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金鐘】
美股暴跌了。
3月13日,美股三大股指全部收跌。幾大股票指數不但低于特朗普上任時的水平,而且已經跌破特朗普當選時的水平。
稍微關注一下財經新聞的讀者可能都看到過這個新聞標題了,而經常炒股的朋友在發稿時也許已看到急跌之后可能出現的技術反彈。
2025年3月4日,紐約證交所工作期間屏幕上顯示的財經新聞。 半島電視臺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特別關注股市,據統計四年間發布了幾十條關于股市的推特,并一直以任期內股市大漲作為自己振興經濟功績的直接證據。所以,在特朗普第二次當選后,美國股市普遍認為其第二任期也會對于股市非常利好,隨即又在已經連漲兩年的基礎上繼續爆發,標普500指數從去年總統大選前夜(11月5日)收盤時的5782漲到今年2月19日的最高收盤價6144。
但是,當特朗普三天兩頭揮舞關稅大棒,無差別打擊全世界的時候,股市投資者突然發現美國投資環境似乎沒有預想的那么好,于是股市開始掉頭向下。而原本被認為重視股市表現的特朗普卻公開表示美國經濟面臨轉型期的暫時衰退,股民們要忍受一下陣痛;很多美股投資者都被嚇到了,同時也很迷惑:美股到底怎么了,特朗普這是“棄療”了嗎?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詳細分析了特朗普背后三股資本力量實現美國再工業化的目標,這是特朗普發動無差別關稅戰的根本原因。此外,在去年的文章中也分析了特朗普削減美國聯邦政府規模和預算的動機與目標,以及削減政府開支對于美國股市的負面影響。
今天,在這里簡單總結一下,就是美國再工業化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脫虛向實”的經濟轉型,原有的利益格局要被打破,受益全球化多年的“老錢”要將資源讓出來給特朗普期望建立的“先進制造業”和硅谷新科技。
從上市公司層面來說,就是收入下降(關稅戰導致美國商品在海外被抵制、并被加征報復性關稅,例如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大幅下跌、加拿大大面積下架美國生產的各種洋酒和葡萄酒),成本上升(比如關稅導致汽車公司供應鏈成本增加),所以利潤將大幅度下降,股價自然也會大幅下跌。
在福克斯新聞3月9日播出的采訪中,特朗普表示美國經濟會面臨轉型期,沒有排除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當地時間3月11日,經歷美股暴跌后,特朗普說,根本看不出經濟衰退。
因此,特朗普關于美國經濟轉型期陣痛的說法確實沒錯。但是,在他公開炒作“衰退”的時間點選擇背后,還有更深的思考和意圖。
特朗普第二任期上任時的股市和他第一任接手時的股市截然不同。2015年和2016年美國標普500指數的漲幅分別是-0.7%和9.5%,而2023年和2024年標普指數的增幅都接近25%。
很多人都相信2024年底的美國股市已經十分接近一個巨大的泡沫,更有不少人拿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和現在作對比,與2000年那時候一樣,美股的估值達到幾十年來的歷史高位,很多沒有實際業務的美股只要沾上各種新概念(如2000年的互聯網概念和現在的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核能概念),股價就能翻幾番。就連股神巴菲特也連續賣出股票,在2024年底他手里持有創紀錄的3千多億美元現金,比起2023年底的現金持有量幾乎翻倍。
這里還需要介紹一下特朗普的財政部長貝森特的履歷。20世紀90年代,貝森特在索羅斯的對沖基金工作。當索羅斯做空英鎊逼迫英國央行放棄原有匯率體系的時候,貝森特正是索羅斯基金在倫敦分部的負責人。2000年美股互聯網泡沫頂峰之前,索羅斯基金覺得美股已處于泡沫階段,便將手里的科技股全部拋出。但彼時泡沫還在繼續增大,美國科技股繼續暴漲,索羅斯基金的投資經理們只能坐看已經賣飛的科技股價格每天創新高。
根據索羅斯基金經理后來的回憶,當他們空倉并看著周圍其他人各個都在發財的時候,心癢癢的如百爪撓心,覺得錯過這一波大漲是自己做出的最愚蠢的決策(許多炒股的朋友或許也經歷過類似的心理活動)。
終于,在互聯網股票泡沫破裂的前夕,索羅斯基金忍不住又大舉入市,斥巨資買入科技股,站到山頂上。緊接著美股崩盤,2000年6月的時候索羅斯基金已虧損33%,被迫進行機構重組,貝森特也在此時辭職離開。
