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擺三樣,福氣全跑光",這些毒植再小清新也別養(yǎng)
192 2025-07-08
回復“人人都能學易經(jīng)”,有驚喜~
泰卦第十
【原文】
泰:小往大來,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nèi)陽而外陰:內(nèi)健而外順,內(nèi)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譯文】
《泰》卦象征通泰:柔小者往外、剛大者來內(nèi),吉祥,亨通。
《彖傳》說:“通泰,柔小者往外、剛大者來內(nèi),吉祥,亨通。”這是表明天地陰陽交合、萬物的生養(yǎng)之道暢通,君臣上下交合、人們的思想意識協(xié)同。此時陽者居內(nèi)、陰者居外,剛健者居內(nèi)、柔弱者居外,君子居內(nèi)、小人居外:于是君子之道盛昌,小人之道消亡。
《象傳》說:天地交合,象征“通泰”;君主因此裁節(jié)促成天地交通之道,輔助贊勉天地化生之宜,以此保佑天下百姓。
【說明】
《泰》卦的卦形為天在下、地居上,似乎把天地位置顛倒了;但這正說明本卦強調(diào)“交”而后“泰”的義理。《折中》引邱富國曰:“天地之形不可交而以氣交,氣交而物通者,天地之泰也;上下之分不可交而以心交,心交而志同者,人事之泰也。”然而,當事物通泰昌盛之時,又須妥善處之,才不致轉“泰”成“否”。《大象傳》所謂“財成”、“輔相”、“左右民”,正是闡發(fā)保“泰”之義。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泰者,通也。天地交泰,陰陽和光,麒麟悉出,丹鳳來翔。卜求大得,君子道昌,所求順遂,惡事消亡。小往大來,吉,亨。所失者小,所得者大,筮遇此卦,將失小而得大。
泰、亨通、泰平。《序卦傳》:“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為消息卦,正月,相當于天地相交,萬物亨通的安泰時期。此卦為堯帝將禪位,卜得乃遜位于舜。
占天時:三日后方晴,應在申酉日。風水:有樹根穿墓,左右有倒木,乃申庚向,出子孫二人,必損小口。
求官:有升進之喜,有三貴人為助。
家宅:三人上卦,損小口,不利女人,如無女人,主外婦口舌致災
望事:望小得大,事易成。
婚姻:為大娶小,或士大夫女,庶人求婚,有三人說,其婦帶小兒來,嫁主反復,男有婚,女再嫁則可。
六甲:生貴于是第三胎,后則不孕,無災危。
出行:不宜自行,與他人行則利。
行人:身動,三人行,人久當見。
捕盜:有三四人,相同在東方有水碓處,子午日見信。
遺失:非偷,乃自失。
田蠶:大熟。
見貴:宜進前,遂。
謀事:宜用力,必然成就。
尋人:已往別處,若辛日占六二動,未見其人,只見信。
疾病:服背疾病,心中熱結,飲食不進,往東南方求醫(yī)。
詞訟:乃三人之事,或因小兒引起,宜和,不宜見官。
北宋易學家邵雍
小往大來,通泰吉祥;泰極轉否,事宜固守。得此卦者,否極泰來,鴻運當頭,諸事皆順,但須防樂極生悲。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一切順利,居安思危。
財運:買賣均宜,買入較佳。
家宅:盛但須防衰,婚嫁大吉。
身體:運動合宜。
《高島易斷》
“泰”字從“大”從“水”,字形象征兩手決水,是水從中間分開,流通無滯,使百姓得以安居的意思。中國的大禹在治水的時候,疏通了九條大河,劃分了土地的等級,教人們種莊稼并定居下來,這才使土地平曠如同天然,使百姓在其中長享泰平的福祉,這是泰卦的含義。卦象坤在上,乾在下,坤為陰,乾為陽,象征天地之氣相交,陰陽相合和,資始資生,而人民與萬物無不亨通,所以稱這一卦為泰。
