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拉紐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中,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僅為7.47億元,相比2024年五一檔的15.28億嚴重縮水51.1%。
放在2013年以來的所有五一檔中,除開疫情影響較大的非正常年份,今年五一檔的總票房雖高于2016年,但考慮到2018年及以前的五一檔僅有三天,今年檔期內的日均票房和日均觀影人次和2014年五一檔相當接近——2025年的五一檔日均放映場次是2014年的四倍左右,場均觀影人次卻卻大幅減少,實在觸目驚心。
五一檔票房同比腰斬,日均票房回歸十一年前,場均觀影人次僅為8.1——繼一個月前落幕的“十年最差清明檔”之后,2025年,又創造了“十年最差五一檔”的新紀錄。
頭部不夠強,大盤自然涼
今年五一檔期內票房前八名如下:
今年,一度有多達12部新片于4月30日和5月1日公映,此后雖有三部撤檔,五一檔新片數量仍有九部。這九部電影有中有外,且喜劇、傳記、家庭、商戰、犯罪、超英、動畫等多類型齊聚,明星陣容或IP價值也都各有號召力。
結果,這么多新片扎堆,卻沒能打出“群雄逐鹿”的高端局:檔期內無一部單片票房過2億、僅兩部過億;冠軍《水餃皇后》報收1.92億,遠遜于過往數年五一檔冠軍的檔期內成績,如果平移到2024年五一檔,甚至只能排在第五。
大檔期要靠大片帶,在這方面,五一檔再次重蹈今年清明檔覆轍,徹底熄火。
回顧過去,2019年“開掛”的《復仇者聯盟4》在五一檔四天內斬獲12億票房、最終引進票房高達42.5億;2018年五一檔冠軍《后來的我們》最終票房達13.5億,2021年五一檔冠亞軍《你的婚禮》和《懸崖之上》最終票房合計逾19億,2023年五一檔的《人生路不熟》和《長空之王》兩片最終票房合計超過20億。
而2024年五一檔雖然沒能出現10億級大片,但《維和防暴隊》《末路狂花錢》《九龍城寨之圍城》三片最終票房均超過5億,也就是說,五一檔本該是一個能夠穩定出產5億乃至10億級大片的檔期。
然而反觀今年五一檔新片,冠軍《水餃皇后》的貓眼模型預測最終票房僅為4億,《獵金游戲》為2.19億,《人生開門紅》《雷霆特攻隊*》《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幽靈公主》均為1億左右——典型的“蘿卜開會”低水平競爭,不像個大檔期該有的量級格局,大盤熱度自然就夠不上大檔期的及格水平。
各有各遺憾,喜劇尤其不及預期
分片而論,今年五一檔的最大意外,就是喜劇類型的市場垮塌。
要知道,2023年的《人生路不熟》(11.84億)和2024年的《末路狂花錢》(7.81億)均擊敗其余一眾動作、軍事、動畫大片,成為五一新片最終票房冠軍,也因此,行業一度普遍認為,瞄準笑樂剛需的喜劇類型就是五一檔的王牌殺手锏。
然而今年五一檔的兩部喜劇,一部由《人生路不熟》導演易小星執導的荒誕喜劇《人生開門紅》,一部由”鳳凰傳奇“成員曾毅主演的公路笑劇《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檔期內票房分別僅有6497萬和5732萬,預測最終票房都僅在1億左右,與行業預期差距較大。
如果說《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的票房冷淡,可以歸結為二番演員不知名、同時影片評分較低(豆瓣5.8,貓眼8.9)等顯而易見的debuff,那《人生開門紅》的失利,意外程度就要更大一些。
若說是影片班底不行,可是易小星過往有在五一檔勝出的經驗,由常遠、鄧家佳、王耀慶領銜的演員陣容也頗具認知度;若說是片子太爛,《人生開門紅》的豆瓣評分(6.6)甚至還要明顯優于《人生路不熟》(豆瓣5.8)和《末路狂花錢》(豆瓣5.3)。
即使是硬要找到常遠觀眾緣退步、影片的“網紅”主題不如《人生路不熟》的“翁婿關系”和《末路狂花錢》的“暴富幻想”更貼大眾、片名順口程度一般等原因,也很難解釋《人生開門紅》的票房為何只有前兩者的零頭。
只能說,在一個迅速冷卻的電影市場中,某些成功經驗的失效速度,可能快過所有人的預料。兩部喜劇雙雙失利,或許證明了該類型的審美疲勞來到了臨界點,乃至下沉市場受眾也出現了劇烈萎縮。
