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韓國將在4月1日重映《霸王別姬》4k修復(fù)版。
這不是海外影迷第一次可以在大銀幕上感受這部經(jīng)典電影的魅力了。早在2017年,韓國首次重映《霸王別姬》171分鐘版本;2018年,數(shù)位修復(fù)版的《霸王別姬》在中國臺灣上映,刷新了數(shù)位修復(fù)片在臺灣的票房記錄。
《霸王別姬》1993年元旦在香港首映,至今已經(jīng)27年了。
當時這片子的成績有多輝煌?
1993年,內(nèi)地電影的平均票價為4元人民幣,《霸王別姬》的票房達到了4800萬。
《霸王別姬》是第一部獲得金棕櫚的華語電影,也是迄今唯一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1993-1994年,《霸王別姬》橫掃了包括金球獎在內(nèi)多個國際影展的最佳外語片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最佳攝影的提名。
27年過去了,我們可能很難再拍出一部像霸王別姬一樣的電影。
霸王別姬:天時地利人和
2013年《霸王別姬》在臺灣重映。在映后座談會上,制片人徐楓提到,這部片子的成功,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
起初是張曼玉的經(jīng)紀人陳自強向她提議,可以考慮拍一部叫作《霸王別姬》的小說。陳自強覺得這個故事藝術(shù)性偏強,拍成電影可能不會賺錢,但徐楓當時又當老板又當制片人,有選劇本的自主權(quán),可以嘗試。
徐楓是演員出身,早在六七十代拿過金馬最佳女主角。1984年,她在丈夫湯君年的支持下創(chuàng)立湯臣影業(yè)。
徐楓早些年跟隨胡金銓導(dǎo)演,帶著《俠女》去過戛納參賽,見識過國際影展的魅力。所以在創(chuàng)立公司之初,徐楓就是奔著”讓華語電影在世界影壇有一席之地“的目標去的。
80年代,徐楓會帶著自己投資的片子去戛納租個攤位賣片子。當時還沒有人在國際影展上賣臺灣電影,徐楓是第一個。
《霸王別姬》開拍之前的短短幾年,徐楓監(jiān)制了20多部電影,其中包括林青霞和張曼玉主演的《滾滾紅塵》,該片一舉拿下了金馬獎包括最佳影片在內(nèi)的8個獎項,徐楓在電影上的野心和選劇本的實力可見一斑。
1990年,接下劇本后陳凱歌去找了編劇蘆葦。陳凱歌是在看完了蘆葦?shù)淖髌贰动偪竦拇鷥r》之后,欣賞蘆葦在塑造人物上的能力,才邀請了蘆葦來改這個本子。
蘆葦當時已經(jīng)在電影圈打響名聲,又正好喜歡看戲,就接下了改編劇本的重擔,和陳凱歌花了一年的時間合作,霸王別姬這才在1992年開拍。才有了《霸王別姬》里貫穿始終的臺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與現(xiàn)在的電影從業(yè)者們不同,八九十年代內(nèi)地的電影創(chuàng)作者們,經(jīng)歷過社會動蕩和變革,充滿了創(chuàng)作的激情,善于從平凡人物窺見大時代下社會的變化,他們的作品大多沉重而悲情。
《霸王別姬》延續(xù)了這個特點,整個故事充滿了人文關(guān)懷以及對歷史的批判。
《霸王別姬》的拍攝預(yù)算有300-500萬美金,相當于人民幣近2000萬元。1992年拍電影的平均成本也才100多萬元,2000萬這在當時是大制作的水平了。
不僅投資規(guī)模是國際水平,《霸王別姬》的創(chuàng)作手法也是非常好萊塢模式的。