泰卦乾天在下,坤地在上,從天地的形象看,好像上下顛倒,很不合理,但泰卦的取義不在形象而在氣。乾為天氣,坤為地精,天地的形象高低懸隔而以氣相交;天氣上騰,坤氣下降,就會形成雨澤,雨澤形成就會萬物生發(fā),因此卦名叫泰。泰有通達、安泰、寬緩的意思,像《彖傳》所說的那樣。
以這一卦比擬人事,乾為夫,坤為妻,陰陽交和,家室必然平安快樂。乾為陽,坤為陰,陰陽二氣涵蓋很廣,天地間任何物事都有陰陽。就人的身體而言,氣為陽,血為陰,陰陽得理,血氣自然平和;就人的起居而言,靜為陰,動為陽,陰陽相交,動靜自然得當。
《彖傳》說“內(nèi)陽而外陰”,為的是使陰退陽進,有褒揚君子而抑制小人的深意。易理對于陰陽的消長防止和維護很嚴格。人生涉世應當推崇陽剛,抑止陰柔,這樣二氣才能各得其當,使萬事泰然。
圣人對六十四卦的安排,以乾坤為開始,乾后十一卦才是泰卦,這是以屯卦確立君王,以蒙卦教化百姓,以需卦養(yǎng)育萬民,以訟卦止息爭訟以師卦匡正世道,以比卦使上下親和,以小畜卦畜止躁動,以履卦施行禮教,然后才有通泰的世道的緣故。所以乾以下十卦,奇數(shù)的爻三十;坤以下九卦,偶數(shù)的爻也三十,乾坤這才得以相交。泰運的開辟這樣不易,圣人對后世的垂誡太深了!
通觀全卦,天氣下降,地精上升,天地之氣相交,造化才開始真正發(fā)揮功用。
初九君子得位,擢拔同氣中的賢人一同立在朝廷,操持國事,叫做“拔茅茹以其匯,征吉”。匯,類的意思,說明在援引同類一并進取。
九二有剛健中正的品德,象征開辟和維持通泰世道的大臣。“包荒指能包容眾多人才,即所謂“尊賢而容眾”。但在“包荒”的同時,又必須以果決相濟。“用馮河”,指任用那些勇敢而足以任事的人才。“不遐遺”,指其思慮深遠,不但留心于目前,而且遠及僻偏的地區(qū);不但考慮當今,而且謀劃久遠的策略。為國家選擇人才不徇私情,可以進用的,即使仇人也不摒棄,不可進用的,即使近親也不舉薦,叫做“朋亡”。九二的行為光明正大,以中正之道上應君王,使六五君王信任不疑,叫做“得尚于中行”。
九三居下卦陽剛的極位而不中,正值盛極將衰的時候。從卦體看,天氣不能長久在地下,地氣不能長久在天上,都有回復本位的趨勢,叫做“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陰陽的消長如同寒暑的往來,是時運使然,無可如何;但天能勝人,人也足以勝天。能在氣運將陂將復的時候預先防范,苦心經(jīng)營,貞固維護,盡人事來挽回天運,就是持盈保泰之道,這樣就可以長享其福了。
六四以陰爻居陰位,逼近君位。上三爻都以謙虛接待百姓,下三爻都以剛直事奉政府,四爻正值上下之交,所以“翩翩”相從,樂于與陽爻共進,有不待富有就順從鄰、不待告誡就相乎信之象。這樣的志同道合,正是《象傳》所謂“上下交而其志同”。
六五是溫順的君王。它虛懷若谷,信任九二,屈尊順從臣下,有“帝乙歸妹”之象。用這樣的做法獲得福祉,是大吉而盡善的。上六是泰卦的終極,通泰到極處就會發(fā)生變化,有“城復于隍”之象。在九二九三的階段,盡人事的誠乎還可以維持泰運,所以上六的地步雖說是天運循環(huán)所致,也是人事所招致。上六的時運,通泰之道已經(jīng)失去,到了上下睽隔,民情離散,以兵戎相爭的動亂時期,所以說“勿用師,自邑告命”。這樣守衛(wèi)城邑,修明政教,以挽回天心,撥亂返正,也足以保有通泰世道的終結。平、陂、城、隍,表明事機很快,情況很危險,其中的垂誡是很深的。
爻辭初爻說茅,象征地上;二爻說荒說河,也是地象;三爻的陂是地形。內(nèi)卦都是陰爻,這是以坤為主而以乾為客的緣故。四交說富說實,五爻說“帝乙”,上爻說城,都是陽爻之象。外卦都取陽交之象,是以乾為主而以坤為客的緣故。客人要還家,主人要常住,其中的義理可以了解。