今年63歲的貝森特是知名投資人,曾于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主管投資事務(路透社資料圖)
介紹這段歷史的重點在于說明,特朗普政府內的主要經濟政策決策者親身經歷過上一輪的科技股泡沫,恐怕還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從貝森特這樣的華爾街老手的視角看來,股市泡沫不可能永遠吹下去,遲早都是要破滅的。而對于特朗普來說,股市泡沫晚破不如早破。
原因很簡單,特朗普剛上任,現在是他政治資本最雄厚的時候,此時推動全面關稅和削減政府預算這些得罪人、傷害老利益集團的政策,他還能承擔得起反噬。而且由此造成的高通脹和股市大跌,他都可以盡量推給前任政府,比如美國雞蛋價格猛漲這件事他就全部推給拜登。
如果今天美股下跌最終只是一個“軟著陸”,那自然更有利于特朗普繼續深入推動他的政策;但如果出現2000年或者2008年那樣的股災,說不定還可以逼迫與特朗普不對付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開始降息,并進行新一輪貨幣寬松。
而無論鮑威爾做出什么選擇,他的美聯儲主席任期將在2026年5月到期,到時特朗普可以選擇更忠誠的親信出任美聯儲新主席,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圖來進行大放水。
所以,在特朗普眼中,當前美股下跌真的沒到需要他出政策救市的時候。讓美股現在的泡沫破掉一些,更有利于他在未來去吹更大的泡沫。當然,這個未來也不能太遙遠,畢竟他在2026年11月就要面臨下一次美國中期選舉,美股如果進入熊市并一直持續到下一次選舉之前,那么控制國會的共和黨大概率會遭遇慘敗,支持特朗普的很多力量也必然會受到政治清算。
總結一下,特朗普剛上任不到兩個月,還處于支持率高位、且方便甩鍋給拜登的時期,因此他要抓緊時間推動加征關稅和砍掉政府預算這些負面反噬效果很大的政策,同時還能讓拜登時期吹起來的股市泡沫盡早破裂。所以,他現在可以毫無顧忌地說出衰退即將到來以及不要太在意股市變化這樣的話來。
特朗普想做的,是吹更大的泡泡
但是,以上這些如意算盤能否打響,其實是一個未知數。
特朗普一天三變的貿易政策和傳說中的“海湖莊園協議”,真能吸引多少產業資本回流美國并進行長期投資嗎?幾年后他下臺了,與許多國家的貿易政策說不定會再次重置,今天開始計劃的投資項目經過四年建設后,正好開始賠本投產。過去幾年,美國本土企業投資稀土礦產和個人防護用具生產的失敗案例,恰恰證明了這種極端不確定的政策環境對于商業投資的負面影響。
這一兩個月以來,有不少富豪和部分國家紛紛宣布動輒幾千億美元的投資美國計劃,但那些東西很大程度上都是公關宣傳。誰還記得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曾和富士康的郭臺銘前往威斯康星州一起挖了個大坑,為富士康投資美國的工廠奠基?直到今天,那個原定廠址上的大坑可能都還沒有被填上。
如果單純從操縱金融市場的目的出發,特朗普的意圖倒是相對有較大的把握實現。主要原因還是美國股市受到美聯儲的貨幣(放水)政策影響很大,而自從2023年硅谷銀行倒閉以來,美聯儲實際上的放水閥門就沒有擰緊過。因此,股市跌到一定程度,不少等著撈底的熱錢就會趁機涌入。
更不用說很多人相信特朗普在明年中期選舉前必然要采取救市措施,這種賭博投機政策市的心理,的確會在下面的某個價格水平線上托住股市。但是,正處于大幅度回調階段的美股市場短期投機風險很大,2000年和2008年的教訓就是股票會急漲急跌,短期內上下10%以上的情況比比皆是。再加上現在又是“一頓操作猛如虎,漲跌全看特朗普”的特殊市場環境,普通投資者還是應該保守一點,謹慎為上。
在美國社會貧富分化劇烈的今天,股市暴跌必然導致選舉失敗,但股市猛漲卻未必能保證政治選舉的成功,拜登民主黨政府的敗選就是明證。
特朗普的高關稅、砍支出等政策影響還沒有大面積傳導到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之中,近兩年內他的經濟轉型成功的概率很小。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一兩年內,美國內部矛盾的加劇將成為牽扯特朗普政府精力的最主要方向。而這種趨勢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主要大國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必然會產生重大影響。
下一篇:美國正在醞釀一場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