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輕輕地回蕩起來。再次打開這部電影,時間已經流逝了如此之多。我的大學,已經在遙遠的山水之外,朦朧而模糊。
不知道是否因為自己從來沒有真正成長過,還是影片的魅力實在感人至深。《愛有天意》這是第幾次看了?而每次看完,仍然有止不住的淚水。俊河和珠喜的愛情,像那電影里流淌不息的河水,一直流向那有彩虹的地方,因為,彩虹i通往天上的橋,人死后便可以通過這座橋進入天堂,重逢相見。珠喜是再也沒有開心過了,除了看到自己的女兒放生了那條小魚,母女之間的會心微笑。帶著那么厚重的傷感,珠喜選擇了離開。留下一大箱積滿了往日愛的日記和信件,也留下了下一代的愛情重生。
導演是那么善良,上一代蕩氣回腸卻沒有結果的愛情在下一代可以重生,一切都像是偶然,然而,偶然的事情串聯起來,卻成了一段"天意”之愛。下一代的梓希和尚民的愛情,因為上一代的哀傷結局而去掉了現代愛情的浮躁,顯得那么厚重。這是一份不可以忽視的愛戀。因為兩人都背負著一段父輩未完成的愛情心愿,兩人都有一條鄉間的清澈的小河可以去懷念,有一條情深意重的項鏈去珍重。
而現代的人的愛情有什么呢?看到浚河失明后,仍然假裝正常地站在珠喜前面說,你今天真的很漂亮,像往日一樣。為了不讓珠喜發現,練習了很多遍的浚河,還是敵不過天意的捉弄,小孩子把鋼琴娃娃抱走了,它不再像昨晚練習的那樣在那里。珠喜伸手在浚河眼前晃動,失明的浚河渾然不知。一切明白在心的珠喜,失聲流淚。是的,浚河就是一個傻瓜。為了不讓心愛的姑娘擔心自己,更加不想讓心愛的姑娘跟著自己受罪,掩蓋了自己失明的事情,還偽裝已經結婚,讓對方可以死心塌地忘記自己。然而,這又是一份怎能去忘記的刻骨銘心的愛情?然而,即使浚河不偽裝,兩人勇敢相愛,那又是可能的嗎?不是,作為國會議員的千金小姐,父母早已安排了珠喜的婚姻大事,在韓國當時的環境,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鄉下小伙子,又怎樣去對抗這樣的家庭?何況,浚河是下定了決心不要讓珠喜吃苦的。再說,那個和珠喜有著美好姻緣的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泰秀。這個泰秀真的是混蛋,因為他太好了。好的讓人只能用混蛋來表達。為了成全浚河的愛,泰秀自殺,為了成全浚河的愛情,泰秀讓浚河用自己的名字和珠喜通信,因為這樣就不會引發兩家人的阻攔。愛情從來就沒有公不公平。
然而這種妥協下堅持的愛情,沒有寫好開頭已經注定了結局。浚河的參軍征戰,也許根本就沒想著自己要活著回來,而面對珠喜臨別時的一再叮囑,項鏈還是給了他殘存的希望。然而,即使活著回來了又怎樣呢?當我們找不到出路的時候,我們就會尋找著解脫。參軍或是出走,或是自殺,都是一樣的。只要,可以離開,只要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只要讓自己不用再去面對自己注定失去的愛情。也許,離開是一個好主意,因為,離開轉身走的時候,只要你不要回頭,不要去問,愛情永遠在那里,不變的容顏留在那里。可是,一旦回頭了,你就不得不面對,自己失去她的事實。
浚河是希望戰爭一直打下去的吧,這樣,他就不必回來,這樣,他就可以帶著珠喜的項鏈,一直活在珠喜的愛情之中。可是,為了還給珠喜那一串項鏈,浚河失明了,也多了一個不在珠喜身邊的更好的理由。隨便地結了婚,只要那個人不是珠喜就可以。因為太愛了。這是多么奇特的邏輯。不是因為愛而要堅持在一起嗎?不是的,有時候,人們只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訴說自己的痛苦。自己過得再差也不要緊,只要別讓她知道,自己若不能給她最好的幸福,就讓她嫁給那個可以給她幸福的別人吧。浚河那樣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他太低估了自己的愛,珠喜的愛。珠喜的一生歡笑不再。珠喜以為浚河結了婚,抹掉了最后的希望,嫁給了泰秀。
出嫁的時候,珠喜應該也有相信自己會幸福的時候。然而,浚河的死,似乎也是注定了,失去了珠喜的浚河,雙目失明的浚河,最后也結婚了,日常的生活敵不過內心的悲哀,我想他是郁郁寡歡而死的。他不是不知道要好好活下去,好好的像平常人結婚生子,而是他抑制不了自己的傷感。浚河以自己的死亡,告別了自己惆悵的一生,然而能讓珠喜親自將自己的骨灰撒向那條見證了他和珠喜的愛情的小河,也許,是浚河臨別人世時,自己最滿意的結局吧。他知道,珠喜的一生,都會伴隨著她灑落骨灰時的顫抖,而永恒的愛著彼此了。如果是這樣,死亡,不是更好地擁有珠喜的方式嗎?
電影里,珠喜和泰秀的女兒梓希,重逢了浚河留下的兒子尚民,兩人在現代的略顯輕松的世界里展開了另一場愛情故事。他們的存在,唯一的理由,似乎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美好的心愿:再續前緣吧,浚河和珠喜。
這是一部并不復雜的愛情電影,然而,浚河那執著而單純的笑容,珠喜內斂而俊秀的氣質,配上那哀婉凄迷的旋律,久遠的青澀的年代,為了愛而血灑戰場的決絕,都讓這部影片成為我一生難忘的理由。
我知道,不論我多少遍去回望這部電影,浚河和珠喜,他們并肩站在大雨之下的,浚河淚流滿面的樣子,將成為我這一生,對愛情的最后的最美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