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開工先祭鬼神"折射出的信仰偏頗
51 2025-08-03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煮雞蛋
大家好啊,我是愛折騰的煮雞蛋。
這篇和大家分享下便宜小車的燈光、車機、360影像、流媒體后視鏡、音響等的改造記錄,全文無推廣,缺點我都會說出,可安心食用。
最近年,周圍的同事陸陸續續都換車了。大家暗地里都卯著勁,你追我趕,一輛比一輛好。這一批新換的車里,BBA已經是標配,似乎低于20萬的就會顯得沒面子。
我天天就看著他們進行著“軍備競賽”,而對于我來說每天實在太充實了,完全不需要車來為我提供額外的情緒價值,幾公里的通勤路程我騎雅迪上下班都很快樂,開車風不吹日不曬就更舒服了,所以我決定勇敢地做減法,把車回歸代步的本質功能,買輛最便宜的車。
在大家幸災樂禍的眼光下,把我的雪鐵龍C5換成了3.6W的代步小電車:榮威科萊威,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剁椒魚頭”。
從此無論多小的車位,都能很輕松的停進去。
到手之后,我就開始了自己的實用小改造。
我先自己裝了充電樁,然后陸續改了LED透鏡大燈,增加了后排閱讀燈,換了高配車機,多功能方向盤,裝了360倒車影像,裝了行車記錄儀,裝了流媒體后視鏡,加裝了分頻器改了音響...
這些功能裝的時候很時髦,不過后來的新車基本都配備了,但現在依然有參考價值,如果老型號的車想提升一下使用體驗,這可以做一些參考。
在這里我和大家做個完整的分享,不過因為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僅僅是一個合集,詳細的改造過程我都插入了文章卡片,點進去就能看到詳細的改造過程,這樣文章比較簡潔了。
電車,必須得有電?。◤U話)
充電,一定要充著方便,充著便宜。(誰不想)
在受夠公共充電樁被油車占車位之后,我用盡力氣裝了自己的充電樁。
當年裝充電樁很難,后來這篇在全網火了以后,在某種意義上推動了進程,現在裝充電樁簡單多了,當然有的小區依然咬死了不給裝,也是無奈。
后來三年后,我的充電樁出現故障,檢修發現是空開沒有擰緊給燒了,他們沒有做端子,就是俗話說的“銅鼻子”,所以大家可以自己檢查一下自己的電表后面的空開,有沒有松動,還有就是國家電網給的這個質量真的一般,還不如京東買個德力西,才十幾塊。
原車是蠟燭燈,也沒有透鏡,開慣了雙光透鏡大燈,開這個夜里覺得特別特別暗,所以我咬咬牙升級了。
首先我想說,LED大燈不加透鏡就是耍流氓。有人肯定會問我為什么不直接換個LED燈泡,你說的都對,咱不爭論,和氣第一哈。
拆了燈罩,給透鏡燈裝進去,看著不費勁,但是挺費時間的。
花了小半天,但是值得。
全部都換成FSL佛山照明的LED燈了,倒車燈換成了前三下閃爍,后面常亮。剎車燈也換成了高亮的紅色,車內閱讀燈也換成了高亮的LED,后排(后備箱)還增加了閱讀燈。
都開上電車了,車就得智能一點。但是這個車的車機非常卡,功能也少,我一咬牙一跺腳就換了。
梁山嘟嘟他家不錯的,低配車改造車機的好辦法,客服也挺負責,后續幾年都有求必應。曾經追尾了一次,他們還免費給了個前攝像頭。
車機不難換,拆下來之后,對插就行。
買了好幾年,系統一直在更新功能,不錯的。
原車是塑料的,手感像臉盆(沒錯),我就換了個RX5的。
裝上之后,在車機里做了一點設置,快捷鍵就好用了。
這個我覺得裝的很值。
360是我最正確的一個升級,它讓我本來就好停的小車,變成停車怪獸。
每次去市中心,別人停不進去的車位,我大概率能完美入庫。
只要做好矯正,就非常準了。
本來360是帶行車記錄儀功能的,但我又買了70邁的,感覺更好用。
唯一小問題是,我這個車懸掛太渣了。
