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MacroKuo 次元研究 收錄于話題#動畫的世界11個
面對“死”這個毫無道理、無法控制的存在,為了使這個世界的組織和體系有所改善,今天,少年漫畫的主人公們也在為了“正確”而努力。
近年《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鬼滅之刃》、《電鋸人》、《咒術回戰》、《不死不幸(undead unluck)》等作品延續了該雜志“王道戰斗”漫畫的傳統。隨著作品中角色一個接一個前赴后繼死亡,也給《周刊少年JUMP》渲染出一種“哪部作品更灰暗”的“競爭”氛圍。《周刊少年JUMP》被稱為“少年雜志”,這些情節發展陰郁的作品每周連載,不僅吸引了青年和成年人,甚至也讓小學生們產生共感,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咒術回戰》中的死
描繪“死”的JUMP漫畫
人會毫無意義地突然死去,本來就是像自然法則一般理所應當的事——這些作品仿佛就在向讀者傳達這種訊息。這是對于殘酷而毫不講理世界最為根本的解悟和達觀。
《鬼滅之刃》中的死
那么這些JUMP漫畫作品中所描繪的“死”具有什么特征呢?無論是《鬼滅之刃》描繪的努力之后迎來的殘酷之死,《咒術回戰》中充滿惡意的嘲弄之死,還是《電鋸人》里像煙鬼點上一根煙般輕如鴻毛的死,《不死不幸》中某日突然用自己的手殺死至親一般的加害視角的死——雖然作品各自對人的“死”賦予了不同意義,然而他們也都有一個共性:角色的死實在是太容易發生,而且還是一個接一個接連死去。很難想象,人生中充滿可能性的當代年輕人甚至小學生是帶著怎樣的心情閱讀如此憂郁和慘烈的故事。
《電鋸人》中的死
咒術回戰中“死”的獨特重量
截至2021年2月份,芥見下下創作的《咒術回戰》漫畫銷量突破了3600萬本,被譽為日本動漫界“《鬼滅之刃》的接班人”。2020年10月3日開播的改編自該作的電視動畫也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在評論《咒術回戰》這部作品的諸多視角中,人的“死”是無法回避的主題。故事中,有許多喚起讀者對于“死”的思考和探究的情節。同時,與《鬼滅之刃》中的殘酷之死、《電鋸人》的輕如鴻毛之死相比,《咒術回戰》中的“死”的存在則有著其獨特的重量。
《咒術回戰》中的死是一種毫不講理、不平等的存在。角色們在直面并嘗試克服這種死的不講理性的時候,“大人的責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虎杖悠仁的祖父,圖片:《咒術回戰》動畫
養育了主人公虎杖悠仁的祖父在故事開篇就因病而亡。在死前他給悠仁留下了這么一段話:“你很強大,所以用這個力量去救助他人吧。就算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也可以。能救一個是一個。不要因為該不該救還是得不到感謝而遲疑,盡管去救人吧。你要在伙伴的簇擁中離開這個世界哦,別像我一樣孤單一人。”
煉獄的母親,圖片:《鬼滅之刃》動畫
這里虎杖的立場就跟《鬼滅之刃》的煉獄很像。同樣因病早逝的煉獄母親也曾留下遺言——“降臨這個世界時就比別人擁有更多才能的人,必須將這種才能為世間和他人所用。幫助弱者是生為強者的責任”??梢哉f,就像母親的遺言成為了煉獄的倫理觀和詛咒,祖父的那段話也成了虎杖的倫理觀和詛咒。
于是,在虎杖心里就總是被強迫性地預設了這么一個問題:對于人來說什么才是正確的死法?這當然不是什么簡單的問題。《咒術回戰》里的死亡意象就這樣不厭其煩地展現了“死”絕對不會如人所愿,也無法解釋的性質。
相比而言,如果說《鬼滅之刃》中的“死”中蘊含著一種人文主義的感動帶來的深邃,《電鋸人》中的“死”洋溢著有一種B級電影配角的獵奇和輕浮感,那么,《咒術回戰》中的“死”就是一種因無法掌控而讓人感覺恐懼的存在。
什么才是“正確的死”?