當然,陸港合拍大片和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早就經歷過這樣的大墜落了。以至于事到如今,已經不再會有人覺得這個五一檔里《獵金游戲》(檔期內1.34億,預測總票房2.19億)和《雷霆特攻隊*》(檔期內6482萬,預測總票房1.09億)的表現有多糟糕。
以目前新環境里的新標準來看,以不太親民的金融市場為題材的陸港合拍大片最終能過2億,全員三流英雄的漫威大片能過1億,已經算還可以了。
而在其他類型大片都未能脫穎而出的當下,還是由相對短板最少的《水餃皇后》,拿下了五一檔的頭籌。這部由劉偉強執導,馬麗、惠英紅、朱亞文主演,改編自“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臧健和經歷的傳記電影,依靠強大的演員陣容和尚可的品質(豆瓣6.7,貓眼9.6,淘票票9.5)在五一檔領跑,目前累計票房已突破2.2億。
不過,即使是這樣一部檔期內最成功的五一檔電影,更吸引大眾眼球的,也并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場外爭議:先有一些斥《水餃皇后》是“資本家傳記片”的抵制言論,后有馬麗懇請“沈馬CP粉”不要干涉私生活時的情緒過激——這些不算太正面的輿論,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部分路人對《水餃皇后》的印象,對票房多少有些不利影響。
六七分的電影救不了市場
五一檔,乃至如今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問題,并不是“爛片趕客”那么簡單:絕對意義上的爛片已大幅減少,但群眾的觀影熱情卻并未因此走暖,反倒是在其他線下娛樂和更短平快視頻媒介的沖擊下,大眾對類型題材中庸、制作規格中等、品質也是中不溜的“三中電影”興趣急速下降。
五一檔中票房列第八的《大風殺》就是一個典型。影片在北影節上收獲了不錯口碑,被認為有望成為五一檔驚喜。但影片上映后,一方面因高度電影化的視聽腔調被影評人贊賞,一方面卻因已經稀疏平常的西北犯罪設定,以及較為降智的“匪徒內訌團滅”故事而受詬病,最終的整體成色,也就只落在了豆瓣7分的水平上,沒能成為黑馬。
其實不止是《大風殺》,除開宮崎駿經典《幽靈公主》外,今年所有五一檔電影的豆瓣評分,均處在5.8至7.0的“不好不壞”區間內,花四十塊錢和幾個小時去看一部“不好不壞”的電影,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有性價比的娛樂選擇。
《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堅挺,從某種程度上講,也能反向說明“三中電影”的吸引力之寡淡。眼下,網上吐槽《哪吒2》延期過長、強行沖擊數據奇觀的言論已然不少,但上映已經三個月的本片,在五一五天假期內居然還能斬獲6446萬票房列檔期第六,已經足以說明不是《哪吒2》硬要刷數據,而是市場和觀眾仍然需要《哪吒2》。
《哪吒2》代表的,是一種能令人提得起興趣和勁頭、能讓觀眾覺得物有所值的觀影體驗,只可惜,能提供這種觀影體驗的電影,在目前的市場上,實在太少了。一直沒有這樣的電影出現,電影市場就一定會一直冷下去。
最后補充三條和電影無關、但又可以作為電影市場鏡鑒的信息。
首先,根據新華社報道,五一假期期間,全國國內出游人數達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旅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兩項數據均顯著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同樣超出預期。
第二,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與燈塔專業版三周前發布的《2024大型營業性演出市場趨勢及特點分析》,2024年5000人以上大型營業性演出票房收入達296.36億元,同比2023年增長66%,發展極為蓬勃。
第三,根據中國網絡視聽協會于年初發布的《2024微短劇行業生態洞察報告》,2024年微短劇的市場規模已達到504億元,同比增長35.1%,預計2025年將突破634.3億元。
再看看春節檔之后新片哀鴻遍野的電影市場,眼下確實就是電影的危機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