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的《烏龍山剿匪記》,是我兒時最喜歡的電視連續劇,該劇根據湘西剿匪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且在湘西實地拍攝,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支剿匪小分隊在隊長“東北虎”劉玉堂帶領下,與土匪頭目田大榜、鉆山豹以及國民黨女特務四丫頭等反動勢力展開殊死斗爭的故事,劇情驚心動魄。
卓越的反派形象是這片永久的看點。哪怕一個小角色都演的入木三分,鮮活無比。
田大榜、鉆山豹、四丫頭——這三匪的形象更不用說了,真是豐滿——壞人太出彩了!把人的注意力都偏到了反派那邊。直到現在去回味,仍然難忘。
鉆山豹,這是一個霸氣的名字。申軍誼扮演的鉆山豹映象無疑是最深的。他演活了這個土匪頭子,又痞又壞又帥。
鉆山豹的黑色魅力不是長相,而是氣場。申軍誼在劇中創造出的多棱鏡般變化的土匪,盡管是個純粹的反面角色,卻有著亦正亦邪的魅力,博得當年無數年輕女觀眾的傾心。
當時我十六歲,正是叛逆期,就喜歡邪派,不喜歡正派的隊長。這么說吧,在我的心目中,申軍誼扮演的鉆山豹才是當時的真男人。
編劇特別擅于用細節刻畫人物,效果出奇的好。
例如第8集,鉆山豹那句“你們這兒的人怎么背死孩子”那段戲,把土匪性格之殘忍,手段之狠毒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我對這個土匪頭子恨不起來。
有觀眾說他的影形象邪魅狂狷——演武松和西門慶幾乎都行,我覺得這評價太到位了!
喜歡鉆山豹的多數人,都忘不了他對其中一個戰士老婆的癡情,搶回來了,娶了,卻一直想讓女人心甘情愿跟他。
從他自身來說,他沒法限制自己帶的隊伍強搶民女,但他對搶來的壓寨夫人一直小心翼翼地對待,自律性非常強,一心想著感化對方,讓對方真心實意地愿意和他在一起。然而最終沒有得到壓寨夫人的心。
他對國民黨女特務四丫頭,應該完全是利用。
一開始他幫四丫頭喝雞血酒,然后就搞上了,這不是利用是什么?
鉆山豹雖有一身本事,也野心勃勃,可畢竟還是缺了見識。和四丫頭搞上后,他以為自己拿捏住了四丫頭,有了大靠山,就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
四丫頭確實能給他武器,能承諾他“勝利”后的功名,可四丫頭已經是強弩之末。鉆山豹被她牽著鼻子帶到了一條不歸路而全然不知。
他終究只是土匪!被困在了土匪的爭斗中,又被四丫頭點了穴。以為自己精明,到頭來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再來說說四丫頭。也算是許多懵懂少年的啟蒙女性之一了——談不上有多美,但是很有范兒。那身軍裝造型,又性感又野性......氣質凜冽,怎么看都不討厭。
有時我覺得她可以演梅超風,那陰冷,游離的眼神,因為絕望而倦怠(她大概早就明白土匪沒戲了),比眼下這幫各大電視劇里混的蛇蝎美人不知強多少!
想想她一個人在土匪窩里,全靠國,民,黨當局給她指揮土匪的尚方寶劍護體,成天跟一大群粗俗男人吃喝拉撒在一起,風險系數很高啊。
周琦,更是塑造了一個影視史上最出彩兒的土匪形象,演技讓人拍案叫絕。
只是最后他對土匪女兒花兒的侵犯,給多少人的童年留下了陰影.........
正面人物是誰呢?
由綽號“東北虎”的小胖帶領的剿匪小分隊,只有5-6人——就是在這幾個人身上,顯示了戰爭的現實殘酷性。
以剿匪小分隊為行動單元的記敘方式是個創舉——田石頭和土匪有殺親之仇,田富貴則有奪妻之恨,何山很熱血,但缺少經驗……
這樣一些出身背景和性格各不相同的成員,組成一支執行特殊任務的團隊,在之前的影視作品中從來不曾有過,在國產影視劇中絕對是個突破。
這個眼高手低,只會吹牛不會干實事的“偵查排長何山”,即便如此,多少人還是被這個連續劇吸引住。
87年的老片,拍攝手法陳舊,很多BUG清晰可見,但一轉臺看看別的剿匪連續劇,馬上又轉了回來——東北虎的手下,那才是兵啊。
田秀姑的模樣和堅毅的表情,像我的奶奶回到她年輕時的模樣。這是個堅強的女性,很多艱巨任務都只有她才能完成。
這是片頭曲。聽了多少集不知歌詞是什么。其實很簡單,很詩意。
莫說來也無蹤影,
沒碰落一朵花痕,
用那熱血染紅一片安寧,
還給大山一抹青,一抹青…
還有片尾曲。高山流水獵人魂,這首歌是蕩氣回腸的。
也有老母親,
也有心上人。
也有生死情 ,
也有離別恨。
進山就愛山長青,
行路最恨路不平,
染盡熱血含笑去,
高山流水獵人魂。
一聽到'也有老母親,也有心上人’的旋律,瞬間淚目,仿佛立刻回到那個年代。
就是結尾太虐人了,眼看勝利在望,田秀姑卻倒下了。
戰爭就是這樣你死我活,不惜余力地摧毀任何美好的東西。
還有這一對。
在逃跑過程中,鉆山豹看到被擊斃的四丫頭,沒有任何情感宣泄,拾起地上的槍,繼續逃命。這是很真實的呈現。
他的內心也是很悲傷的吧。而悲傷要到一切落定后才會爆發出來。
最后一集,小分隊中唯一一個幸存者何山——就剩了何山,其余都陣亡了。
誰說中國英雄總是高大全,沒有情感,不人性化呢?這才是英雄的真實寫照,身邊的戰友一個一個倒下,心如刀割,這就是現實的人生……
在音樂中,何山走向他為之戰斗過的群山,回首之時,恍然間看到他的戰友們,當然,這是他幻想去世的戰友走來的一幕。
戰友們遠遠走來,穿著軍裝,捧著鮮花,一路說說笑笑,那么鮮活而年青,穿過樹林,走向他……
他想跟他們打招呼,他們卻并不答應。何山想要攔住他們,但是戰友們看不到他的存在,還是說說笑笑地一路向前……
這個鏡頭拍得很有創意,很感人。
前一秒還幾乎能感覺到他們的心跳和體溫,而現在卻只能看著他們離自己而去,無法分享勝利的喜悅,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可望而不可及。
敵人也死了,戰友也死了,自己所愛的人也死了,只剩下何山一個人孤獨地站在那里,只留下回憶和心靈上巨大的寂寞和空茫。
犧牲的戰友沒有看到勝利,他們就在那個寧靜而清涼的午后離他遠去……越走越遠,越走越遠,逐漸消失在他的視線中……
這些人再也不會回來了。可能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痛苦的代入感。
這個結尾非常經典,《烏龍山剿匪記》絕大多數朋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這個,這種殘酷對比和反差在活著的人的心頭---在何山,在我們這些觀眾的心頭,刻下了悲哀和慘痛的烙印。
這就是感人的藝術作品!
非常耐看,演出了真情,演出了人性。
所以不能不去懷舊,因為在現在這個情況下,看不到真實和生活的點滴——主題曲的旋律和詞到現在我還能記得很清楚。今天突然被什么觸動又從記憶中活了起來。一部電視劇能拍成這樣不容易了,連小孩都能看懂和感動并記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