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個喜歡閱讀各種野史秘聞、擅長挖掘內幕獨家的娛樂新聞記者,偏偏懷著一種獨特的“新聞理想”:
我自己覺得要做獨家新聞,得用非常規的途徑和方式——就是偷拍和跟蹤。
后來他便跳槽到了另一家專門做娛樂新聞的周刊《明星 Bigstar》,正式開啟了自己的狗仔生涯。
在這里,卓偉可以說是如魚得水。他和同期加入的攝影記者馮科組成了“文字+圖像”的完美搭檔,還拍到了劉曉慶出獄的大新聞。
(圖片來自:商界新媒體)
盡管后來兩人曾短暫分道揚鑣,但 2010 年成立了大風行銳角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就是風行工作室)的卓偉,再次把馮科拉來,要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大干一番。
這一次,兩人所面對的市場環境跟之前完全不同。
彼時,中國的文化娛樂市場方興未艾,社交網絡和新媒體平臺也剛剛興起,正是傳說中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有矛盾”的時期。換句話說,就是想要看娛樂八卦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卻沒有那么多八卦可看。
這正是卓偉們能夠大展拳腳的時代。王大治與董潔激吻、姚笛文章出軌、王菲謝霆鋒復合……一件件爆聞的誕生,正是卓偉作為“國內第一狗仔”交出的亮眼成績單。
2015 年,卓偉和馮科用自籌的 60 萬元開發了“全明星探” app。這個兼具短視頻、直播、社交和粉絲爆料等功能的平臺,在卓偉這個“金字招牌”的影響下迅速爆紅,短時間內用戶數就突破了 100 萬,日活用戶達到 8 萬。
而在微博上開通官方賬號的卓偉,在被封禁之前,粉絲數已經將近 700 萬。
依靠獨家和偷拍內容獲得巨大流量優勢的卓偉,此時早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狗仔記者,而是逐漸搭建除了自己的娛樂八卦商業帝國。他的風行工作室規模迅速擴大,關聯企業多達 6 家,還獲得了由聯創永宣和無穹創投給出的 1000 萬元天使輪投資。
(圖片截自:天眼查)
要說起卓偉的八卦商業帝國,絕不只是追拍明星照片再發布那么簡單。根據騰訊娛樂的報道,卓偉的主營板塊包括三個部分:風行工作室主要做內容跟拍,全明星探和直播團隊負責運營。
其中,視頻內容、直播以及圖片分別以不同的價格價格賣給愛奇藝、樂視、搜狐、優酷等平臺,雖然不清楚具體的交易價格,但收益不菲,據說每條小料的價格在 2000 至 3000 元左右。剩下的內容,也會不定期地出售給部分紙媒和境外媒體,明星高價買回偷拍自己的內容也是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卓偉后來還在微博上開通了付費的微博問答,雖然每條回答的打賞收益跟其他的收入相比微不足道,但也是他創收和擴大影響力的一條途徑。
(圖片來自:娛樂- 環球時報)
習慣于用“周一見”作為放料預告的卓偉,就這么打開了國內娛樂八卦產業的潘多拉魔盒,大家在這股內容流量紅利的大潮中你爭我趕,都想要分上一杯羹。
只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快,這股風潮很快便“夭折”了。
2017 年 6 月 7 日,北京市網信辦依法約談微博、今日頭條、騰訊、一點資訊、優酷、網易、百度等網站,要求他們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用戶的賬號管理,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環境,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渲染演藝明星緋聞隱私、炒作明星炫富享樂、低俗媚俗之風等問題。
隨后,微博社區發布,關停了包括“全明星探”、“中國第一狗仔卓偉”、“名偵探趙五兒”、“長春國貿”、“娛樂圈揭秘”等在內的 19 個娛樂八卦類賬號。
其他諸如微信、一點資訊、優酷、網易等在內的主流平臺,也都紛紛采取措施,對相關賬號進行了封停處理。
一時之間,風聲鶴唳,就連“南都娛樂”、“毒舌電影”這種跟低俗炒作明星八卦關系不算太大的大 V 賬號也沒能幸免,難逃封停的下場。內地第一狗仔,就這么突然消失在了大家的視野之中。當然,他的全明星探還在,只是,世間再無“周一見”。
在另一邊,一股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娛樂八卦潮流,卻早已經在蓬勃發展中。
天涯八卦版 vs 豆瓣八組
如今喜歡玩抖音、火山小視頻的這代年輕人可能不太了解,但當年在娛樂八卦江湖中叱咤風云的,還不是微博上的各種營銷號,而是傳說中的天涯論壇。而要說起天涯八卦版,就不得不提到刷屏一時的“艷照門”事件。
雖然事件起源于香港的網絡討論區,但在相關的圖片傳入中國大陸地區之后,消息靈通的網友立刻把這個帖子放上了天涯論壇。2008 年 1 月 29 日,有關“艷照門香港討論”的帖子在天涯首發,隨后引發大量網友的關注和評論。在最高峰的時候,帖子幾乎每 3 分鐘就可以刷新一頁。
