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好運“堵”住了!這3樣東西別放門口,日子順心不受窮!
198 2025-07-17
(資料圖 李艷龍/攝)
(資料圖 李占淮/攝)
火的不僅是美景還有蒙洼人的日子四年來蒙洼蓄洪區廣大干部群眾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興水治水取得重大成效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資料圖 崔麗莉/攝)
01興水之利,守護長河筑安瀾
為實現淮河流域安瀾夢想,1953年,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建成,截至目前,王家壩閘共開閘泄洪16次,最近一次是2020年7月20日。
歷經多次開閘泄洪的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王家壩閘管理處副主任鎖雷說,開閘泄洪能夠削減淮河干流洪峰,護佑中下游城市、工礦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阜南縣王家壩閘考察時強調,要把治理淮河的經驗總結好,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淮河治理方案。
這句話一直刻在鎖雷和同事的腦海中。
7月21日20時,王家壩閘迎來2024淮河首次洪峰,鎖雷與同事再次緊張起來。“汛期我們24小時值班值守,切實做好工程安全監測,確保安全度汛。”鎖雷表示,四年來,他們一直牢記總書記囑托,持續加強工程管理,對水閘進行全面“體檢”,實施水毀恢復、橋頭堡及啟閉機房外觀加固改造等項目,進一步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對淮堤段、水閘上下游護坡及翼墻頂及辦公區、生活區進行綠化,全面清理上下游水域漂浮物,奮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面貌。
(資料圖 杜平/ 攝)
如今,站在王家壩閘東側的觀望臺眺望,淮河水流已退,王家壩閘工程巋然不動。
除王家壩閘外,沿淮地區一道道防洪減災的關鍵屏障逐步樹起。
——建設中的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區建設工程,計劃在阜南縣蒙洼蓄洪區和潁上縣邱家湖、姜塘湖行蓄洪區新建20余座重要排澇灌溉建筑物,進一步改善蓄洪區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淮河干流王家壩至臨淮崗段行蓄洪區調整及河道整治工程,阜陽境內建設內容已基本完成;——洪汝河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可使大洪河及洪河分洪道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除澇標準達到5年一遇……一批基礎性、樞紐性、流域性的重大水利項目加快建成投用,推動淮河流域抗御自然災害的現代化水平持續提高。
(龐誠/攝)
02不必遠方,家門口實現就業
阜南縣紅亮箱包有限公司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阜南的第二站,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紅亮箱包負責人王恒亮始終牢記在心。
在阜南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紅亮箱包通過金融貸款累計獲得發展資金510萬元,新增機械設備80臺(套);與長虹模塑開展合作,縣屬國企鑫科工投有限公司以代購原材料、代建生產線方式注資249萬元,增設月產200噸箱殼擠板生產線2條和年產130萬只箱包組裝生產線4條。
(資料圖,龐誠/攝)
一批批“走出去”的箱包為這家企業的紅火作著生動注解:
——2020年紅亮箱包實現產值1100萬元,2023年這一數值增長至1560萬元,增幅達到41.8%。
——今年,“紅火”的故事又翻開新的一頁:新車間正式投用后,紅亮箱包廠房面積將從原來的9000平方米增加到19000平方米,帶動就業人數將從90人增加到420人。時光飛逝,改變的不僅是紅亮箱包。在蒙洼蓄洪區,不少外出務工人員陸續返鄉,家門口的產業帶來穩定收入,村民充滿信心地奔向新的幸福生活。
03與水共生,產業發展路更寬
車輛駛入蒙洼行蓄洪區,道路兩旁的旱稻,連片的芡實水塘,時不時有水鳥飛過。
在阜南縣老觀鄉順河村的芡實基地,管理員王紹華正與種植大戶徐海東通著電話:“最近氣溫不錯,芡實的長勢好,預計畝產可以達到500斤……”
“去年的芡實老果畝產有400斤,按照4元一斤的價格算,共收益1000多萬元,今年的行情和產量都要比去年好。”徐海東說,近年來的發展讓他對扎根蒙洼充滿信心。
(資料圖 張天峰/攝)
以往,蒙洼蓄洪區因地勢低洼,雨季時常積水,農業發展被限制。如今,蒙洼人牢記總書記囑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在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找到了一條變水患為水利、順著水路找財路的發展道路。
——因水而治、因水而興,立足當地資源稟賦,蒙洼地區發展以芡實、蓮藕為主的水生蔬菜面積達4.5萬畝;
——去年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2.75萬畝,以鴨、鵝為主的水禽發展到148.32萬只,利用荒灘、坡地養殖牛羊10.85萬頭;
——還有“聲名遠播”的杞柳,目前種植面積約6.5萬畝,柳木文化全產業鏈企業509家,年產值達106億元。
“深水魚、淺水藕、灘涂洼地植杞柳,鴨鵝水上游,牛羊遍地走”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圖景在這里徐徐鋪展。
04自力更生,莊臺之上幸福景
在蒙洼行蓄洪區,一個個壘于平地之上的“土丘”,是沿淮特有的居住形態——莊臺。曹集鎮利民村的西田坡莊臺就是其中之一。
(龐誠/攝)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走上莊臺,看望慰問當地群眾,臨行前的那句“希望鄉親們自力更生,繼續努力,讓日子越過越紅火!”當地人一直記在心中。
56歲的劉勤堂和88歲的母親住在莊臺,閑時在家門口擺一個冰柜,做起小生意。劉勤堂的家正對著游客經常駐足的涼亭,他對蒙洼內的“大活動”更是充滿期待:“搞活動的時候,雪糕和水不夠賣。”
劉勤堂第一次嘗到“大活動”甜頭是在今年5月12日,2024“中國·皖美山水”騎行賽·阜南王家壩站暨阜陽市第二屆自行車公開賽舉行,西田坡莊臺作為騎游組的終點,吸引了眾多騎友和騎行愛好者,劉勤堂的冰柜也因此賣空。劉勤堂笑著說,莊臺游客多了,“大活動”也多了,真正嘗到了“旅游飯”的味道。
(資料圖 杜平/攝)
劉勤堂口中的“大活動”,就是吸引人到蒙洼莊臺旅游的各類文旅體、研學游活動,在活動不斷豐富的同時,旅游場景、業態也在不斷完善,蒙洼人的“旅游飯”越吃越香。
利民村黨支部書記郭國青告訴記者,他們以發展莊臺旅游為抓手,整合全村7個莊臺資源,計劃分別打造紅色黨建、民生風情、休閑度假等不同風格的旅游業態,帶動當地居民增收致富。
利民村走上這條旅游路,并非單打獨斗。
近年來,阜陽積極構建“一核一廊兩翼多極”,打造區域性文旅中心。淮河風情百里畫廊作為其中“一廊”,起自王家壩閘、終于潁河入淮口,全長120.7公里,串聯淮河沿線各地景區,蒙洼行蓄洪區境內占據43.7公里。
“按照規劃,淮河風情百里畫廊(阜南段)將以王家壩閘至曹臺閘的道路為風景道主線。”阜南縣文化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這條線路涉及王家壩鎮、老觀鄉、中崗鎮、曹集鎮、郜臺鄉,規劃打造西田坡黨政莊臺、童樓柳編莊臺、連臺殷臺愛情莊臺等,將王家壩濕地公園、淮河故道等串聯起來,推動阜南民俗、莊臺美食、蒙洼鄉韻與體育運動、音樂節慶、民俗非遺有機結合,打造一條淮河文化集中展示、互動體驗型的風景廊道。
來源:阜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