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打水井遇到“陰河”賺大了,真的存在“陰河”嗎?
99 2025-08-15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日,通常于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標志著秋天正式開始。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在秋分這一天,太陽位于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導致晝夜均分,全球都不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的現象。
每當秋分快要來臨的時候,村里的老人總會叨念起這樣一句話,既“秋分2不做,平安無災禍”,那么分別指的是什么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一候雷始收聲
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而雷聲不但是暑氣的終結,也是秋寒的開始。
二候蟄蟲坯戶
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目的則是為了防寒氣侵入。
三候水始涸
秋天的時候天氣干燥,水汽也會蒸發的比較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往往處于干涸之中。
不貪涼
夏天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吃西瓜、冰鎮啤酒等。但隨著秋天到來,在飲食上一定要要注意了,盡量別再吃生冷食物了。
不劈柴火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據考證,最初“祭月節”定于“秋分”這天,因秋分這天不一定都有圓月,后將“祭月節”由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到了農歷八月十五日。
如今很多地方秋分的時候,依然有著祭祀神靈的習俗,如果手持斧頭會顯得是對神靈大不敬。
不過度飲食
秋季雖然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但是這個時候我們也不要暴飲暴食,特別是晚上愛吃夜宵的朋友們,尤其要注意,肥胖對身體還是非常的不好的。
秋季雖然是進補的好時機,但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適合在秋分之時大量食用。因此,在選擇食材時,應保持膳食的均衡。
不要過度運動
秋分之后,氣溫會逐漸下降,因此在運動方面要注意適度,不要過度運動,以免身體受傷。可以適量鍛煉,如慢跑、登山、打球等,適當鍛煉有助于保持樂觀的心態。
不熬夜
秋分過后,白天和黑夜的時間將大致相等,熬夜則會導致睡眠不足,很容易引起第二天犯困。俗話講“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說的就是在秋天我們宜早睡早起。
《客中秋夜》
【作者】孫作 【朝代】明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再過王輅原居納涼》
作者:周賀 【朝代】唐
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
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
扇風調病葉,溝水隔殘云。
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
秋分秋分,晝夜平分。
秋分出霧,三九前有雪。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秋分到寒露,種麥不延誤。
秋分冷得怪,三九天氣壞。
秋分西北風,冬天多雨雪。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寫到最后
節氣是我們國家特有的文化習俗,不同的節氣意味著不同的含義。節氣不同風俗也不一樣,“秋分5不做”分別指的是不熬夜、不要過度運動、不過度飲食、不劈柴火、不貪涼。秋分過后,大家一定要改變原有的作息方式和飲食習慣,唯有這樣才能平安過秋。
大家如果還有別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和討論,同時也歡迎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