泰卦是天地二氣相交相通之象,萬物由此得到天地的化育。圣人效法這一卦象來助成天地的化育,去做那些天地所不能做的事。天地所生的萬物本來籠統(tǒng)而沒有區(qū)別,圣人能把日月星辰變成歷象,區(qū)別春秋二分、冬夏二至而成一歲的功用,度量東西南北的山川道路而確定城邑。考察天時,辨別地利,春夏耕耘,秋冬收藏,無非是極盡致泰保泰的能事,叫做“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百姓只有依賴君王才能過上安泰的生活。“財成”是為了限制其過分,“輔相”是為了補充其不及。
問國家氣運:正是君明巨良、百姓安泰的全盛時期,但盛極就會衰落。好在否泰在天,回挽卻在于人,所以應當深謀遠慮。家道也是這樣。
問謀事:事情一定會成就,但必須防止后來的敗壞。
問婚嫁:屬于陰陽合體的卦,是大吉之象。
問商業(yè):買賣都吉,但賣出利益微少,買入利益大,這從“小往大來”的說法可以知道。
問年成:雨水調(diào)和,是豐登之象。
問胎孕:有男女孿生之象。
問失物:要從左右近處尋覓,自能見到。
傳統(tǒng)解卦
這個卦下乾上坤,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萬物紛紜。反之則兇,萬事萬物,皆對立,轉化,盛極必衰,衰而轉盛,故應時而變者泰(通)。
大象:天地陰陽之氣相交感,上下和睦,流通無阻。
運勢:諸事吉祥順利,凡事宜內(nèi)求,不宜外求,防樂極生悲。
事業(yè):由小而大,循序漸進,已達到順利的境地,更應小心從事,居安思危,積極尋求開拓新的事業(yè),若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必遭失敗。
經(jīng)商:順利。務必注意市場動向,開拓新的領域,展開新的競爭。為此,要密切與他人進行合作,需謙虛謹慎,警惕巧言令色的小人。
求名:具有成功的條件,但一定得更加努力,刻苦追求,最忌聰明反被聰明誤。
婚戀:美滿姻緣。談戀愛卻不可不認真對待。
決策:吉祥如意。適應能力強,各項事業(yè)能成功。能謀善斷,長于人際關系,能團結他人共創(chuàng)業(yè)績,靈活機動,很能適應形勢的變化,向新的領域邁進。但在人生途中必須兢兢業(yè)業(yè),尤其不可麻痹大意,在擇朋選友方面更應慎重,切防小人倒運。
【原文】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譯文】
初九,拔起茅草、根系相牽,這是同質(zhì)匯聚所致;往前進發(fā)可獲吉祥。
《象傳》說:“拔起茅草,往前進發(fā)可獲吉祥”,說明初九的心志是向外進取。
【說明】
“通泰”之時,陽剛盛長;當其初始,一陽“泰”則諸陽皆“征”必獲泰。初九擬“拔茅”之象,表明此時宜于進取。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兇】
茹:是與根相蓮,拔茅茹以其夤,是養(yǎng)其所需,以備取用之象。
故征吉,訟有貴人助,行人至,謀事宜進。
北宋易學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志同合謀,財利日增。做官的會逐步升遷。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因人成事,逐步升遷。
財運:合伙有成,貨財會聚。
家宅:團圓平安。
身體:相約運動。
《高島易斷》
