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必看!兒媳真不是外人,她是你家“風水”!處理不好全家憋屈
157 2025-07-05
3年前的裝修熱門視頻里,瓷磚上墻可謂是占盡了風光。
什么風格統一、好打理,不用擔心墻面花的這些宣傳優點,戳中了大家的心聲,不管是自建房還是商品房,統統選擇了瓷磚上墻。
可如今,瓷磚上墻仿佛銷聲匿跡了一般,再也沒人選擇,墻面裝修回到了最初的質樸與簡潔。
難不成這個裝修妙招真的不好用?以至于退場的如此迅速?今天就好好跟大家嘮嘮!
1、審美太單一
以前瓷磚上墻大多出現在家里的什么空間?是不是衛生間跟廚房!
因為衛生間需要隔絕水汽,廚房需要好擦油煙,而瓷磚剛好就能滿足這些功能需求。
后來人們覺得,瓷磚既然能上廚房的墻,那自然也能上客廳的墻,于是乎大家紛紛效仿。一開始還真不錯,不用清潔好打理,一擦就干凈;而且還能貼粘鉤,掛東西超級方便。
可住久了發現,大面積的瓷磚上墻很容易讓住宅顯單調、缺乏層次感,一進屋感覺家里像個展廳一樣,一眼望去全都是瓷磚,沒有別的裝飾,仿佛是個硬疙瘩,把人囚禁在了房子里。
這樣單一的裝飾效果,自然也就沒人用了。
2、屋里毫無生氣,像個樣板房
瓷磚最大的特點,就是硬、冷!
這些特點放在地面上是優勢,放在墻面上,那就只剩下孤寂了。
尤其是家里采光條件不好的,若是做了瓷磚上墻,那簡直暗淡無光,一點生氣都沒有。
到了冬天,冰冷的瓷磚更是讓人身心都掉進了冰窟窿里,有暖氣的北方家庭都很少做瓷磚上墻,更何況沒暖氣的南方了。
而且瓷磚的硬質表面可能會增加室內回聲,自己在家說話好像是在KTV一樣,余音繞梁。
更重要的是,瓷磚上墻實在不好配風格,比如你想走原木風,瓷磚的冷色調立馬讓氛圍“破功”;想搞點復古元素,光滑的釉面又顯得格格不入。
結果花了大幾萬做的墻面,卻跟全屋風格不是很搭,看上去怪怪的,自然就沒人喜歡了。
3、會有掉落的風險
別信裝修師傅說瓷磚上墻10年都不會掉的說法,那都是騙人的,我家鄰居就吃過虧。
他家做了瓷磚上墻,結果第二年夏天,電視背景墻的瓷磚突然脫落,幸好沒砸到人,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瓷磚掉落的原因,其實就是兩方面。施工問題跟環境問題。
沒泡水:如果瓷磚沒有泡水或者浸泡時間不夠,鋪貼后會過早吸收水泥砂漿中的水分,導致水泥砂漿強度下降,結果就是瓷磚掉落。
沒有預留縫隙:瓷磚鋪貼不是嚴絲合縫的,要留出一點縫隙,以便熱脹冷縮作用,要是沒有預留縫隙,那瓷磚之間鼓脹,誰也容不下誰,自然就掉落了。
施工敷衍:墻面必須平整、無空鼓,否則水泥粘不牢。但很多工人為了趕工,基層處理敷衍了事。
濕度過大:回南天的時候,墻面水汽凝結不散,會導致粘結層含水率超標,強度下降,久而久之,瓷磚就掉了。
現在想想,瓷磚上墻的安全系數真的很低,家里有小孩的還是盡量別做瓷磚上墻了,以免突發意外。
4、成本太高了
瓷磚上墻的成本有多高呢?我來給大家算一筆。
瓷磚:上墻瓷磚基本上都是800×800左右的規格,價格差不多是40左右一片。
輔料:包括水泥、沙子、膠水或專用瓷磚膠等,咱們就算它每平方米約20-30元。
人工:人力成本是最不可控的,一般來說,貼墻磚的人工費用在每平方米30-50元之間;
但如果是大尺寸瓷磚或需要特殊工藝(如巖板上墻),人工費用可能會更高,達到每平方米80-150元。
假如就按照這三項來算,瓷磚上墻的綜合成本大約在每平方米200-400元之間。
如果是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做瓷磚上墻,起碼要兩三萬塊錢,成本太高了。所以瓷磚上墻不適合經濟一般的人做。
5、不好改風格
瓷磚一旦上墻,風格就固定住了,難以更改。
拆墻太糟心:電鉆一開,灰塵漫天,還可能把墻體鑿出坑。
風格難統一:就算只換一面墻,新瓷磚和舊墻的色差、紋理也很難匹配。
二次裝修成本高:拆舊磚、補墻面、重新鋪貼……折騰一圈,費用比第一次還貴!
同事家當初跟風做了大理石瓷磚電視墻,結果兩年后看膩了想換。工人報價1萬,他直接放棄:“不如砸了重裝!”
寫在最后:
說到底,瓷磚上墻的消失,也反映了裝修需求的轉變。
我們的房子,需要的是實用跟溫暖,而不是冰冷的感覺。瓷磚上墻真的沒任何優點嗎?兩廣地區的人最先發聲,回南天又如何,墻壁發霉更糟心。
但相較于普通家庭普通地區,的確沒必要花大價錢做這事,簡單刷漆刮白就可以,耐看還不過時,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