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人類有史以來最遠大、最持久、最慘烈的戰斗。
現在的人為了減肥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各種方法都有,甚至還有去電療、火療的。
然而,就像聽了很多人間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大部分人明明學了一堆方法也還是沒能減下肥。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您有或者有過肥胖的困擾,您了解自己為什么胖嗎?自己的胖屬于哪一種?您的這種胖真的能靠節食減掉嗎?
其實人類長胖這個事并沒有那么單純。
BBC就專門拍了個紀錄片來講這個問題,原來肥胖至少分為3種,而且每種需要的減肥方式是不一樣的!
這部紀錄片名字叫:《完美的飲食》The Perfect Diet for You?
先不說具體的3種肥胖類型,這整個片子中最重(雷)要(人)的一個觀點是:
減肥與意志力沒!啥!關!系!
沒錯,我們平常聽到的主流觀點似乎都把“瘦不下來”歸為“太懶”,因此很多人也把這作為鄙視別人的資本。
但這部紀錄片則在努力破除這種誤解、告訴大家減肥其實并不是一個意志力問題,而是一個方式問題:
這真是振奮人心啊~但究竟要怎么改變習慣呢?
這里說的習慣當然主要就是指飲食習慣了,畢竟肥胖主要是吃出來的,而這就要講到這部片子的主題了:個性化的減肥飲食方式。
也就是根據每個人的基因、心理等等特征,對癥下藥制定的減肥方法。
BBC這回當然也和往常一樣,要做實驗。
這次他們從全英國找來了75名肥胖志愿者,一邊研究他們的問題一邊為他們量身定做減肥方案、告訴他們該怎么吃。
當然,他們找來的志愿者都是比較極端的肥胖類型,我們大部分的減肥者其實還沒胖到那個地步;但是底層的原理是一樣的,所以這個實驗對于所有想減肥、或者單純想保持身材的人都有用。
而整個實驗的一開始,就是那個分組環節。
在經過了一系列測試之后,這75名志愿者都被定位到了3種肥胖中的一種:
那么這究竟是怎樣的3種呢?如果你也有肥胖的困擾,想知道自己是屬于哪一種嗎?
下面我們就來全部盤點一遍。
- 第1型 -
歡宴者
Type #1. Feasters
實驗的一開始,這些小白鼠志愿者還不需要進行節食。
事實上,節目組給他們安排了一頓盛大的晚宴,要酒有酒,要肉有肉,還有樂隊現場演奏。算是“最后的晚餐”吧!
這簡直就是美夢成真啊,所有的志愿者當然都放心大膽地開吃了,別提有多高興了。
然而,他們不知道,其實自己的四周現在已經布滿了隱藏攝像機,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而且還有專家們在后臺實時分析他們的行動。
這場晚宴中有一場壽司大餐,是那種轉臺壽司,一盤一盤的新鮮壽司源源不斷地流過來,而這是為了測試志愿者中的第一個類型:
“歡宴者(Feasters)”
這種肥胖類型是什么意思呢?
簡單地說就是:一開始吃東西就停不下來。
而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并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生理層面的問題,是基因上的問題。
想要鑒別這種類型的人也很簡單,只要測量他們腸道荷爾蒙的變化就可以了。
在測試當天,科研團隊測量了每個人的荷爾蒙含量
簡單來說,如果你在飯前飯后的腸道荷爾蒙變化不大,那你大概就是歡宴者:
片子中還具體闡釋了這種肥胖類型的工作原理,他們在吃了同樣多的食物之后,身體產生的反應是比普通人弱很多的。
當食物進入腸道時,激素含量會升高;這些激素是化學信號,他們隨血液流動、抵達大腦,并能告訴大腦:
我們吃飽了、不能再繼續進食了。
但“歡宴組”成員的這些腸道激素產生得較少,這意味著告訴大腦停止進食的信號非常微弱。
那么,這樣的基因問題具體能帶來多大的影響呢?
影響非常大,一個歡宴者的進食量能夠輕易達到普通人的2-3倍,甚至更多。
如果你也是屬于那種吃很多還不覺得飽的人,那么你很可能就是一名歡宴者……
- 第2型 -
情緒性進食者
Type #2. Emotional Eaters
第二種人的問題和第一種人不同,他們的飲食問題主要是心理因素導致的。
他們就是情緒性進食者(Emotional Eaters)。他們的飲食與心理問題有關。
簡單地講,這些人就是在情緒波動大的時候吃很多東西,也就是會吃很多慰藉性食品(comfort food)。
要鑒定這種人也不難,只要測一種叫作皮質醇的物質就好。
那么這種心理性的暴飲暴食到底是怎樣一個原理呢?片中對此也給出了解說:
注意,這個現象并不只是情緒性進食者獨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只是這些人的更嚴重。
仔細一想確實是這么回事,每次緊張或者心情不好,就想吃甜點和薯片,還好忍住了~
而情緒性進食者則通常忍不住,他們會比一般人多吃很多東西:
食物,是他們的主要慰藉來源
而對于那些能從其他方式尋求慰藉的人,情況就會好得多。如果你恰好能從運動中獲得這些東西,那真是太幸運了。
你緊張的時候會想吃東西嗎?會吃很多嗎?如果是,那你可能就是情緒性進食者了。
- 第3型 -
持續進食者
Type #3. Constant Cravers
第三種人的問題同樣是生理上的,他們和歡宴者不一樣,不是一吃就停不下,而是一天到晚都餓。
他們就是所謂的持續進食者(Constant Cravers)。原理如下:
那么這種肥胖基因是怎么運作的呢?
