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溫潤舊物什 摩挲老時光
117 2025-07-03
易學著作汗牛充棟,流派紛呈,隨便哪個學習《易經》的人都可能給初學者開一套書單,列出十本八本的必讀書。但是,以我二十年學易的經驗看,對于普通讀者來講,或者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講,以下三本書才是一個最低限度的必讀書目:一是,《周易譯注》(黃壽祺、張善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黃壽祺的老師是民國易學一代宗師尚秉和,尚氏為晚清進士,所著的《周易尚氏學》堪與程頤的《周易程氏傳》和朱熹的《周易本義》比肩。黃壽祺和他老師有一個特點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輩子主要的精力都在這一個領域里,所以,他們的易經研究是極深厚和純正的。 黃壽祺的這本《周易譯注》參考書目有上百種,包括了漢代以來的主要易學代表作,對于《易經》六十四卦卦爻辭的注解都是經過了廣泛對比和研究,而得出的最為適中的方案。當然,對《易經》卦爻辭的注釋,沒人敢說只有自己的正確,這本書也一樣,但它肯定是最值得作為參照的。有這樣一個注釋本為基礎,再去參照其他注釋本,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就比較通達了。 這本書首次出版是在1989年,可以說是黃壽祺先生的畢生成果,1990年黃先生就仙逝了。張善文是黃先生的研究生,網上可以找到他的視頻。 二是,《易經雜說》(南懷瑾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南懷瑾現在幾乎是國學的代名詞,他的這套國學經典解讀的書洛陽紙貴。他是個雜家,什么都研究,又有舊學的底子,而且青年時期經商失敗,他要靠講學來謀生活,就像今天的各種培訓師,所以他的書就比較適合大眾的口味。可以說,他是大眾國學的開創者,于丹、易中天都是步他的后塵。
這本《易經雜說》也是他的講課稿整理而成,比較口語化,思路開闊,把陰陽、五行、八卦、河圖、洛書、天干地支、風水、命理等等相關的知識都融匯進來,并努力說明這些思想的“科學性”。 這本書展示了一個中國民間文化中的《易經》,其中又有一些南懷瑾個人的獨到領悟,那種中國古典文化的味道極佳。不過,南懷瑾重領悟、輕訓詁在這本書里也有體現,對于卦爻辭的解釋太隨意了,比如山水蒙,他解釋為水氣濛濛之意,讓人大跌眼鏡。 這本書首次印刷在臺灣是1987年,1996年大陸出版,至今發行超過30萬冊,是同類書中最暢銷的。 三是,《簡易經》(谷園著,天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