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智慧:搬家時這些事千萬別做,否則好運影響家運!
173 2025-07-16
◥工地施工現場,密集地打了兩千多個混凝土灌注樁,竟然躲開了墓穴。 受訪者供圖
視頻截圖可看到清代墓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左慶 攝
工地挖掘現場出土的疑似丁寶楨遺骸,需要通過鑒定確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左慶 攝
11日,有市民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報料,日前省城祝舜路西段路北的濟南洺悅佳園工地在施工中挖出了多個墓葬。記者采訪了解到,這里當年是清末名臣丁寶楨的家族墓地——丁家林子,其中,還發現了一個規制頗高的墓葬。丁氏后人在看過現場及出土時的照片、視頻后認為,這應是丁寶楨與其夫人諶氏的合葬墓。目前,丁氏后人已收集到合葬墓內部分疑似為丁寶楨的骨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雍堅 郭學軍 喬顯佳
墓葬發現于工地東北角
11日上午10時,在祝舜路洺悅佳園工地,因工地人員謝絕入內,記者只能隔著柵欄門往里眺望。工地內多數區域被綠色防塵網覆蓋。在工地東北角有打樁機一臺,旁邊停著幾輛挖掘機。
今年65歲的張傳明是辛甸社區居民。他介紹,當年丁寶楨家的墓地就位于這個工地內,當時人們叫它丁家林子。丁家林子西北面,是丁家祠堂,后院有正房五間和東西廂房各三間。上世紀50年代,他們家就住在丁家祠堂東廂房南側的一個房子里。1958年平墳時,墓地被夷為平地,他只有四歲多,隱約記得當時丁寶楨的墓被挖開后,棺材都挖出來給用了?!艾F在發現的合葬墓應該就是丁寶楨的墓。它雖然很大,但里面沒有棺材,這與我的記憶是吻合的。”
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辛甸居民說,聽說一共挖出了五六個墳,其他墳里還有棺材。
丁氏后人曾來此尋找
記者幾經打聽,終于見到了丁寶楨的六氏嫡長孫、今年46歲的丁峻先生,他在聽說挖到墓葬后專程從廣州趕來的。
“這是我從施工人員手中拿到的合葬墓中的部分骨骸,一個頭顱骨和一根腿骨,這應該是寶楨公的遺骸。還有一個略小的頭顱我沒有拿到,那個應該是諶夫人的遺骸?!倍【⌒囊硪淼卮蜷_案頭的一個紙箱。
丁峻說,尋找丁公遺骸一直是他和多位丁氏后人的夙愿。聽說丁家林子一帶要進行項目開發,他在今年清明前就趕了過來,先是通過當地老人確認丁家祠堂和丁公墓葬的位置,然后找到一張老地圖,綜合這些確定位置,通過附近的鐵路涵洞來定位。
“最后找到施工單位,讓他們幫著找一下丁家人的遺骸。但由于老人們的記憶不是很準確,找了十來天,也沒有發現墓葬遺跡?!倍【f,因為工作關系,不得不暫時離開濟南,但臨走時在當地委托多人幫他留意施工現場動態。
雙穴墓用三合土夯筑
“我本來都有些不抱希望了,可就在這時候出現了轉機,像是冥冥中自有天意。6月1日是寶楨公200歲誕辰,6月3日工地就挖出了他的遺骸。工地上密集地打了兩千多個混凝土灌注樁,竟然躲開了那個墓!”
丁峻有些激動,他在事后多日才知道此事。同時,因為高考,工地施工暫停,他才得以看到那個合葬墓?!艾F在那個墓還在那里,被挖了一半,還剩下半邊墻。”
日前,丁峻再次來到濟南后,幾經周折終于看到了發現合葬墓時拍攝的視頻和照片。施工人員現場挖出墓葬時還燒紙祭拜了一下,視頻中能聽到:“雙穴,這是個雙穴呀?!?/p>
據丁峻講,現場一共挖出了五六個墓,這個雙穴墓是最大的,但里面沒有棺材。其墓葬形制也與其他墓不一樣,這個墓有拱券,墓室不是磚砌的,而是用三合土夯筑的。清末的大墓常有這種工藝,三合土是把土中摻入糯米、石灰和秸稈。做得很結實,施工人員說,挖掘機挖起來都困難。因此,這個雙穴墓應該就是丁寶楨和諶夫人的合葬墓。雖然規制高,但它又不是很奢華,符合丁寶楨當時的家境。
據了解,發現雙穴墓后,丁峻又回訪了當地老人。張傳明隱約記憶的丁寶楨墓與現在發現的雙穴墓在同一個緯度上,可偏西了70-90米。張傳明在雙穴墓出土后表示,這個雙穴墓應該就是丁寶楨墓,最初應該是他記錯位置了,他所說的丁寶楨墓棺材被挖走一事與這個雙穴墓是完全吻合的。
“估計當年人們挖出棺木后,是有好心人重新把寶楨公夫婦二人的遺骸放回了原來的墓穴?!倍【壑辛髀冻龈卸鞯纳袂?。據他了解,1958年丁寶楨墓被平掉前,曾經遭遇盜墓,他的朝服、朝珠還有眼鏡都被盜了,盜墓者當年還被判了刑。
正協調文物部門介入
11日下午,歷城區文化和旅游局負責文物工作的王女士表示,他們沒有接到群眾發現丁寶禎墓地的舉報,歷城區登記的文保單位中沒有丁寶禎墓。丁寶禎墓在文革時期被損壞了,具體地址不明?!熬W上報道的墓,是不是丁寶禎的墓,現在還不好說。”她表示,既然現在已經了解有關情況,會盡快妥善處理。
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濟南市文物局副局長于茸表示,她已經得知有關情況,目前正在和濟南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局協調,將有關信息轉交給他們。因為文物執法權,已經移交給綜合行政執法局,由他們出面現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