,且要避免死水;還要在水中種上百合花,以象征主人正直的性格,也能避免庭園受到邪氣侵擾;此外,還可在池中養烏龜、金魚等吉祥之物,從而為園林之主帶來好運。
蘇州拙政園,以水為中心,建筑環水而建,符合“水主財”的理念,圖片來自網絡
園林池塘中的錦鯉,圖片來自網絡
植物選型
中國傳統園林中的樹木選型同樣需要仔細斟酌,通常使用的樹木都有吉項的寓意,如松樹、柏樹、桂花、竹子等等,避免帶刺的(如仙人掌)或者是陰性過重的植物(比如柳樹 );此外東方宜種高大喬木(東方屬木),而南方宜種紅花植物。而花卉的選擇通常以長生類的居多,如菊花、蘭花、梅花還有其他生命力強的花卉等。
松樹、柏樹、竹子及桂花,圖片來自網絡
硬景及裝飾
園林中景亭的形狀,一般是設計成代表大地的方形,與五元素相關的五連形,代表財富的六邊形,代表昌隆的八邊形等;而園林圍墻上的方形和園形開口則象征著地和天。
景亭平面布置
蘇州獅子林的六邊形景亭
蘇州拙政園的方形景亭
園林中圍墻上的方形與圓形窗
中國傳統園林中的石鑲嵌圖,同樣強調陰陽的交替與陰陽的二元性,龜、鹿、龍、獅、鶴等象征性動物的圖案和雕塑一般被設置在園林關鍵的位置,從而提升庭院的風水氣運,為主人帶來好運。
蘇州慕園對面鹿鶴成對的磚雕
蘇州留園東園鹿鶴卵石鋪地
園林風水禁忌的化煞之法
中國傳統園林中,常見禁忌主要包含——植物枯萎(此類象征事物衰?。?、水池污濁(象征財運受阻)、尖角對沖(宜帶來災禍)、道路直穿園林(會導致氣場不穩)。
對應的化煞之法有——植物選型宜種植常綠植物,持續養護植物,避免植物過澇或過旱;用屏風、綠植遮擋尖角,避免沖煞;定期清理水景,保證財運流通;在直沖路徑上設置石景,或者是設置曲折小橋或者園路。
總結來說,庭院風水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更是一種對自然與人文關系的智慧探索。通過合理規劃空間、元素和能量流動,可以創造既美觀又宜居的環境。無論是古典園林還是現代庭院,風水的核心始終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以上就是中國園林中風水理念的分享。
本篇就分享到這里,下期見。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1.《風水與建筑》——全實、程建平等編
2.網絡資料。
... The End ...
古建漫談
一個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