這個帖子因此成為天涯社區建站以來回復速度最快的主題。截至 2008 年 2 月 9 日,該帖的點擊量超過 2100 萬人次,產生超過 11 萬條回復、730 頁評論。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了。要知道,2007 年中國的網民規模僅為 2.1 億人。
在那個 Web 2.0 的時代,天涯基本上相當于一戰成名。后來,天涯社區中的“娛樂八卦”板塊,因為匯聚了各類爆料大神和可信度極高的小道消息,成為了天涯論壇中最活躍的板塊之一;據官方統計,在鼎盛時期,八卦板塊的日活躍用戶數多達 15 萬。
被拍到沙灘艷照、后來又被爆出“詐捐門”的章子怡,可以說是被天涯八卦板塊盯上了。在曝光了幾次她的“獨家消息”之后,天涯八卦版基本奠定了自己在娛樂八卦界的江湖地位。
據說,天涯八卦板塊一直“藏龍臥虎”。除了有很多大神網民、娛樂圈記者在其中“臥底”之外,很多明星本人也喜歡在里面“潛水”。曾有傳言稱,臺灣演員趙文瑄就用“文瑄”這個 ID 混跡于天涯論壇,還曾對包括鳳姐等在內的多個熱帖進行了回復。他還表示,“不少明星其實都混天涯”。
不過在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下,操作界面老舊的天涯也逐漸開始走向衰落,活躍度早已大不如前。當初那批活躍在天涯上的“八卦”用戶們,也開始轉移戰場,繼續自己的“八卦”大業。
在移動互聯網轉型方面做得還算不錯的豆瓣八組接過了這一面大旗。什么?你沒有聽過豆瓣八組?好的,這位同學你可以退學了。
“八組”是豆瓣八卦來了小組的簡稱,這個已經被豆瓣官方蓋章是“最難進小組之一”的組織,可以說基本上承包了微博、微信上各類娛樂營銷號的主要內容來源。在曾經紅極一時的“咆哮組”、“逼組”等小組日漸式微之后,八組如今已經成為了豆瓣中用戶活躍度最高的小組之一。
(圖片來自:木林森火炎焱)
用戶的活躍度越高,就意味著有越精彩的內容產出的可能。就拿最近的幾次娛樂圈大事件來說,無論是王寶強馬蓉鬧離婚,還是吳亦凡小 G 娜事件,亦或是前一段時間的薛之謙劈腿和近期的鹿晗公布戀情,很多內幕細節都離不開八組大神們的“深扒”。
而八組極其嚴格的“準入門檻”(進組的獲批率非常低,很多人想進也進不來,淘寶上因此還衍生出了“賣八組賬號”、“代發帖回復”的生意,如今一個八組賬號售價更是可能高達數百元),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帖子的內容提供了質量保證。最起碼,想要雇傭水軍刷屏的可能性低了很多。
雖然有很多人認為如今的八組越來越低齡化,內容質量也大不如前,但不得不承認,這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八卦內容生產方式,以及八組一直以來的巨大影響力,已經在國內的娛樂八卦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實力演繹了什么叫做“八卦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
在這樣的“UGC 八卦”發展趨勢,以及越來越紅火的粉絲經濟浪潮下,越來越多的內容或者社交平臺都爭先恐后地開啟了自己的泛娛樂發展之路。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市場,只不過,國內的八卦乃至整個娛樂產業,真的是一門持久的生意嗎?
八卦娛樂產業將走向何方?
明星緋聞和八卦,向來是最吸引眼球的那類新聞。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高級講師黃天賜分析道: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普羅大眾喜歡看名人的丑聞,是因為能夠遠距離偷窺那些跟他們‘似遠還近’的人物的私生活,滿足好奇心八卦心理;此外,丑聞故事往往牽涉犯罪、婚外情、桃色糾紛、爭奪權力及財產、家族糾紛等負面情節,如電影和電視的‘情節劇’(Melodrama)內容,曲折離奇,因此丑聞往往能吸引和刺激大眾的追看意欲。
可以說,對于受眾和普通消費者而言,只要明星和娛樂產業常在,則八卦不止。這種來源于人性本能的需求,不論經歷怎樣的時空變幻,都將始終根植于人心。
(圖片來自:Indian Link)
只是,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娛樂文化市場之中,傳統的理論和市場規律并不能解釋和說明一切。
卓偉們的“消失”就不是突然發生的。早在 2016 年 8 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便下發了進一步加強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節目管理的通知,其中就提到,要“堅決防止追捧明星、大款、網絡紅人”,還明確表示“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機構不得超出許可證載明的業務和播出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