茹是草根牽連的樣子。“拔茅茹”,指拔一根茅就會帶出許多。初爻具有剛強明達的才德而居下位,與六四所象征的大臣陰陽相應,是在野而為大臣所薦舉的賢才。因為三個陽交同在一體,一個陽交上進就會導致眾陽爻共同上進,像拔茅一樣連類而起。自古君子得到高位,賢人就會薈萃于朝廷,同心協(xié)力,來成就天下通泰的局面;小人在高位,不肖的人也會聚集在朝廷,而造成天下的動亂,是各從其類的。現(xiàn)在初九“拔茅”,能引薦九二、九三所象征的賢士共同進涉,所以說“以其匯”。匯即類。初九為通泰局面的開始,爻位得正,能行君子之道,吉,故說“征吉”。象辭說來,指天氣的下降;爻辭說征,指君子的上進。
卦以氣相交,自上而下;交憑交位上升,自下而上。君子學習道術修養(yǎng)自身而等待時機,立足天下的正位,踐行天下的大道,要使君王成為堯舜那樣的君王,使百姓為堯舜的百姓,這是讀書人的夙愿。假如天命不保佑而不能得志,那就曲肱而眠,飲白開水,獨居在陋巷里面而獨善其身,但是他的心不會有一天忘記天下。《象傳》“志在外也”,指初九這位賢士地位雖低,卻以澤及萬民為志愿。外指天下國家。初爻變陰則全卦為升,升卦初六爻辭說“允升,大吉”,可知賢者能夠升遷。
問時運:有因人成事之象。
問家宅:有家室團圓,人口平安的吉慶。
問經(jīng)商:有主人和伙計志同道合,貨物和錢財匯萃而來之象。
問功名:有逐漸升遷的喜慶。
問征戰(zhàn):憑進攻獲得勝利。
問失物:應該在叢草處尋覓。
問胎孕:初胎生女孩,三四胎生男孩。
【原文】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 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譯文】
九二,有籠括大川似的胸懷,可以涉越長河,遠方的賢者也無所遺棄;同時不結黨營私,能夠佑助行為持中的君主。
《象傳》說:“有籠括大川似的胸懷”“能夠佑助行為持中的君主”,說明九二的道德光明正大。
【說明】
九二爻辭認為,世道通泰,往往體現(xiàn)于“治世”之臣胸襟廣闊,秉公無私,即朱熹所謂“不遺遐遠,而不泥朋比(《本義》)。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平】
荒是污穢,包為包容,馮河即暴虎馮河,遇虎徒手搏擊,遇河則泅渡,遐為遠,中行為中庸之道。這爻說明:保持安泰應當包容,果斷,光明漏落,剛柔并濟,把握中庸原則。
訟宜和,婚成,病安,求財無。
北宋易學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會有好運,必遇尊貴,但要防長上有損,言語有傷。做官的會身居高位,功名顯達。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功名顯達,海外亦宜。
財運:行商有利,國際貿(mào)易。
家宅:勿信仆從。
身體:疾病難治。
《高島易斷》
荒是“洪荒”的“荒”,又兼有荒野的含義。包是包容。“馮河”,空手涉河。“不遐遺”,不遺忘遠處的人和事。“朋亡”,猶如坤卦的“東北喪朋”。“中行”,猶如說中道而行。
二爻具有剛強明達的素質(zhì),又秉有中正的品德,與六五君王陰陽相應,匡扶王道,輔佐霸業(yè),是大有作為的忠臣。它雍容大度,能包容荒遠處的百姓,并加以撫育和教誨,使每一個人都各得其所;它又有徒手涉河的果斷而不流于文弱,故說“包荒,用憑河”。
在圣賢的心中,從來沒有應該拋棄的人。非“包荒”不足以顯示天地的大慈祥;非“馮河”不足以顯示天地的大威怒。雨露與雷霆不偏廢,寬嚴并濟,既不拋棄荒遠者,也不私昵親近者。九二具有這樣的德行,光明正大而符合中道,所以說“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有這四種治理泰世方法,所謂“寬則得眾,信則民任,敏則有功,公則眾悅”,確實不失中行的美德。而其中的要點首先在包容,所以《象傳》以“包荒”二字來概括,以說明它得中行之道而光大事業(yè)。其中的旨意太深遠了!