它的原理是:讓我們的身體誤判自己的脂肪含量。
正常情況下,如果一個人身上的脂肪已經足夠,他們就不會那么渴求食物。
但持續進食者則不同,他們身體中的那種停止進食信號被擾亂了。
這也就是為什么他們會一直餓。
它們讓大腦認為身體需要不停地儲存脂肪,結果就是,這些人一直都很餓。
而更麻煩的是,他們更想吃的還都是一些讓人容易長胖的食物。
仔細一想,這個類別的打擊面是不是有點廣?好多人都有這個傾向吧……
OK,三種類型就這么劃分完了,那么問題來了:怎么解決呢?
接下里,片中就分別講了3種類型的人到底需要什么。
- 解決方案1 -
歡宴者的減肥方法
要講不同的人如何減肥,我們需要先講講減肥這件事最基本的原理。
簡單地講就是給自己制造能量缺口,讓身體消耗囤積的脂肪。
當我們吃東西時,身體把食物轉換成葡萄糖之類的糖類。
但在我們禁食期間,就沒有糖類了,身體就會轉化儲存的脂肪。于是,身體開始燃燒脂肪提供能量,這樣我們才能減肥。
而這對于歡宴者來說很困難,畢竟他們很難停止吃東西。
那他們需要什么呢?那就是讓自己盡量少餓。他們需要那些能維持飽腹感的食物,這樣就能減少自己進食的次數。
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一種很成熟的飲食方式,專門應對這種問題,那就是低GI飲食,可以有效提升飽腹感。
低GI飲食包括哪些東西?
光聽這名字似乎覺得它很倒胃口,但是仔細看了它的構成之后,似乎覺得還挺誘人的,因為可以大魚大肉!
而且,除了富含蛋白質的肉類,還能吃一些特定的主食,只要它們是低GI的就行。
這些食物不光不會讓你的血糖波動,而且還能帶來持續的飽腹感。
那么,另一方面,什么東西不能吃呢?
這就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了,因為那些不能吃的東西在我們的日常飲食里面很常見哦!
總結一下似乎就是:精制的碳水食品都不能吃太多。
- 解決方案2 -
持續進食者的減肥方法
持續進食者的問題有點麻煩,畢竟他們肥胖的根源就是“不停在吃、不停想吃”,而他們如果要減肥又必須得減少自己吃的東西。
因此,普通的節食方式在他們身上通常行不通,因為太痛苦了。
那怎么辦呢?
實際上,針對這樣的肥胖問題,現在也已經有比較成體系的節食方法了,那就是間歇性節食。
看起來還是很人道的,一周中有5天可以正常吃飯,只需要花兩天的時間對自己狠一點。
那這兩天需要有多狠,片子中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數字:
正常的男性一天需要2500大卡的熱量,女性少一點;而這種飲食方式要求有兩天只吃800大卡,這是相當大的一個能量缺口。
也就是說,他們每周會花2天的時間突擊燃燒脂肪。
至于飲食方面的禁忌,其實和前面的歡宴者差不多,畢竟健康的飲食都是相似的,不健康的才各有各的作死。
對于持續進食者來說,同樣要避免精制的碳水食品。
另外還不能吃太多水果,因為那也是高糖的食物。
而可以吃的當然就是各種高蛋白的食品+蔬菜了。
這一點也和前面一個類型一樣。
另外當然,一周只節食2天并不代表另外5天可以放縱,那5天還是要按健康的方式來吃,只不過無需太在意卡路里總量。
嗯,這個聽起來比長時間節食要容易多了。
- 解決方案3 -
情緒性進食者的減肥方法
對于情緒性進食者來說,也是一樣的,那就是要控制飲食。
這一點并不奇怪。
但問題是,他們的這種暴飲暴食源自心理因素,這樣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那怎么辦呢?
片中給這一組制定的方法和其他兩組的差別很大,因為他們主要需要解決的是心理性問題,所以這個方法也是心理性的。
那就是團隊支持。
看到這,你是不是覺得研究組對這一組的人很敷衍?只需要搞團隊合作?這樣就能減肥了?
這種說法有依據嗎?其實,是有的!
片子很快就給出了生理方面的理論依據,因為心理上的壓力同樣是來源于我們身體內部的變化。
當大腦覺得我們身處困難時,就會通過身體出發一些改變。
它會改變我們的血壓、加快心率,并為肌肉釋放能量。
處在這樣的壓力狀態下,讓我們很難克服面臨的挑戰。
而團隊的支持,能夠對我們的大腦進行積極地刺激,從而應對壓力帶來的負面生理變化。
一旦這種負面變化被緩解了,節食一類的苦差事當然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這時就需要團體的支持。鼓勵可以激活大腦的動力區域,讓你克服壓力、達成目的。
所以,看到這我們似乎可以看出,即使是情緒性進食者的這種心理問題,歸根結底也是生理性原因造成的。
如果不搞清楚自己到底屬于哪一種,減肥真的是相當難啊…
另外,根據片中給三組人推出的飲食方式,我們似乎也能發現,所謂的健康飲食都有很強的共性呢。
高蛋白+蔬菜,避免高脂肪+高糖,只吃非精制的碳水,讓消化盡量慢下來……
那么,如果你也有相似的問題,現在你弄清楚自己屬于哪一種了嗎?
最后問問大家: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和我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