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種樹有講究!這3類樹再喜歡也別種,老祖宗的話真有道理
最近回農村老家,發現鄰居張大爺把院子里那棵30年的老楊樹砍了。

我問他為啥,他直擺手:“老話說‘院中有3樹,家窮難致富’,這樹再大也不能留!” 這話聽得我一愣——種樹不就是圖個涼快、好看?咋還能和“窮富”扯上關系?
跟著張大爺轉了轉村里,又翻了翻老輩人的講究,這才明白:院子種樹真不是隨便挖個坑就行,有些樹看著普通,背后的門道可深著呢!
這3類樹為啥“犯忌諱”?老祖宗的經驗里藏著生活智慧
首先得說“太高大的樹”。張大爺砍的老楊樹,就是典型例子。這樹長到20多米高,樹冠能把半院子都罩住,夏天是涼快了,可家里窗戶一年到頭見不著太陽。“你看我家北屋,墻皮都霉了,醫生說就是太潮鬧的。”張大爺指著墻根的黑斑直嘆氣。參考老輩人的說法,早年農村院子要曬稻谷、晾玉米,大樹一擋光,糧食曬不干容易發霉;現在雖然不曬糧了,但室內采光差、通風不好,濕氣重了人容易生病,日子過得擰巴,可不就“難致富”?
更別說楊樹、柳樹這些大樹根須發達,能把地基都拱裂——我們村王嬸家院墻去年塌了半面,挖開一看,樹根把磚縫都撐破了。
第二類是“枯萎的樹”。村頭李奶奶家院角有棵半死不活的老桑樹,枯枝上掛著幾片黃葉,看著就讓人心里發堵?!拔覍O子說這樹有‘年代感’,可我看著就難受——好好的樹都活不成,家里能順嗎?”李奶奶的話戳中了關鍵:枯萎的樹自帶“衰敗感”,尤其老一輩人講究“生機”,院子里沒點鮮活勁兒,日子過著都沒盼頭。更現實的是,枯萎的樹容易招蟲,去年李奶奶家的月季全被蟲啃禿了,后來才發現是桑樹的枯枝里藏著蟲卵。老話說“院有枯樹,家無吉相”,其實是提醒我們:該斷則斷,別讓“半死不活”的東西拖了生活的后腿。
最讓人糾結的是“寓意不好的樹”。比如桑樹,因為“?!焙汀皢省蓖?,村里幾乎沒人敢種;槐樹更玄乎,“槐”字拆成“木”和“鬼”,老一輩說“槐木進院,鬼氣不散”;還有楊樹,風一吹葉子“嘩啦啦”響,被叫做“鬼拍手”,大半夜聽著怪滲人的。這些說法聽起來迷信,可細想也有道理——誰愿意一出門就看見“喪”字?誰愿意半夜被“拍手聲”嚇醒?心理暗示這東西,說虛也實:院子里種棵石榴樹,紅花開得熱鬧,果子結得像小燈籠,看著就喜慶;種棵桑樹,哪怕果子再甜,總有人嘀咕“出門見喪”,日子過得擰巴,哪來的好心態拼事業?
傳統講究不是迷信!老祖宗的“土辦法”藏著科學和人情
有人說,這些講究都是“封建迷信”,可仔細琢磨,哪條不帶著過日子的智慧?就說“太高大的樹”,現代建筑學家早驗證過:庭院樹木高度最好不超過屋檐,否則會影響室內采光和通風,長期住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人容易抑郁、免疫力下降;“枯萎的樹”更簡單——病蟲害會傳染,枯枝砸傷人的新聞每年都有,及時清理本來就是常識;至于“寓意不好的樹”,心理學里有個“環境暗示效應”:院子里種象征吉祥的樹,人看著心情好,做事更有動力;種讓人犯嘀咕的樹,心里總膈應著,干啥都提不起勁。
村里的年輕人也在悄悄“妥協”。前兩年,95后小伙阿強非說“迷信不可信”,在院子里種了棵桑樹,結果他奶奶來住了三天就鬧著回家:“一開門就看見‘喪’,我這把老骨頭可受不住?!卑姏]辦法,只能把桑樹移到了村外。他苦笑:“以前覺得老人迂腐,現在才明白,這些講究不是為了‘鎮邪’,是為了讓一家人住著舒服、心里踏實?!?/p>
種對樹,院子才是“風水寶地”!這些樹越種越旺
既然“3種樹”不能種,那種啥好?村里的“明白人”早就給出了答案:石榴樹、紫薇樹、桂花樹,幾乎家家院子里都有。
石榴樹最討喜。
春天開紅花,夏天結綠果,秋天掛著紅燈籠似的石榴,掰開全是紅籽兒,老輩人說這是“多子多?!保荒贻p人喜歡它“皮實”,耐旱耐曬,不用咋伺候。阿強把桑樹移走后,就種了棵石榴樹,去年結了20多個果,他拍了照片發朋友圈:“這樹比桑樹強多了,果子甜,看著還喜慶!”
紫薇樹被叫做“百日紅”,從夏天開到秋天,花團錦簇的。老輩人說“家有紫薇花,富貴又榮華”,其實是因為它花期長,院子里一整年都有顏色;現代人喜歡它“干凈”,葉子光滑不愛招蟲,掉在地上一掃就凈,比楊樹省心多了。
桂花樹更絕。
“八月桂花香”,風一吹滿院都是甜絲絲的味兒,老話說“門前栽桂花,貴人占門內”,其實是因為桂花寓意“富貴”,家里有考生的,老人總愛說“等你考上大學,咱家桂花開得更旺”——這哪是樹?分明是全家人的“精神寄托”。
從張大爺砍楊樹,到阿強種石榴,這些年村里的院子變了樣:沒了遮天蔽日的老樹,沒了讓人犯嘀咕的“忌諱樹”,取而代之的是紅紅火火的石榴、香香甜甜的桂花。老祖宗的話不是“死規矩”,而是一輩輩人總結的“過日子的智慧”——種對了樹,院子才是家的“臉面”,日子才能越過越旺。
下次回村,我打算在自家小院也種棵石榴樹。
不為別的,就圖個“多子多?!钡暮貌暑^——畢竟,日子過得順不順,先從院子里的那抹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