為了把這一爻辭活用于占筮,姑且就開墾的事加以說明。“包荒”,就荒野而說。“用馮河”,指誘導無業(yè)的貧民開墾荒地,開道架橋,從事政府的勞役。“不遐遺””,指冒險進入深山這樣的幽僻之地,克服困難,加以開墾。“朋亡,得尚于中行”,指沒有朋比私心,率領眾人共同從事,得到天下一致的敬愛。“包荒”是仁,“馮河”是勇,“不遐遺”是智,“朋亡”是公。具備這四種德行,治天下的力量就有余。倘若有包容而缺少決斷和制伏,就不是剛柔相濟的人了;遺忘遐遠的人而結黨營私,就會偏倚而失去公正。所以必須包容荒穢而又果斷剛決,不遺遐遠而又不結黨營私,這樣才符合中道。
《象傳》“以光大也”,是說胸懷寬廣,有容人的器量。光明才足以觀照,正大才足以包容。
問時運:正是功名顯達的時候,可以遠游海外,興辦事業(yè)。
問功名:有奉使遠行或從事軍事征伐的征兆,都能得吉。
問商業(yè):有利于行商販運外地的貨物。
問失物:一定墜落在水中,恐怕難以尋得。
問疾病:不吉。
問家宅:用人要寬容,處事要果決,不可偏信仆從的話,以致?lián)p耗家業(yè)。
問征戰(zhàn):有恩撫偏遠處的人民,征伐不朝貢的地區(qū),而疆土日益開辟的趨勢。
問胎孕:生男孩。
【原文】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譯文】
九三,平地無不化險陂,去者無不重回復;能夠牢記艱難守持正固就可免遭咎害,不怕不取信于人,食享俸祿自有福慶。
《象傳》說:“去者無不重回復”,說明九三處在“天地”交接的邊際。
【說明】
事物的發(fā)展往往正、反互為轉化。處泰若能憂否,則足以避害,這是九三“艱貞無咎”之旨!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吉】
沒有平坦的路,無不是起伏的,沒有只往不返的情形,這是自然規(guī)律,在艱難困苦時,只要堅守正道,就無災難。《說文》:“恤,作憂。” 孚為罰,其孚為飲酒之罰。于食有主為正在食之時,有福酒可飲。筮遇此爻,勿憂其罰、乃祭祀之時,受飲祭酒之余而罰,與九二爻辭斷相同。
北宋易學家邵雍
平:得此爻者,須謹慎自持,宜保守,則安,不然會犯小人,事事遇阻。做官的會比較艱難,須防小人和別人的妒忌。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謹慎保守,逸樂亡身。
財運:眼前失意,后有大利。
家宅:謹守先業(yè)。
身體:小孩沒事,老人不吉。
《高島易斷》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指時運變遷的常道,就像月亮盈滿了就會虧缺,花兒開放后就會凋謝一樣。從全卦看,三爻正當泰運的全盛時期,但玩味爻辭,可知是陽剛已經(jīng)窮極,陰柔前來逼迫,泰運即將終結,否運即將到來的時候。事物適中才平穩(wěn),過中必然傾覆,天數(shù)和人事都是這樣。泰卦到九三,天道復還上卦,地道復歸下卦,君子這時只好盡人事來挽回天運,所以思慮患難而加以預防,常警惕世事的艱危,才能無咎。
三爻陽爻陽位而不得中,互震卦主剛健而震動,再進一步就是陂復之象了。本來乾在上卦,坤在下卦,因為上下卦相交,所以乾居內(nèi)卦,坤居外卦。乾如果不安于下卦,必定上升而逼迫坤;坤如果不安于上卦,必定下降而奪去乾位,故說“無平不陂”。將復而不聽任它復,掌握事物的平衡,持守以往的通泰,防微杜漸以保持到最后。凡小人要乘人們的懈怠和懶惰而介人的事,君子就思考如何消弭他們所造成的災難;凡小人要伺機進攻的人,君子就一定要維持他地位的鞏固。君子操心到這個地步,所有的舉動措置就不會有過咎,故說“艱貞無咎”。天下沒有不知道戒懼卻能保持到終結的事,《周易》對于始終消長的機,垂誡最為深切。
