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普遍較高,人體出汗量大幅增加,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導致尿量減少。尿液對尿路具有自然沖洗作用,尿量減少時,細菌難以被有效沖刷排出,容易在尿路中大量繁殖,從而引發感染。
夏季為五臟中“心”當令時節,心在五行中屬火。在中醫藏象學說中,心與小腸通過經絡相互絡屬,構成表里關系。心主血脈,小腸主受盛化物,心火下助小腸,使小腸能夠正常地分清泌濁。當心經有熱時,容易下移至小腸,導致小腸分清泌濁功能失調,進而影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增加泌尿系感染的風險。
“諸痛瘡瘍,皆屬于心”,若情志過激、飲食不節等因素導致心火亢盛,火熱之邪可循經下移至小腸,引起小腸實熱。小腸與膀胱相鄰,小腸實熱可波及膀胱,導致膀胱氣化不利,濕熱蘊結,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的癥狀。心主血脈,若心系病變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瘀血內生。瘀血阻滯脈絡,會影響局部的氣血灌注和津液輸布,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外邪容易侵襲下焦,引發泌尿系感染。同時,瘀血還可與濕熱相互搏結,加重病情,導致病情纏綿難愈。
夏季濕熱的環境為細菌滋生提供了“溫床”,像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大量繁殖,大大增加了男性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此外,夏季人們喜愛游泳、泡溫泉等活動,若場所衛生條件不達標,也極易造成交叉感染,誘發泌尿系統疾病。
泌尿系感染后常見癥狀
1.排尿異常:最典型的癥狀是尿頻、尿急、尿痛?;颊邥l繁產生尿意,每次尿量卻很少,排尿時尿道會有灼燒感或疼痛感,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排尿困難。
2.尿液改變:尿液可能變得渾濁,顏色加深,有時還會出現血尿,尿液中可能帶有血絲或呈現洗肉水色。
3.局部不適:下腹部、會陰部會有墜脹不適感,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陰囊潮濕、瘙癢等癥狀。
4.全身癥狀:病情嚴重時,可能伴有發熱、寒戰、乏力、頭痛等全身癥狀,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出現排尿不適癥狀該怎么辦
一旦出現排尿不適等癥狀,應及時就醫。不要自行盲目服用抗生素,因為不規范用藥不僅可能延誤病情,還可能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增加后續治療難度。
前往醫院后,醫生通常會安排進行尿常規、尿培養等檢查。尿常規可檢測尿液中白細胞、紅細胞、細菌等指標,尿培養則能明確感染的致病菌種類及對藥物的敏感性,為后續精準治療提供依據。在確診后,患者需嚴格遵醫囑足量、足療程用藥,即使癥狀緩解,也不能擅自停藥,以免病情反復。
此外,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體恢復。同時,增加水分攝入,每天保證飲用1500-2000毫升水,通過多排尿來沖洗尿路,減輕癥狀。
夏季如何預防泌尿系感染
1.保證充足飲水: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每天保證1500-2000毫升的飲水量,以增加尿量,起到自然沖洗尿路、減少細菌滋生的作用。具體喝什么樣的水方面,一般情況可以推薦大家喝點淡綠茶,平時心火較旺,情緒易急躁者可以喝點蓮子心茶(一次蓮子心用量2-3克,大概15-30粒),陰虛者可以泡點石斛、百合茶(5g),素有泌尿系結石者可以喝點車前子茶(5g)
2.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每天用溫水清洗,更換干凈的內褲,內褲應選擇棉質、透氣性好的材質,避免穿過緊的褲子,減少局部摩擦和悶熱,抑制細菌生長。
3.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尿路刺激癥狀。堅持適量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但要避免運動后長時間穿著潮濕的衣物。同時,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哪些人群更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
1.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環境有利于細菌生長,且糖尿病可能引起神經和血管病變,影響膀胱的正常功能,降低機體抗感染能力,增加泌尿系感染風險。此外,患有前列腺增生、尿路結石等疾病的男性,會因尿路梗阻導致尿液排出不暢,細菌容易在尿路中積聚引發感染。
2.經常久坐的人群:辦公室職員、司機等長期久坐的人群,會導致會陰部血液循環不暢,局部溫度升高,濕度增加,為細菌滋生創造條件,從而容易引發泌尿系感染。
3.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患有艾滋病等導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身體抵御細菌的能力減弱,更容易受到細菌侵襲,發生泌尿系感染。
韓強
副主任醫師
專長: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礙,不育癥,男性排尿功能異常,陰莖海綿體硬結癥,血精
出診時間:男科: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日全天
供稿:男科 韓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