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營造 | 臺階數量有何講究?
129 2025-08-10
中國風水學(堪輿學)源遠流長,著作浩如煙海,流派眾多(如形勢派、理氣派中的三元、三合、玄空、八宅、飛星等),因此評選“十大”存在主觀性和不同標準。不過,以下十部典籍在歷史上影響巨大、被公認是風水理論的核心或經典之作,常被提及和研習:
1?、《青囊經》 (托名 黃石公)?
《青囊經》 (托名 黃石公)?被譽為“風水第一經”、“中國風水學的源頭”、“陰陽五行術數之祖”。相傳為秦末漢初黃石公所著,后傳予張良。其篇幅極短(僅四百余字),但蘊含了風水學最核心、最根本的宇宙觀和方法論,如“河圖洛書”、“陰陽交感”、“天星八卦”、“五行動靜”、“四象八風”等。后世幾乎所有風水流派的理論都以此為基礎進行演繹和發展。文字玄奧,需深入解讀。
2?、《葬經》 (晉·郭璞)?
《葬經》 (晉·郭璞)?是公認的陰宅風水奠基之作和開山鼻祖?。郭璞被尊為風水界的祖師爺。該書系統闡述了墓地選址(尋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的理論與方法,強調“生氣”是根本,“藏風得水”是核心。首次清晰定義了“風水”一詞的含義(“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奠定了形勢派(巒頭派)的基礎。
3?、《撼龍經》 (唐·楊筠松)?
《撼龍經》 (唐·楊筠松)?形勢派(巒頭派)的扛鼎之作。楊筠松(楊救貧)是風水史上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被尊為“形勢派祖師”。其內容專門論述山脈(龍脈)的行走、起伏、變化形態及其結穴規律。詳細分類了九種星峰(貪狼、巨門等)的形狀、吉兇及對應的穴場形態。是尋龍點穴最權威、最實用的經典指南。
4、《疑龍經》 (唐·楊筠松)?
《疑龍經》 (唐·楊筠松)?是《撼龍經》的姊妹篇或續篇,同為楊筠松所著,是形勢派核心經典。針對尋龍點穴過程中的各種疑難問題(如枝干難分、真假難辨、主客不明、穴場難定等)進行深入辨析和解答。更像一本實戰答疑手冊,指導如何在實際復雜地形中精準操作。
5、《青囊奧語》 (唐·楊筠松)?
《青囊奧語》是楊筠松另一部重要著作,被認為是理氣派的重要源頭之一(尤其是三合派)。相較于《撼》《疑》二經側重山巒形勢,此書更偏向于理氣方面的理論闡述,涉及陰陽、五行、八卦、干支、氣運等深層次原理。文字更加隱晦玄妙,是研究楊公理氣思想的關鍵文本。
6、《天玉經》 (唐·楊筠松)?
《天玉經》 是楊筠松理氣思想的巔峰之作,玄空風水學的根本經典之一(尤其被玄空飛星派奉為圭臬)。其核心內容是“三大卦”(東西父母三般卦、天卦地卦、玄空大卦之理)和“三吉六秀”的理論。系統闡述了如何運用八卦九宮、元運旺衰來定向、消砂、納水,判斷吉兇。是理氣派中最高深、最核心的典籍之一,理解難度極大。
7、《地理五訣》 (清·趙九峰)?
《地理五訣》 (清·趙九峰)?是清代以來最為流行的風水入門和實用操作手冊?,尤其是三合派的代表性著作。因其系統清晰、語言相對通俗、實用性強而廣為流傳。書名中的“五訣”指:?龍、穴、砂、水、向?。書中詳細闡述了這五個要素的識別、判斷吉兇的要領及相互配合的原則。雖然被一些流派認為過于程式化、簡化,但其普及性和基礎指導作用無可替代。
8、《八宅明鏡》 (清·箬冠道人 撰 / 托名 唐·楊筠松)?
《八宅明鏡》 (清·箬冠道人 撰 / 托名 唐·楊筠松)?是八宅風水流派的權威經典?。主要應用于陽宅風水(住宅、商鋪等)。其核心理論是將人的“命卦”(基于出生年推算)與住宅的“宅卦”結合,分為東四命(卦)、西四命(卦)。詳細規定了八種宅形的布局吉兇(四吉星:生氣、延年、天醫、伏位;四兇星:絕命、五鬼、六煞、禍害),以及門、主(主臥/灶)、灶的方位配合法則。在民間陽宅風水實踐中影響巨大。
9、《沈氏玄空學》 (清·沈竹礽)?
《沈氏玄空學》 (清·沈竹礽)?是近代玄空風水復興和普及的關鍵性著作?。沈竹礽通過畢生研習和實踐,系統整理、驗證和發展了玄空風水(尤其是飛星派)的理論。其內容主要闡釋了玄空風水的核心概念:?元運?(三元九運)、?洛書九宮?、?飛星排盤?(下卦、替卦)、?旺山旺向?、?城門訣?、?七星打劫?等。書中包含大量實際案例解析。其著作使一度秘傳的玄空學得以公之于世,成為現代研究玄空風水最重要的典籍。
10、《陽宅十書》 (明代 署名不一,非一人一時之作)?
《陽宅十書》 (明代 署名不一,非一人一時之作)?是明代關于陽宅風水的集大成之作?,內容廣泛,圖文并茂。其內容如其名,共分十部分(十卷),涵蓋了陽宅選址、外部環境(形煞)、內部布局(門、灶、井、廁、床、神位等)、修造禁忌、符鎮禳解等各個方面。融合了形勢、理氣(包括八宅、五行等)等多種理論,并收錄了大量民間流傳的風水口訣和禁忌。是了解傳統陽宅風水全貌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