世運的陂復猶如日食月食。當日食月食發(fā)生時,要間就晦暗了,過后又恢復光明,所以說“勿恤其孚,于食有福”。食即蝕。以日食和月食比喻災禍,以食后的光明比喻福祉。
六十四卦中,不拘爻位,只根據(jù)內(nèi)外卦區(qū)分時運變遷的有四卦,即泰、否、既濟、未濟。本卦以內(nèi)卦三個陽交為泰中的泰,以外卦三個陰交為泰中的否,因為陽為有余,為實,為富,陰為不足,為虛,為貧。九三居內(nèi)卦的極位,正值乾坤二體之交,為泰中的泰將終;六四居外卦的開始,為泰中的否將來,所以于三、四兩交表示時運的轉變。《象傳》說“天地際也”,際即交際的“際”,指陰陽交接處。
問時運:行事謹慎的人昌盛,耽于逸樂的人失敗,這是最該留意的。
問商業(yè):現(xiàn)在雖然失意,以后必得大利。
問征戰(zhàn):必須防止敵兵埋伏,適宜固守,不適宜進攻。
問失物:不久就會得到。
問生產(chǎn):雖然危險,但沒有災禍,必定生有福的兒子。
問家業(yè):應當謹守先人的家業(yè),可以長保富有。
問疾病:少年無害,老年人命限有阻礙。
【原文】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乎。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譯文】
六四,連翩下降,虛懷不有富實,與近鄰未相告誠都心存誠信。
《象傳》說:“連翩下降,虛懷不有富實”,說明上卦陰爻都損去了殷實;“未相告誡都心存誠信”,說明陰爻內(nèi)心均有應下的意愿。
【說明】
本卦義主“交泰”,故陽能稟實應上,陰能虛已應下:陰陽上“通泰”景象。六四“翩翩”與初九“拔茅”兩象下交濟,遂呈正相呼應。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乎。【平】
翩翩為鳥輕盈飛翔形態(tài),不富以其鄰者,指鄰人虜其財物以致富,乃鄰人之惡,這是其人自戒以致貧。
訟病皆兇,百事不利。
北宋易學家邵雍
平:得此爻者,營謀失利,退守可平安。做官的進取難成,宜退守。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朋友同心,諸事可謀。
財運:外強中干,同業(yè)相助。
家宅:親友相助,暫時無虞。
身體:不必擔心。
《高島易斷》
“翩翩”鳥煽羽毛的樣子。鄰,指六五、上六而言。四爻在通泰的時運,與上面的兩個陰爻都與下卦相應。陰柔理應在下卦,現(xiàn)在卻居上卦心中感到不安,所以上三爻相連,都要降下來,象征在上者以謙虛的態(tài)度對待下屬,不用告誡就相誠乎,叫做“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乎”。“不富”是陰虛之象。四爻是泰運過中,即將轉為否運,小人合起來謀害正道的時候,是君子所應當警惕的。五上兩爻都屬陰,缺乏見識和器量,所以《象傳》說“‘翩翩不富’,皆失實也”。皆,指坤卦的三個陰爻;實,指陽爻。陰從陽猶如窮人依靠富人,現(xiàn)在三個陰爻在外卦失去了依賴。但在通泰的時運,陰氣上升,陽氣下降,互不猜疑,以利國利民叫做“不戒以乎,中心愿也”。
問時運:好在得到朋友的同心相乎,凡事可以圖謀。
問商業(yè):外表場面很好,內(nèi)里卻已經(jīng)空虛,全靠同行相助才能成事。
