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由臺中華電視公司制作的長篇古裝偵探電視劇《包青天》,被引進內地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該劇是由梁凱程、孫樹培、侯伯威、陳俊良、陳烈、鄧育慶、鄭少峰、劉立立、王重光、金鰲勛、蘇沅峰、李英、劉為義、王曉海、張智超聯(lián)合執(zhí)導,金超群、何家勁、范鴻軒領銜主演。
之所以會出現導演比主演都多的這種情況,與它“邊拍邊播、三天出兩集”的制作方式有著莫大的關系。
這部電視劇原本的拍攝計劃是拍成10集的電視劇,但誰都沒想到最后會被緊急加拍改成了236集。關鍵是這部“臨時”加拍的電視劇,重播次數還多達2000多次。
為什么會這樣呢?
原因是《包青天》是一部墊檔戲,就是為了填補新節(jié)目上映前的空檔期而拍攝的戲,所以一開始只安排了10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部電視劇一上映就來了個萬人空巷,瞬間從墊檔戲搖身一變成了上檔戲。
領導一看這勢頭,立即組織了8組人員加緊拍攝。為了豐富劇情,更是動用了三四十位編劇蹲守現場。
要論劇本的新鮮度,《包青天》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演員們拿在手上的不是劇本,而是剛出鍋的烙餅。
這8組工作人員幾乎是同期拍攝,光導演就請了13位,片場是人停機器不停輪番作業(yè),就這種模式一拍就是一年。如果不是集數太長演員太累,恐怕出300集都有可能。
在這一年的時間里里,三位主演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請假休息更是不可能的事兒,因為他們停工一天劇組的損失就相當于一個配角整部戲的片酬。
長時間休息不足,三位主演難免會注意力會不集中,其他兩位還好,但何家勁拍打戲就少不了受傷的時候。
有一次,他一不留神手就打到了柱子上,等導演喊咔時才發(fā)現骨頭都露出來了。
由于劇組不能停,何家勁就到醫(yī)院打了兩根鋼釘,第二天按時到場繼續(xù)拍戲。而電視劇里那段展昭單手過招的戲,其實就是因為他左手受傷的緣故。
打戲可以蒙混過關,但單手拔劍卻成了問題,何家勁搗鼓了好久才醞釀出一套獨臂拔劍的招式。就是單手拔劍的那一招,小時候不知道“修煉”了多少遍。
當年一天半出一集,觀眾們還嫌不過癮,哪怕戲播完了依舊是熱情不減。
可憐三位主演累得差點“氣”都快沒了,累到什么程度呢?何家勁站著拍戲都能睡著,金超群拍戲增肥了20多斤。
很多人可能不解,很累為何反而胖了?
原因是超負荷的工作量,讓他不得不多吃多喝,保存體力。可有時即便是有美味佳肴,他手里才拿起筷子,人已經鼾聲四起。
就這樣,金超群邊吃邊睡增肥了20多斤。
那時候金超群說的是普通話,何家勁說的是粵語,由于語言不通,拍攝時兩人誰都不知道對方說的什么臺詞兒,但兩人對戲從來都是一條過,理由就是兩個字默契。
其實,這部劇并非3位主演首次合作,早在《八千里路云和月》中,三人就曾搭檔過。
金超群飾演的是大反派秦檜,何家勁飾演的是精忠報國的岳飛,范鴻軒飾演的則是懦弱且腹黑的皇帝。
當年為了“趕工”,《包青天》的故事情節(jié)與歷史有很大出入。包公并不是黑臉,不僅不黑,反而還是一位白面書生,他額頭上月牙也僅僅是一種精神象征。
但為了塑造好剛正不阿的景象,高大人只能“扮黑”。
起初化妝師想用黑油彩上色,結果效果不好,容易干而且不真實。最后,還是金超群用7層咖啡色的粉底解決了底妝的問題。
盡管時間緊,但包大人的妝一點兒也不能馬虎,不僅耳朵就連手都不忘化妝,一套流程下來就需要2個小時。
為了省時間,金超群幾乎不卸妝,但妝可以不卸,戲服卻不得不換。一年下來,單單包公身著的蟒袍就換了八套,展昭的靴子跑壞了幾十雙。
然而,對于展昭來說,靴子卻是次要的,因為一年來馬不停蹄的拍攝,他和已經談了5年的女友金素梅分手了,這個鍋也只能《包青天》背了。
2012年,何家勁在采訪中透露,如果六十歲還單身,便娶金素梅為妻。然而,距離2019年10月29日,他60歲生日過去已經2年多了,這個約定似乎也不了了之了。
從一位足球運動員到推尸員,再到演員,何家勁從沒辜負大好青春。
在他們三人中,飾演公孫策的范鴻軒也沒結婚生子,唯獨戲里清心寡欲的包大人因戲結緣,娶了貌美如花的龐妃陳琪為妻。
然而,金超群也是三位當中最瘋魔的一位。2010年,金超群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在老家青島建了一座“超群影視城”,只拍包公的戲,不出租不迎客。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并沒有鍘刀這個刑具,不僅宋朝沒有,歷朝歷代也沒有將鍘刀列為行刑工具之一。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御賜三刀,都是民間文人想象出來的。
至于那把先斬后奏、如朕親臨的尚方寶劍,也只是藝術加工而已。這種超級特權,直到明代萬歷年間才出現。
當然,展昭的四品帶刀護衛(wèi)這個官職也不存在,與之相仿的是宋朝的帶御器械(官職)。
這個官職在當時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們是從數萬的精英中嚴格篩選出三千人,再從三千侍衛(wèi)中挑選出拔尖的6人擔任帶御器械。
他們使用的武器就連大將軍都用不了,相當于特種兵里的特種兵。
與電視劇一樣經久不衰的還有那首《新鴛鴦蝴蝶夢》,行云流水般的歌詞,百聽不厭。
這首經典的誕生,是黃安抱著女兒在月下散步來的靈感,他覺得頗具古風氣質,于是便翻遍了古詩詞,把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稍加修改整理,便完成了這首美妙的歌詞。
但誰也想不到,一部古裝探案劇,在《真假狀元》這一篇章,居然用到了電影《上甘嶺》中的插曲《我的祖國》,而且毫無違和感。
當年,《包青天》不僅在國內火,這把火也燒到了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國外等國。
該劇在國外上映后,大受歡迎,為此,國外還出品了一系列包青天牌產品,包青天牌洗衣粉、包青天牌牙膏、包青天牌牌肥皂,“包青天”真的是無所不能啊!
由于這部劇的大火,國內接二連三地出品了大量的包公戲,周杰、狄龍、陸毅等人都曾飾演過包拯,但人氣合一的卻只有金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