《咒術回戰》的世界設定中,從人身上滿溢出的負面情感會化為“詛咒”,以“咒靈”的形式對人類帶來各種危害。而“咒術師”就是祓除這些咒靈的存在。
有著特異體質的虎杖身體里寄宿了被稱為“詛咒之王”的最強咒靈——兩面宿儺。他可以將宿儺的拇指作為特級咒物吞入體內,以自己身體為媒介對這個咒靈進行還魂。
得知此事的咒術師組織的上層就將虎杖視作危險的存在,企圖將他“秘密處刑”。而結識了虎杖的咒術師伏黑惠出于“私情”并不想殺害虎杖。作品中最強的咒術師五條悟則說服上層同意了延緩執行這一處刑,并讓虎杖作為東京都立咒術高等專門學校的新生入學。
虎杖說:“至少希望自己認識的人能夠正確地死去”,圖片:《咒術回戰》漫畫
在第一話里,虎杖直覺作出判斷:祖父的死是壽終正寢,是“正確的死”,因詛咒而死的則是“錯誤的死”。虎杖說:“至少希望自己認識的人能夠正確地死去”。那么他口中的這種“正確的死”究竟是指的什么?犧牲自我幫助他人的死就算是“正確的死”么?重要的是,在這里,虎杖已將祖父留下的那段話當作了“麻煩的詛咒”。
五條老師對于初來乍到的虎杖這么說明咒術師這一行的處境:“能因為詛咒而死就算謝天謝地。就算被破壞得亂七八糟,只要還能找得到尸首那就還算不錯了。”然而,就算是遭到了如此的“勸退”式說明,虎杖也覺得只要能使“因詛咒而死的人減少”的話,自己就會毫不猶豫地以咒術師的身份去拼命。
就像他的那句“我自己的死法已經定了”,虎杖對于自己的“死”是有覺悟的。在故事最開始,虎杖可以說懷揣著一種純潔而美好的理想主義。然而,他卻絕對無法以自己理想的形式去拯救他人的性命。
例如,在虎杖想要拯救的人中,有一個因無證駕駛撞倒放學后的女孩而被關進少管所的男孩。對于企圖對這個男孩貫徹自己的理想主義的虎杖,伏黑問道:“你太拘泥于幫助人走上正道,導向正確的死法了。如果你救的人今后殺了人怎么辦?”很顯然,虎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伏黑問虎杖:“如果你救的人今后殺了人怎么辦?”,圖片:《咒術回戰》漫畫
然而,看上去冷靜而又現實的伏黑惠也有著他的理想,也就是他的個人信念——如果“只有不平等的現實會平等地降臨于世間”的話,他就想去“為了盡量讓更多的善人能夠被平等對待,而去選擇性地幫助他人”。也因此,他才不想只是在一邊旁觀像虎杖這樣的善人就此死去。
在真假善惡的價值標準互相交錯的作品現實中,伏黑明白這種做法“只不過是自己主觀的情感”。然而,他也說:“這樣就行了。我也不是正義的伙伴,而是咒術師?!?/p>
“這樣就行了。我也不是正義的伙伴,而是咒術師?!?,圖片:《咒術回戰》漫畫
惡意與嘲弄帶來的殘酷的死
什么樣的死是正確的,什么樣的死是錯誤的——這種圍繞理想和現實的命題在此后也以殘酷的方式不斷拷問著主人公們。
吉野順平的死,圖片:《咒術回戰》漫畫
虎杖意氣相投的朋友吉野順平被咒靈們的計略殘酷、滑稽、無可救藥地殺死在虎杖面前。這個場面就給虎杖帶來了致命的挫折。咒靈們就這樣嘲笑著無力挽救朋友而陷入凄慘境地的虎杖??梢哉f,這種惡意與嘲弄所帶來的殘酷的死中就濃縮了《咒術回戰》的基本世界觀。這種世界觀仿佛在告訴讀者:死是無法預料的,也是無法簡單作出是“正確”還是“錯誤”的。
殘忍殺害順平的咒靈“真人”作為“人類”本身的詛咒,是從人類憎恨、恐懼他人的情緒中誕生的,在《咒術回戰》的世界中也是特別的存在。從讀者人氣投票和網上的反應也可以看出,真人是為讀者所唾棄的。作者會將這樣一個被千夫所指的咒靈取名為“真人”,也就是“人類的真相”,可以說其中就象征了詛咒“產生于人”的本質。也因此與真人的戰斗每次都會拖很久,很難獲得勝利。閱讀作品的讀者也不得不被迫經歷這么一種充滿緊迫感的故事。
人類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幫助他人,也無法以自己所想的方式死去。作品將這一現實殘酷展現出來的,就得數作品人氣角色之一、從工薪族轉行的一級咒術師七海建人的死的情節了。
