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有6大禁忌,你千萬不要犯,只要有一個,早晚會吃虧
189 2025-07-02
在咱們農(nóng)村,老一輩講究 “入土為安”,祖墳大多選在靠山傍林的地方。過去走在山野里,總能看見墳頭旁長著各種各樣的樹 —— 槐樹、松樹、柳樹,可唯獨(dú)少見藤蔓和桃樹。
村里的老人總念叨:“墳后莫有樹纏藤,墳前莫有桃花紅。” 這話聽起來像句順口溜,背后藏著的,可是老輩人對祖墳風(fēng)水的講究和對先人的敬重。
先說墳后為啥不能有 “樹纏藤”
您瞧那藤蔓,不管是野葡萄藤、牽牛花還是爬山虎,都愛順著樹干往上爬。剛開始看著挺熱鬧,可時間長了,問題就來了。藤蔓長得快,層層疊疊把樹裹得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陽光曬不進(jìn)去,樹根吸不到足夠的養(yǎng)分,慢慢就枯了。村里張大爺就說過,早年他家祖墳后有棵老槐樹,被野藤纏了三年,樹干中間都空了,最后整棵樹歪倒在墳頭上,把墓碑都壓裂了。
這還不止呢。藤蔓的根須特別厲害,順著墳土縫往底下鉆,時間長了能把墓室的青磚縫撐開。老家李叔家祖墳就遇見過這事,遷墳的時候發(fā)現(xiàn),藤蔓根須都長進(jìn)骨灰盒的縫隙里了,收拾起來特別麻煩。老輩人說,這藤蔓就像 “纏人的麻煩”,纏上樹就毀樹,纏上墳就破了 “安穩(wěn)”。
從風(fēng)水講究來看,祖墳的后方在老輩人嘴里叫 “玄武位”,得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模拖裼凶阶o(hù)著才好。可藤蔓沒個正經(jīng)根,全靠攀附別人往上長,風(fēng)一吹就亂晃,看著就不穩(wěn)當(dāng)。您想啊,要是祖墳后整天晃蕩著這些歪七扭八的藤蔓,大晚上月光一照,影子在墳頭晃來晃去,別說小孩,大人看著都瘆得慌。老輩人圖個心里踏實(shí),自然見著藤蔓就趕緊拔掉。
再講墳前為啥忌諱 “桃花紅”
春暖花開時,桃樹枝頭掛滿粉嘟嘟的花,看著確實(shí)喜慶。可要是這桃花開在祖墳前頭,老輩人準(zhǔn)得皺眉。為啥?首先這顏色就不對付。祖墳是莊重的地兒,講究肅穆安靜,粉艷艷的桃花一襯,跟辦喜事似的,老輩人覺得這是對先人的不敬。就像去祭拜時,沒人會穿大紅衣裳,道理是一樣的。
再說桃花的寓意。老輩人常說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那是說大姑娘出嫁的喜事,象征著姻緣、熱鬧。可祖墳是緬懷先人的地方,要的是寧靜追思,您說墳前開著這么熱鬧的桃花,來上墳的人心里能踏實(shí)嗎?村里王奶奶就講過,早年有戶人家在祖墳前種了桃樹,結(jié)果每次上墳,小輩們總開玩笑說 “爺爺墳前走桃花運(yùn)”,老人聽著就來氣,覺得是對祖先不尊重。
還有個講究和桃木有關(guān)。老輩人都知道,桃木劍是辟邪的,過去家里門上掛桃符,就是圖個平安。可這辟邪的桃木要是長在祖墳前,老輩人就犯難了:雖說祖先不是 “惡鬼”,可這桃木的 “陽氣” 太盛,會不會讓地下的先人 “不安生”?就像家里擺個鐘馗像,外人看著是保平安,可自家人整天對著,心里總有點(diǎn)膈應(yīng)。所以早年村里看見墳前長桃樹,不管多茂盛,都會趕緊砍掉。
到了現(xiàn)在,這講究還有個現(xiàn)實(shí)原因。桃花開的時候,賞花的人多,要是祖墳在桃園邊上,游客們說說笑笑、拍照留念,難免把墳頭拍進(jìn)照片里。您想啊,人家回去洗出照片,發(fā)現(xiàn)背景里有墳,心里得多別扭?對逝者來說,也難得清靜。
祖墳周圍種啥樹合適?瞧瞧老輩人的 “心頭好”
說了這么多忌諱,那祖墳周圍種啥樹合適呢?您去城里的公墓看看就知道,最多的就是松樹和柏樹。為啥老輩人偏愛這兩種樹?
第一,松柏四季常青。冬天別的樹都光禿禿的,唯有松柏綠油油的,看著就有股子 “精氣神”。老輩人說,這象征著祖先的福氣和德行長存,就像老話講的 “萬古長青”。第二,松柏好養(yǎng)活。墳地大多在山坡上,土薄石頭多,別的樹難扎根,可松柏的根須能順著石縫往下鉆,哪怕干旱缺水也能挺住。第三,松柏長得挺直,樹干高聳,樹冠整齊,往祖墳旁邊一栽,整個墓地看著就莊嚴(yán)肅穆,讓人一進(jìn)去就想靜下心來好好祭拜。
早年農(nóng)村還有個說法:“墳頭栽松,后代得福。” 倒不是說松柏能帶來啥財運(yùn),而是看著這些挺拔的樹,后人心里就有股子敬意 —— 就像祖先在天上看著,咱得好好做人,不能給老輩人丟臉。
這些老講究,藏著對先人的一片心
現(xiàn)在年輕人可能覺得這些說法有點(diǎn) “迷信”,但您細(xì)琢磨,老輩人對祖墳周圍的一草一木這么講究,說到底是份心意。怕藤蔓纏墳,是想讓祖先的安息地整潔安穩(wěn);忌桃花紅艷,是覺得莊重的地方不該被熱鬧打擾。就像清明掃墓時要除草添土,端午要在墳頭掛艾草,這些都是后人對先人的惦記。
時代變了,可對逝者的尊重沒變。下次去上墳,您不妨留意一下祖墳周圍的草木:要是有藤蔓,隨手拔一拔;看見雜樹歪了,順手扶一扶。這些小事,既是順著老輩人的講究,也是咱心里對祖先的一份牽掛。
您說,老輩人傳下來的這些話,是不是挺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