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開工先祭鬼神"折射出的信仰偏頗
51 2025-08-03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隨著美國重啟對烏克蘭軍事援助,俄烏戰場的局勢開始轉向,美國政府內部的對俄強硬聲音也紛紛抬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的公開宣言——“如果俄羅斯不能在50天內達成和平協議,建議第51天打電話給哈梅內伊。”
▲格雷厄姆已經將威脅擺在明面上
作為著名的里根主義實踐者,格雷厄姆公開用“B-2A突襲伊朗核設施”的例子,來赤裸裸威脅俄羅斯,并不奇怪。這位被俄羅斯列入“極端分子”名單的參議員,其實有很多驚人操作:在2020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期間,大肆誣蔑中國;今年2月一再推動對伊朗動武;6月份的“大而美”法案辯論中,他作為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強勢支持擴軍方案;前兩天還提出對俄羅斯進行二級制裁,要向中印加征500%關稅,作為進口俄羅斯能源的懲戒。
▲今年69歲的格雷厄姆,毫不避諱自己的鷹派反俄立場
換句話說,格雷厄姆并不是隨口說說,他的威脅之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美國軍隊和政府內部對俄強硬派的觀點——俄羅斯需要在美國要求的50天內停戰,否則美國將出動B-2A威懾。而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俄羅斯目前的反隱身作戰水平確實不太行。就目前而言,反隱身作戰的關鍵還是那三點:雷達、防空導彈和隱身戰斗機。其中防空雷達算是俄羅斯的強項,其在2010年之后,裝備了“天空-M”、“天空-Y”,以及2019年莫斯科防務展上,曇花一現的高機動多波段一體化雷達。
▲B-2A剛剛證明了自己的戰斗力
從展板信息來看,這些雷達系統集成水平不俗,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不過,伊以沖突中F-35I的橫行無忌,則表明這些雷達并不像宣傳的那樣優秀。防空導彈很容易被忽視,但印巴空戰中,霹靂-15E搭載的相控陣雷達導引頭,證明了末端高精度制導/抗電子干擾的價值,而俄羅斯在這塊水平相當差——最具代表性的S-400套內40N6超遠程防空導彈,在5月7日不僅沒能攔截霹靂-15E,反而因為丟失目標,越境被紅旗-9BE擊落。
▲大名鼎鼎的S-400,在2025年已經凸顯出不足
蘇-57目前狀態不明,但從去年珠海航展上蘇-57驗證機的狀態,以及蘇霍伊不惜轉讓全套核心技術和源代碼,也要拿下印度訂單的動作來看,非常不樂觀。此外,蘇-57交付速度也遠低于預期,目前列裝數量不超過30架,已經不可能完成2026年前交付76架的目標。這意味著蘇-57的數量和質量,均無法實現巡航東、北部廣袤領空,阻懾對手的戰略目標。因此,可以認為俄羅斯完全不具備應對B-2A的能力,格雷厄姆的威懾并不是無的放矢。
▲蘇-57數量有限就已經是很大的問題
當然,俄羅斯并不是伊朗那種,片面依賴一兩個關鍵核設施,還沒有掌握核武器的國家,繼承自蘇聯的龐大核武庫、這幾年積極發展的“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都有真正意義上掀桌子的能力,不太擔心B-2A對俄羅斯領土來一次“午夜之錘”。但歷次沖突也早就證明,如果常規武器水平太差,也要付出慘重代價。俄羅斯整體軍事裝備水平仍有蘇聯余暉,美國除了B-2A等極少數頂尖武器,在其他領域也不能說穩勝。然而,等到2030年之后新一代裝備成熟,特別是B-21量產之后,俄羅斯要是還不能解決問題,那局面就非常難看了。
▲B-21維護難度大幅降低,意味著活躍度顯著提升
前一陣“B-2A飛躍中國未被發現”的傳言,很快就因為太離譜而被駁斥,以國內反隱身體系的實力和發展速度,未來B-21服役后更不可能建立優勢。不過,俄羅斯未來是真有可能,享受一下B-21無聲過頂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