每次過小坑或者減速帶,行車記錄儀都以為我出了事故,自動保存一條視頻,關鍵它還語音提醒我,車里有別人的時候,就非常尷尬。
流媒體后視鏡我裝了兩次,第一次是上一輛車拆下來的凱迪拉克一代,然后又用了四年我覺得功能太臃腫用不上,又換了一個豐田雷凌原廠。
裝的難點只是取電和走線,整體難度其實并不是很大。
裝上之后的效果非常棒,視野很寬,下雨天很清晰,現在已經是我心中的標配功能。
后來換的第二個雷凌原廠流媒體,我對后攝像頭的固定方式做了改進,有興趣可以移步文章查看教程。
固定好之后挺穩定,角度也好,還避免了反光。
這個雷凌的畫面整體發暗,但是功能更簡潔,雖然畫面更小,但是不擋視線,它和凱迪拉克一代各有特色。
凱迪拉克一代99元,后買的豐田雷凌199元,現在普遍都漲價了,撿漏越來越難。
我愛聽歌,別看我每天開車時間不長,但是音樂能很好地撫慰焦慮的心情。所以我對這個小車的音樂系統做了升級。
原車就倆喇叭,聲音很糊,就“電匣子”音質,所以我起碼給它弄成兩分頻吧。
可以買這種專用的汽車分頻器,不過我覺得意義不大,就多一個殼。
后來那個分頻器經常接觸不良,我就換的這種音箱用的分頻器,我用著都一樣。
固定的位置很自由,就用靠譜的3M雙面膠粘上就行。
沒買BOSE什么拆車的,我就買的國產銀笛的,質量絕對不差。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音質就是舒服。當然有朋友肯定會說不做四門隔音能好到哪里去,但是我做了四門隔音車身就重了,續航減少,得不償失。
低音單元本來是這樣的,看著像是同軸喇叭。
實際上并不是,我換成了銀笛的釹磁鐵的,低音變的很有彈性。
低音量感適中,不轟頭,很舒坦。
然后用了塑料的轉接架,裝上了。唯一給大家的建議就是,用電烙鐵焊上,比插頭穩妥。
原車是正宗的bibi老頭樂聲音,一聽就是微型車,按喇叭的時候別人都不重視,所以不安全,我升級成了電裝高低音的“奔馳音”喇叭,提醒效果好多了。
沒啥特殊的,就接上線就行。
截至目前,改的方面就這些了,開著就挺舒服的。
當初為什么買這玩意呢?坦率的說,2021年還沒有那么多精品小車可選,像比亞迪海鷗、吉利星愿、五菱繽果、釔為3、埃安UT這些不錯的小車當初一個都沒有。
如果是現在,我會選螢火蟲
當時可選的也就是五菱mini、奇瑞小螞蟻、長安奔奔、科萊威這幾個。五菱mini便宜但續航太少,奇瑞小螞蟻鋁車身很爽但價格太高,長安奔奔本來是六邊形戰士供不應求,但后期連安全氣囊都減配了,綜合下來就選的科萊威。
它的缺點就是外形丑還少兩個座,反正就是純代步,我坐在車里再丑我也看不見,比雅迪遮風擋雨就很好了,車小停車還方便,車便宜剮蹭也不心疼。
所以我就3W6入手的科萊威,開十年的話,一共3650天,平均一天用車成本就10元,如果賣的時候再有點殘值,我每天就幾塊錢用車成本,一切就是這么簡單。
大家可能覺得我有點折騰,這點我承認,無數次曬禿嚕皮,我也不后悔。
畢竟我也只是個愛好者,大部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看網上的帖子自己努力裝上的。后來我發現,一些東西都是JS的軟文夸大了效果,我按照他的教程裝完以后,根本達不到當初的預期,性價比就顯得不高。
所以,我在這里完完整整的分享給大家,我也不會吹噓推薦什么,大家看到我的操作和成果,以及花費的時間成本和金錢,再結合自己的需求,心里肯定都會有答案。
最后,給大家看看我閨女給我畫的“牛馬停車位”,哈哈哈。
開便宜車,生活也可以很美好。好了,小電車改造分享就到這里了。
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咱知無不言。
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見!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