蘆葦說這種方式是:“用好萊塢的經(jīng)典模式來表達我們自己的詩意”。這樣的投資規(guī)模和穩(wěn)定扎實的制作班底,成就了《霸王別姬》在電影藝術(shù)性與商業(yè)性的完美平衡。
回頭看《霸王別姬》的演員班底,從張豐毅、張國榮、鞏俐,再到葛優(yōu),不管在當下還是如今,都是華語電影圈極具名望的實力派演員。
1993年5月,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三人主演的《霸王別姬》在戛納獲得金棕獎。三人海邊散步隨手拍了這些照片,成為經(jīng)典
定下“霸王”段小樓演員的過程不太容易,李碧華當時想選成龍來演。成龍形象硬朗,學過京劇,在國際上也有知名度,很適合演霸王。
但當時成龍公司的老板給他定下了接電影的規(guī)矩,角色不能哭,不能失敗,不能死。在這么死板的規(guī)定下,成龍只好拒絕了《霸王別姬》。
陳凱歌推薦了自己北電78級的好友張豐毅,徐楓開始不太滿意,陳凱歌說自己心中的對霸王的理解,要“臺上是霸王,臺下吃喝嫖賭樣樣來” 說服了徐楓,才定下張豐毅。
張豐毅也獻出了自己演藝生涯最精彩的表演之一,甚至要求自己挨板子的戲份要脫了褲子,光著屁股真打來追求表演效果。
而菊仙的角色,當時的候選有鞏俐和梅艷芳。考慮到梅艷芳當時已經(jīng)和張國榮合作過《胭脂扣》,徐楓覺得鞏俐比較合適。盡管鞏俐是張藝謀的御用演員,陳凱歌最后還是同意了選鞏俐來演菊仙。
張國榮,也不會再出現(xiàn)了
《霸王別姬》和張國榮是一個電影與演員互相成就的絕佳例子。張國榮演的程蝶衣,是《霸王別姬》整個故事的基礎(chǔ)。
程蝶衣的一生帶動了這個故事跨越50年的發(fā)展。《霸王別姬》也為張國榮在國際上帶來無數(shù)贊譽,程蝶衣更是榮迷心中無法超越的經(jīng)典角色。
程蝶衣便是真虞姬
在拍攝《霸王別姬》之前,張國榮在香港已經(jīng)是歌壇影壇雙棲的巨星,代表作有《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憑著《阿飛正傳》拿過金像影帝,人氣和實力兼?zhèn)洹?/p>
張國榮第一次出道的珍貴影像。1977 年5 月,香港,年僅 21 歲的張國榮以一曲《American Pie》榮獲“電視亞洲歌唱大賽”的亞軍
徐楓心里,程蝶衣的第一人選一直是張國榮。而原著作者李碧華更是張國榮的粉絲,她甚至以張國榮為演員的藍本寫過兩本書。張國榮自己則表示,自己非常想演程蝶衣,甚至把自己在《號外》封面反串的京劇造型拿給徐楓看。
徐楓看了張國榮的京劇扮相,更加確定程蝶衣不可能讓其他人來演。
張國榮的“程蝶衣”,無人可以替代
在后來的訪談里,陳凱歌說他第一次遇見這樣的用心體會一個人物的演員。
在陳凱歌給張國榮講故事的過程中,張國榮憑著自己對程蝶衣和劇情的理解,靠近角色,表達角色,在現(xiàn)場“演”出了程蝶衣。
這讓陳凱歌認定張國榮就是程蝶衣。
“程蝶衣”舉手投足間皆是戲
定下了程蝶衣的角色后,張國榮提前半年到北京學習京劇表演,學習普通話。
《霸王別姬》拍了五個月,以梨園作為背景,這部戲從準備到拍攝對演員來說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張國榮每天上戲就要花上三四個小時化妝和套京劇頭套,大熱天也要穿著全套戲服在高溫火堆前表演。
張國榮所面臨的戲份很難處理,既要跨越時代背景展現(xiàn)梨園戲班子的生活,又要表現(xiàn)程蝶衣這個感情深刻又復(fù)雜的角色。
這么高難度挑戰(zhàn)對演員來說,是一個學習和表現(xiàn)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為了在表演上全情投入,張國榮在拍戲過程中甚至不吃飯,直到每天收工之后才吃,生病了也不缺席,中暑了都撐著。