問征戰(zhàn):糧餉缺乏,應當劫掠敵人的,來供應軍隊的需要。軍心穩(wěn)固,只有勝利,沒有失敗。
問家業(yè):本來是一個富厚人家,目前卻外強中干,幸而親戚鄰里都能互通有無,所以不憂慮匱乏。
問失物:主遺落在比鄰的人家,詢問就能得到。
【原文】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譯文】
六五,帝乙嫁出少女,以此獲得福澤、至為吉祥。
《象傳》說:“以此獲得福澤、至為吉祥”,說明六五居中不偏以施行應下的心愿。
【說明】
居尊下交,尤見可貴。此爻稱“元吉”,正含“通泰”大成的象征。程頤曰:“元吉,大吉而盡善者也。謂成治泰之功也。(《程傳》)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吉】
帝乙為微子啟之父,啟為紂兄,歸妹為嫁妹,為大吉之事。
訟病害兇、諸事不利。
北宋易學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會得到別人的賞識和抬舉,或結婚生子,幸福安樂。做官的或能升遷,或有喜事。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謙虛待人,萬事皆吉。
財運:國際貿(mào)易,甚為有利。
家宅:有賢內(nèi)助;遠嫁遠娶。
身體:必得神佑。
《高島易斷》
“帝乙”是商紂王的父親。五爻陰柔而居尊位,與陽剛的九二為正應有恭已無為,虛心尊重賢人之象,象征開創(chuàng)太平盛世的君王。九二是成卦的主爻,輔佐六五君王成就大治,所以用帝乙把妹妹下嫁給大臣,來比喻圣明君王虛心禮遇賢臣,以開國承家,永保福祉。“元吉”,全善的大吉指保持泰運的成就。
帝王家女子出嫁,不求自己勝過丈夫,而是用來謀求國家的福祉:坤地返回下位,不是為了冒犯乾,而是要輔助它,即《彖傳》所謂“上下交而其志同”。另外互卦有歸妹,故與歸妹卦六五爻辭相同。《象傳》說“中以行愿也”,指在泰的時運中,君王憂慮泰極而變否,謹慎恐懼,只求保持泰運長久,永享郅治的福祉。
問時運:目前亨通,適宜謙虛柔順,這樣凡事都吉。
問商業(yè):適宜到海外進行貿(mào)易,吉。
問家宅:得到賢良的內(nèi)助。
問婚嫁:適宜遠嫁或遠娶,吉。
問胎孕:主生貴女。
問疾病:必定得到神的保佑,吉。
問失物:拾到的人必定親自來歸還。
【原文】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譯文】
上六,城墻傾覆到干涸的城溝里;不可出兵征戰(zhàn),自行減損典誥政令,守持正固以防憾惜。
《象傳》說:“城墻傾覆到干涸的城溝里”,說明上六的發(fā)展趨向已經(jīng)錯亂轉化。
【說明】
上居卦終,泰極必反。朱熹曰:“此亦事勢之必然。治久必亂,亂久必治,天下無久而不變之理。”(《朱子語類》)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解卦大全】
復疑為覆、傾也。《說文》:“隍,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城復于隍、為城崩而傾覆于隍中,無以自守,由邑將城崩之事告命于君,此本患難之事。
官事他弱我強,出往不利,求財半得。
北宋易學家邵雍
兇:得此爻者,會有破損,有疾病,謹慎厚道者可免禍。做官的會被貶職。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謹慎自守,須防小人。