七海在自己死之前,盡管知道“這不對,不應該說出來,說出來就會成為對于他來說的詛咒”,也還是對虎杖說出“接下來交給你了”。而在之前與真人的戰斗中,在覺悟到自己會死的瞬間他也感覺到“沒有后悔”,而選擇了默默去死。七海的劇情就這樣體現出了一種人類對“死”無所適從、無法掌控的恐怖。
“接下來交給你了”,圖片:《咒術回戰》漫畫
自己救了的人殺了別人,或是犯了罪的話怎么辦,如何為這種情況負責——這種兩難的境地在《咒術回戰》中就這樣反復上演,拷問著登場人物。這種兩難甚至還以最壞的方式直接降臨在了主人公身上——好不容易免于處刑的虎杖中的宿儺在“澀谷事變”中殺死了大量的一般人。
作為人類本身詛咒,真人曾說:“與肉體不同,靈魂可以被殺好多次”。實際上,虎杖等人的靈魂也確實被“殺”了一次又一次。就算如此,對這種質疑“正確的死”的冷笑和嘲弄,他們也不會投降,而是鍥而不舍地去追尋各自對于“正確”的理想——可以說,《咒術回戰》吸引人的地方就在這里。
“組織”的問題
在死亡面前,人類本來就是無能為力的。并不是善行就有善果,善人就會迎來正確的死亡——這仿佛就是經歷了東日本大地震和新冠肺炎洗禮,被無所適從的死的殘酷氛圍所籠罩的當代日本的寫照。在這個意義上,《咒術回戰》就反映出了作品外的現實。那么在這個殘酷不講理、不平等的世界里,為了讓“更多的善人能夠享受平等”,該怎么做呢?
《鬼滅之刃》中人類的組織(鬼殺隊)和鬼的組織間的對決基本上是以一種清晰的“正義對抗邪惡”的善惡二元論構成的。與此相對,《咒術回戰》比起人類和咒靈的對立,作品刻畫的是對人類和咒靈之間關系的不同理解所導致的思想對立,這種對立其實發生在人與人之間。
在咒術高專這個組織中,這種對立和對決發生在維護舊意識形態的保守派上層和以五條悟為代表的革新派教員之間。例如,在上層有意派遣危險任務給一年級的虎杖,想要借此暗地里解決掉他時,五條悟就激怒道:“上層那些家伙,我干脆全殺了吧?”
對于上層,五條也罵道:“全是一群保身、世襲、高傲的傻子,像是一堆腐爛的橘子的大甩賣”。與此相對,五條常掛在嘴邊的那句“我是一直都是為學生著想的好人(nice guy)”也隨著故事的發展漸漸超出了插科打諢的范疇,這個看上去玩世不恭的老師其實真的是在為學生著想。
我們也可以在被稱為“御三家”的咒術界精英家系之一“禪院家”中找到這種對立。這個重視優秀血統的家族將女性只當作懷孕生育的道具,可以說是十分典型的象征了日本老一輩價值觀的存在。如果將咒術高專內部保守派老人和禪院家的存在放在現代,就會成為以伊藤詩織metoo運動為代表的近年日本女性主義政治正確的“敵人”,為社會所拋棄。
此外,對于保守派代表的京都校學長的那句“最近的年輕人都不會說敬語么”,五條也反論道:“本來就沒有尊重的意思,最近的老人說話語氣也是趾高氣昂的,實在是夠麻煩”,并且還主張:“你們這些老一輩過去為了維護不值一提的地位和傳統而有意去壓制的力量早已無法控制地涌了出來?!?/p>
五條老師的“夢想”是“重啟這個亂糟糟的咒術界”,圖片:《咒術回戰》漫畫
五條老師的“夢想”是“重啟這個亂糟糟的咒術界”:“將上層的這些人全殺死其實很簡單。然而這只不過是換了一批人,治標不治本,沒有真正起到變革的作用。只是這樣做的話誰也不會支持,所以我才選擇了教育,去培養強大聰明的伙伴?!逼鋵崳@種作為“大人”的責任也不是為五條老師一個人所擁有的。
擁有不同的想法的五條和夏油
在《咒術回戰》的世界里,人類和咒靈間存在的矛盾在于:人類釋放出的負面咒力在積攢、匯聚到一定程度就導致了咒靈的誕生,而咒靈又會危害人類,咒術師則拼盡全力去祓除這種咒靈。這種因果恩怨的連續沒有盡頭,作品也對此發出了疑問:“如果在這種對立的盡頭,是一座由咒術師尸體堆成的山怎么辦?”對于這種人與咒靈間存在的巨大矛盾,年輕時經歷過巨大失敗的五條悟和他的好友夏油杰得出了全然不同的結論。
夏油將沒有咒力的一般人稱作“猴子”