后來,張國榮說最美好的日子是在梨園度過的。
張國榮對《霸王別姬》劇組用情很深,拍攝結(jié)束時,他請劇組所有人喝酒,在酒席上找人對飲,還掉了好幾次眼淚,把自己灌到醉倒。
再沒有人能演出這么好的程蝶衣,徐楓說。后來有好多人找她洽談翻拍《霸王別姬》,她從來沒有同意過。
張國榮的表演是不可超越的。
27年過去了,以戛納作為參照,華語電影再也沒能在金棕櫚獎上分得一杯羹。
甚至連進入上一次進入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現(xiàn)最佳國際電影)的候選,都是2002年的事了。
張國榮在花絮里說道,《霸王別姬》的題材因為涉及同性和過去的歷史所以有些敏感,但是陳凱歌導(dǎo)演說了句話讓他非常感動,“現(xiàn)在是92年,不是29年,情況會好很多”。
《霸王別姬》在戛納獲獎之后,《霸王別姬》被特批可以在院線上映,才讓內(nèi)地的觀眾一睹這部史詩巨作的風采。
嚴肅電影的時代,過去了
時代大不相同了。2010年代以來,影視行業(yè)飛速發(fā)展。熱錢涌入,每年top10票房的電影里,10部能有8部是上億的投資規(guī)模。
2018年內(nèi)地總票房超過了600億,現(xiàn)在,國內(nèi)擁有了更多觀眾,更多大銀幕。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語嚴肅文學、傳統(tǒng)出版作品都不再是編劇們的首選。
網(wǎng)絡(luò)文學IP開始成為主流,這樣的作品大部分淺顯易懂,多以描繪都市、校園愛情為主,受眾面廣。
市場喜歡這樣的作品,比起花費大量時間找好的創(chuàng)作劇本,或者對復(fù)雜的、敘事龐大的出版作品進行改編卻不確定是否能對上觀眾的口味,不如直接找已經(jīng)有觀眾基礎(chǔ)的網(wǎng)絡(luò)文學改編,縮短戰(zhàn)線,投入的資金也能比較快收回。
在好萊塢這樣成熟的體系下,電影的平均制作周期是871天。當時《霸王別姬》從計劃到上映用了5年。
而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大電影,拍攝成本低,開拍到結(jié)束甚至只需要十天。即便是成功的商業(yè)院線電影,比如《囧媽》,從開機時間到定檔時間,也只有一年。
現(xiàn)在的演員,倚仗姣好的臉龐帶來的大量人氣,即便不記臺詞,在鏡頭前念數(shù)字,靠著后期配音拿著上千萬的片酬。
如今我們提到敬業(yè)的演員,會說到張震,他在拍攝電影《吳清源》時,學習了日語和圍棋。在《刺客聶隱娘》里,又系統(tǒng)學習了近身劍術(shù)。
但生于1976年的張震,對年輕一代來說,已經(jīng)是“上一代”演員了,生于1956年的張國榮,以及他所在的那個電影年代,離我們更為遙遠。
市場情況如此,環(huán)境也不友好。在多重夾擊下,才華橫溢的導(dǎo)演們中有人選擇向資本屈服,有人選擇離開影壇。
華語電影其實不缺錢,不缺好的導(dǎo)演,不缺好的劇本,更不缺好的演員。搞電影的環(huán)境看似變好了,其實又變得更復(fù)雜了。2016年后,中國電影總票房增速開始放緩,資本流向影視圈的熱度降低了。
人們總會意識到,電影終究是一門藝術(shù),需要好故事來支撐才行。
懷念張國榮,懷念《霸王別姬》,是因為他們讓我們見識過華語電影的巔峰時刻,雖然現(xiàn)在的我們離這個高峰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