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的暴雨導致深圳寶安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旅客們等待了十幾個小時,得到航班最終取消的消息后,有的旅客當場情緒崩潰,跪倒在柜臺里面,隨后又有幾名旅客情緒崩潰,接連跪倒在柜臺外面。后來,機場方面對旅客進行了安撫。
因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等特殊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的現象,在現實中比較常見。遇到這種突發情況,多數旅客都能理解、比較理性,但有些旅客情緒失控、舉止失措,比如有的旅客在機場大哭大鬧,有旅客讓孩子搶占航空公司柜臺……如今又出現旅客跪求航班起飛。
一般來說,情緒崩潰的這些旅客,多有重要事項著急去辦,而航班延誤或者取消,則對這類旅客影響很大。如幾天前有考研生因航班延誤缺考復試而崩潰大哭。再如,有旅客因家中親人病危耽擱不得而情緒失控。如果換位思考,我們都能理解這種行為,因為誰也不想因為航班延誤或者取消耽誤大事。
但不管旅客有多重大的事著急辦,也要控制情緒理智面對航班不飛。一來,遇到暴雨等極端天氣,飛機不具備飛行條件,若強行起飛或造成飛行器、通信設備等損壞,有安全隱患。二來,《民用航空法》規定,機長發現民用航空器、機場、氣象條件等不符合規定,不能保證飛行安全的,有權拒絕起飛。
在此情況下,無論是旅客哭鬧還是下跪乞求,都不可能讓航班起飛,原因是機長要對所有旅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負責,不會因為少數旅客情緒崩潰,而去冒險起飛。從這個角度來說,旅客情緒崩潰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任何過激行為都毫無意義,即跪求換不來航班起飛,甚至會讓自己的情緒變得更壞。
鑒于此,我們應從中記取三種教訓:旅客與其在航班延誤或取消后緊張焦慮,不如在安排大事要事時,將航班延誤等不可控因素考慮在內,這樣就能從容面對;機場和航空公司要提前對旅客做好情緒安撫,比如拿出天氣、法律等依據,別等到旅客情緒崩潰后才出手;有關方面工作安排也要考慮特殊情況。
以考研生因航班延誤缺考復試而崩潰大哭為例,如果相關高校早點發布復試通知,考研生提前出行,就能規避航班延誤帶來的問題。或者說高校在復試通知中明確,因極端天氣原因導致交通延誤的考生提交證明可以“補試”,該考研生也不會崩潰大哭。欣喜的是,相關高校后明確該考生可參加復試。
雖說如今交通發達、出行便利,但不管是乘飛機還是坐高鐵出行,都有可能遇到突發的不可控因素。面對突發情況時如何做好個人情緒管理,對每個出行者都是一種考驗。只有做好個人情緒管理,才能有更好的方式應對眼前的困難,即面對航班延誤,我們的舉止要有實際意義,而不是無意義的瞎鬧。
如何安撫因航班延誤情緒崩潰的旅客,也需要機場特別是航空公司完善相關工作。比如在安撫旅客的時機上,要提前或者要及時,爭取把情緒激動融化在萌芽階段;在方式方法上要不斷去探索和完善,既要在語言表達上充滿理解、體貼旅客,也要提供適當的物質服務,讓旅客在精神上得到“補償”。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明確,由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但航空公司在遇到這類情況時,也可以采取靈活措施,以化解旅客情緒。
(原題為《“跪求起飛”不足取》 作者 海凝 來源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