夏油在以咒術師的身份工作的時候,見過了太多自己要保護的人的愚蠢的一面。在這個過程中,精神漸漸迎來極限的他就將沒有咒力的一般人稱作“猴子”,并最終走向了這么一個極端:將“猴子”全部殺死,創造一個只屬于咒術師的理想世界。這種思想讓人聯想起正在播映的另一部JUMP漫改動畫:為了保護同一故鄉的伙伴不被迫害,而選擇將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島之外的所有人趕盡殺絕的《進擊的巨人》的艾倫的決斷也是基于這種排除異己的理想。
《進擊的巨人》的艾倫選擇將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島之外的所有人趕盡殺絕,圖片:《進擊的巨人》動畫
與此相對,五條悟在挑戰陳舊的價值觀的同時,也回避了夏油所踏上的這種毀滅之路。例如,曾經七海就在失去同事,自己的眼睛也受傷的時候作出了這么一個根本的質疑:“五條這么厲害,只要他一個人就夠了吧?”。然而,為了對抗組織的保守化,改變腐敗的現狀,只有一個人是最強也是完全不夠的。五條也因此說道:“只有我強也不行啊。”
“只有我強也不行啊?!保瑘D片:《咒術回戰》漫畫
于是,五條就從學生成長為了大人,履行起了老師的責任,為了對抗舊價值觀勢力而將后輩培育為優秀戰力。其實,五條經常神經大條、為人傲慢、不懂替他人著想的性格弱點并不適合當一名合格的老師。就算是這樣,他也還是主動承擔了作為大人的責任,選擇以“老師”這一身份來行動。
可以說,《咒術回戰》這部作品就不僅僅描繪出了對于個人來說毫不講理的“死”,更是傳達出了作品中人物想要改變“不平等的死會毫無道理地降臨在每一個人”這個狀況的意志,這同時也是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
對比《境界觸發者》
五條老師在《咒術回戰》里的定位可以說與同樣動畫第二季正在播映的葦原大介漫畫《境界觸發者》里有著預測未來的超能力的迅悠一很像。迅也是為了顧及局勢整體的狀況而企圖通過培育年輕人來實現組織的提升和更新。
《境界觸發者》里培育后代的迅悠一,圖片:《境界觸發者》漫畫
需要搭建怎樣的組織或體系來避免重蹈過去大規模戰爭所產生的諸多犧牲,能否避免年輕人和孩子的犧牲——《境界觸發者》的世界里,在迅這個人物之外也有各種各樣的人通過各種方式負起大人的責任,思考這些問題。只不過,在這部作品的組織里,基本都是冷靜成熟的大人登場,很少出現類似《咒術回戰》中組織的保守和腐敗,而是構造了一個極為理想的組織體系。反過來也可以說,只有《咒術回戰》才描繪出了這種對抗腐敗的組織和體系的主題。
在這個意義上,就像《咒術回戰》的高專、《鬼滅之刃》的鬼殺隊、《境界觸發者》的border、《我的英雄學院》的雄英高校等例子一樣,可以說,近幾年的JUMP漫畫開始聚焦起了給學生提供職業訓練和戰斗養成的這些“學校系統”的存在方式。而在上一代少年漫畫中,這種成長往往不是發生在學校,而是依賴師徒關系的形式進行的。比如《火影忍者》中主人公的成長基本就是依賴的師徒關系。
《火影忍者》中的師徒羈絆,圖片:集英社官網。
當然,這些作品會將故事舞臺設置在學校等集體中,一方面是因為這種舞臺更適合描寫“少年少女的成長和友情”這個少年漫畫的傳統主題。然而同時,在這些集體中大人們該如何承擔起各自的責任,教育和傳承又該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這些作品描繪出的,也是后現代化的浪潮中,少子化、老齡化的日本社會和沉溺于御宅文化的傳統意義上越來越“不成熟”的日本人本身所面臨的問題。
隨著連載中作者也難以掌控而拖了很長“澀谷事變”篇終于迎來終結,《咒術回戰》的故事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面對“死”這個毫無道理、無法控制的存在,為了使得這個世界的組織和體系有所改善,今天,少年漫畫的主人公們也在為了“正確”而努力。而生活在因疫情和緊繃的國際關系而變得撲朔迷離的當代的讀者和觀眾,也是通過經歷這些主人公的故事,汲取了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