財運:小試手氣,等待時機。
家宅:小心守業(yè)。
身體:小心摔跤。
《高島易斷》
隍是城壕,無水的為隍,有水的為池。城是筑土形成的,隍是掘土形成的。“城復于隍”,指城墻崩塌后落入了城壕。“自邑告命”,指從城邑發(fā)出命令,告訴所屬國家。上爻居泰卦的終位,象征即將轉而為否,柔弱的君王無法制伏陽剛的大臣,所以用時運的變革來說明盛衰消長之機,說“城復于隍”。
當時運已經(jīng)衰落,天命將發(fā)生變革的時候,君王懶于政事,大臣工于讒毀,稅收失去限制,賄賂公開進行,發(fā)展到極點,必然引起動亂。軍旅的關鍵在于人和,而上六否運方來,人心的不和像冰和炭一樣不相容,若以兵戎相爭,成敗實在難以預料,何況城已經(jīng)毀壞而沒有修,怎么能據(jù)以戰(zhàn)斗呢?故戒止說“勿用師”。到了這一步,武功已經(jīng)不可用,只有回過頭來修文德;遠略已經(jīng)不可圖謀,只有退一步治理切近的事,故說“自邑告命”。固守城邑,明白顯示政治與教化,像孟子所說的那樣“效死勿去”,以期重得民心,挽回天運。“貞吝”,是說不“告命”于尚未否塞的時候,而“告命”于將否之際,已經(jīng)已晚了,即使正當也可羞,所以說“貞吝”。
《象傳》說“其命亂也”,指上下都已經(jīng)亂了。那守成的君王,生長在深宮中,天天與婦人和太監(jiān)為伍,雖然有師傅的傳授,但是多半不是正人君子。君王驕奢淫佚,臣下阿諛逢迎,無所不至,使民情抑郁,無法上達,君王的恩澤涸竭滯澀,無法下施,又有鬼奸賊在中間蠱惑擾亂,最后導致人心離散,國家傾覆,這就是所謂“其命亂也”
問時運:目前氣運顛倒,應該謹慎自守,還須防備小人撥弄是非。
問商業(yè):應該保守從事,以等待時運。
問征戰(zhàn):攻城略地,必定勝利。
問家宅:防止顛覆破敗,適宜穩(wěn)守舊業(yè)。
問生產(chǎn):生女孩。
問失物:恐怕難以復得。
【總論】
事物對立面的交合、統(tǒng)一,往往是走向亨通的先決條件。《泰》卦,正是以上下交通、陰陽應合,闡明事物“通泰”之理。
卦象天在下、地居上,《象傳》謂“上下交而其志同”,已明確喻示其義。曹丕論日:“夫陰陽交,萬物成;君臣交,邦國治;士庶交,德行光。同憂樂,共富貴,而友道備矣。《易》曰:‘上下交而其志同。’ 由是觀之,‘交’乃人倫之本務,王道之大義,非特士友之志也。”(《初學記》引《魏文帝集》)此說將物“交”而“泰”的道理,又作了進一步的推闡。
《泰》卦六爻所示,無不見“交通”之旨。劉定之指出:“六爻之中,相交之義重:初與四相交,泰之始也,故初言以其匯、如茅之連茹,四言以其鄰、如鳥之連翩;二與五相交,泰之中也,故五言人君降其尊貴以任夫臣二言大臣盡其職以答夫君;三與上交,泰之終也,故三言平變而為陂,上言城復而于隍。”(《折中》引)
然而,六爻中誡意最深的,當屬三、上兩爻所體現(xiàn)“泰極否來”的哲理:九三是轉化的苗頭,以“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示警;上六是轉化的終極,以“城復于隍”見義。《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曰:“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論語·子路》謂:“君子泰而不驕”,似均可借以印證《泰》卦寓涵的“處泰慮否”的鑒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