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說:鐘表萬萬不能這樣掛,三代皆倒霉!這是風水大忌!
最近整理家里老物件,翻出姥姥當年陪嫁的老座鐘,銅殼子擦得锃亮,擺客廳里特有味兒。
可剛掛墻上,鄰居王嬸來串門就直擺手:“這鐘可不能隨便掛,我媽那輩兒講究多著呢!”細一聊才發現,鐘表這東西看著普通,擺不對位置還真可能鬧得家里不安生。
先說數量。

以前總覺得多掛幾個鐘方便看時間,客廳、臥室、玄關各來一個,結果我媽總念叨“心里慌慌的”。后來聽懂行的朋友說,家里鐘太多就像同時有好幾個“時間指揮棒”,容易打亂家里的“氣場”。
主鐘一個就夠,其他房間最多留一個小鬧鐘,多了反而讓人心里沒著沒落,事兒也跟著變多——您說這是不是像家里人多意見雜,容易鬧矛盾?
再看形狀。

現在市面上鐘的樣式花哨,三角、六角、八角的都有,我之前還覺得挺個性。
可老一輩說“方方正正才穩當”,圓形、方形的鐘看著就踏實,像家里人圍坐吃飯似的,和和氣氣。那些帶棱角的鐘,棱角對著誰誰心里堵得慌,時間長了家里容易拌嘴。您想啊,三角鐘尖兒沖人,看著就像要“扎”人,能不鬧別扭嗎?
位置更是學問大。
最忌諱的就是正對門。
我家之前把鐘掛在玄關正對面,每次推門進來一抬頭就見鐘,我爸總說“這不是‘抬頭見終’嗎?”聽著確實膈應。后來挪到門旁邊,既方便看時間,心里也舒坦。還有沙發上方,我家沙發背后掛過一個電子鐘,每次坐那兒總覺得“頭頂有個東西轉”,時間長了脖子酸、心里煩,后來摘了才好。臥室更得注意,滴答響的鐘別放床頭,半夜翻來覆去睡不著,聽著那聲音更鬧心;小臥室別放大笨鐘,本來空間就小,再擺個大物件,壓得人喘不過氣,跟“小廟容不下大菩薩”一個理兒。
還有些細節容易被忽略。
比如正北、正西這倆方位,老話說“宜靜不宜動”,鐘表轉得歡,放這兒就像在“安靜的院子里敲鑼”,容易攪了家里的穩當勁兒。震位、巽位(大概就是東南、東邊)要是掛鐘,別選圓形的,圓屬金,這倆方位屬木,金克木,就像“硬要把石頭往木頭里塞”,時間長了家里人肩膀脖子容易酸疼。
其實這些講究,說白了都是老輩人過日子總結的經驗。
不是說多玄乎,就像吃飯要趁熱、睡覺要蓋被,都是為了讓日子過得順溜。
家里擺鐘,圖的是方便和好看,更圖個心里踏實。
您要是也在糾結怎么掛鐘,不妨多聽聽老一輩的念叨,少踩點“坑”,日子過得順,比啥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