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風水十大禁忌”你中招了嗎?
164 2025-07-13
來源:揚子晚報網
腳底的一顆黑痣,一查竟然是黑色素瘤;指甲里一條黑線不痛不癢,一確診也是黑色素瘤,需要截掉指頭……據統計,每個人身上平均會有大大小小25顆痣以上,哪些會惡變成黑色素瘤,似乎是防不勝防。昨天,江蘇省人民醫院舉辦了首屆惡性黑色素瘤患教會,惡性黑色素瘤MDT團隊的專家們教您慧眼識“痣”,防“惡”治“黑”。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 曹勇攝
病例:
腳底一顆痣, 3年之后腦轉移了
江蘇省人民醫院整形燒傷科主任姚剛教授介紹,黑色素瘤屬于皮膚癌的一種,相比其他癌種,黑色素瘤的發病率一般比較低,但近幾年來發病率也以每年3%-5%的速度在提升。黑色素瘤的特點是惡性程度很高,轉移發生早,死亡率也很高,患者往往不能及時發現癥狀,等到發現的時候,疾病已經到了晚期。在門診上,他們也會遇到各種惡性黑色素瘤的患者,有的是指甲上長出了一條黑線,一查就是惡性黑色素瘤;有的痣破潰了沒在意,結果也是黑色素瘤。還有的患者頸部淋巴結變大,查病理是惡性黑色素瘤轉移了,但原發灶卻怎么也找不到。
在患教會現場,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科朱陵君主任醫師也向記者講述了她印象特別深的病例:有位70多歲的老大爺,腳上長了一顆痣,有一天患者發現痣破了,于是去修腳店修了個腳,之后就沒再管了,也沒有告訴家人。三年后他的痣倒是沒有啥大變化,也沒有再破潰過。但再查,就發現惡性黑色素瘤腦轉移了……在使用免疫治療等手段綜合治療后,患者已經存活了一年多。再回看這個病例,患者腳上的痣肯定不是普通的色素痣,至少也是危險的交界痣了。
姚剛主任醫師講座中。 曹勇攝
釋疑:
我國的惡性黑色素瘤,與暴曬關系并不大
“成年人的黑色素瘤大多起因于兒時所受的暴曬?!斑^度暴露在日光下的紫外線照射中會導致人們患有黑色素瘤?!薄诰W絡上,這樣的科普信息不少,但在專家看來,這些“知識點”只說對了一半。
人種不同,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情況也不一樣。“歐美人群的惡性黑色素瘤,淺表擴散型比較多,而中國人等亞洲人群,肢端型、粘膜型的比較多?!?姚剛教授表示,我們的惡性黑色素瘤,肢端型、粘膜型加起來占了7成左右,長得比較深,也更容易轉移。粘膜型比肢端型還要隱匿。歐美人群的惡性黑色素瘤與暴曬確實有關系,而我們的黑色素瘤與日曬關系并不大,更多的還是源自基突變等原因。
朱陵君主任醫師解答患者疑問。 曹勇 攝
提醒:
平痣不要亂點,重點部位干脆“一刀切”
身上長了一顆大痣,“存在感”十足,很多人會擔心會不會癌變,而對藏在皮膚下的“小痣”,警惕性就沒那么高了——其實恰恰相反。朱陵君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通常來說,凸出皮膚的痣,長在表皮的多一點,其實危險性比“看得見、摸不出”的平痣還要小一些。癌變幾率相對其他痣要高的“危險分子”交界痣,摸起來也是平的。市民千萬不要覺得平痣問題小,就去隨意點痣。痣要如何處理,應當找醫生來判斷。因為點痣而產生的不當的物理、化學性刺激,反而可能增加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幾率。
姚剛主任醫師建議,由于黑色素瘤防不勝防,所以長在易被摩擦的重點部位,比如腳底、手指、腰部扎皮帶部位、文胸可能勒到部位等位置的痣,都可以提前處理掉。預防性切除損傷很小,也并不麻煩,但免去了將來惡變的可能。
朱陵君主任醫師還提醒,絕大多數色素痣是良性的,除了可能對外觀有一些影響,對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影響,但少數色素痣有惡變成黑色素瘤的可能。對于身體上的痣,大家不要過分憂慮癌變,但也不要掉以輕心。如果有痣有大小、顏色、質地、形狀等改變,黑色斑塊周圍皮膚出現炎癥反應,包括出血,潰瘍,瘙癢或疼痛等表現,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處理黑色素瘤也不是單個科室“單兵作戰”就可以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已經組建起了惡性黑色素瘤MDT團隊,包括整形燒傷科、腫瘤科、皮膚科、病理科等等,不同科室協作起來為惡性黑色素瘤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來延長患者生命。
患者用各種方式記錄知識點。曹勇攝
“ABCDE”判斷痣是否有癌變可能
目前,判斷痣是否有潛在癌變的,有“ABCDE”法則,五個大寫字母代表了痣的五大異常特征,分別是:
A(asymmetry)指痣的“對稱性”:良性痣多為圓形或形狀對稱;
B(borders)是“邊緣”光滑與否:邊緣不整齊、模糊不清的要提高警惕;
C(color)指“顏色”:不管是黑色、棕色還是藍黑色,良性痣大多只有一個顏色,痣上出現雜色,就要注意了;
D(diameter)是“直徑”6mm:正常身體上的痣直徑要小于6毫米,對于國人來說,長在手掌、腳掌、手指、腳趾的痣,“標準”還要更??;
E(evolution) “動態變化”是最重要的指標,當痣的大小、形狀、顏色、隆起度等發生改變,需要引起注意。
通訊員 曹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