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種棗樹,選對位置風水旺家果實甜!
50 2025-08-10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他開創的郡縣制、統一文字等制度,一直影響到現在。
無論他功過如何,都不能否認他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力。
自然,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秦,其“二世而亡”就引發了大家的討論。
從過去的“仁義不施”的反思,到如今的秦陵風水問題。
01
秦陵風水蘊含巨大缺陷?
中國傳統的巒頭派認為,好風水應該背山面水,而秦始皇陵的南面是驪山,北面是渭水,正南屬于乾卦,屬于老陽;正北屬于坤卦,屬于老陰,在風水中,山屬陽,水屬陰。
也就是說正南方(老陽)需要配有水(陰),正北方(老陰)需要配有山,這樣才能達到陰陽平衡,而秦始皇陵的選址背離了這個最基本的自然之理。
圖片出自網絡
還有,中國傳統學問對于陰宅的選擇尤其看中陵墓背后的龍脈,其實就是山脈的護衛。
托名劉伯溫的堪輿學著作中曾有一句話:““融結真兮將坐營,前后左右擁千兵,一呼百諾真堪愛,此結方知是大成”
陰宅背后的山脈如果沒有護衛纏繞,就是一條“假龍脈”。
另外,因為先秦時期的“昭穆制”,包括秦始皇祖先們的陰宅建造都是“西—東”走向。
這種“枕西朝東”的格局,可能是代表著秦國龍興在西部,但源出東夷。
圖片出自網絡
秦始皇陵在“西—東”格局的基礎尚,左邊青龍是渭水,右邊白虎是驪山。風水訣云:“寧可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一頭。”
都不用考證,靠常識就知道,驪山比渭河高很多,這就犯了“白虎煞”。
而且由于驪山山脈的走勢,讓秦始皇皇陵的南部有了阻礙。南方先天八卦為乾,代表人的頭部;后天八卦為離,代表著火,意味著光明的前景。
如果按玄學解釋,這會讓秦始皇的后人聰明才智無從發揮,進而影響到秦朝的遠大前景。
更有甚者,秦始皇不知為何,在陵墓東方專門又人工開鑿了池水。
圖片出自網絡
風水訣曰:“東方溝塘破,定主其家破”,按照奇門遁甲的理論,東方為震卦,主仁義,這里如果有水形成破局,會導致如下三種情形:損人丁、耗盡財物、身體有損。
兵馬俑坐西向東,手里拿著兵器,殺氣重重,兵器主金,而東方屬木,這樣就形成了金木交戰,木氣受損,金主義,木主仁,自然也會出現不仁不義之人。
而且,震還代表長子,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后來的悲慘結局似乎更佐證了這個缺陷。
秦始皇陵北方的渭河在風水水形上來講又是一個大的反弓水,好比一把大大的弓箭射向了秦始皇陵,這也犯了風水學的大忌。
圖片出自網絡
風水訣云:“北方是汪洋,絕世長二房,形如七啞叉,財產不綿長”。
秦始皇(公元前210年)死之后,胡亥即位,并且殺了哥哥扶蘇。趙高掌實權,實行殘暴的統治,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復國運動,公元前207年,秦滅亡。
正北、正南的十二地支為子、午,對于子午年出生或登基的人來說,頗為不利。
風水學派認為,胡亥應該是馬年出生,所以注定了大秦在他手上淪喪。
02
風水學派觀點的缺陷
雖然,從風水學的角度解釋秦朝滅亡,看起來十分合理。
但是,越是合理越不符合歷史的常態。歷史的偶然性很多,背后的必然性是道理,而不是事實。
況且,如此明顯的風水缺陷,我們后人能看出來,難道秦始皇看不出來?
首先,秦朝宗室中就有不少風水大家。始皇的太爺輩的人物有個叫做樗里疾。
樗里子|羋月傳劇照,圖片出自網絡
他就是羋月傳中的丞相樗里子,是秦惠文王的弟弟,秦惠文王是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的爺爺,那秦始皇喊人家太爺爺也沒什么錯。
《史記》記載,樗里子生前為自己修建陵墓,死前他曾預言說“后百歲,是當有天子之宮夾我墓。”
當時人不以為然,到了西漢時,劉邦建都長安城,長樂宮在他的墓東,未央宮在他的墓西,他的墳墓被夾在了兩宮中央,武庫正對著他的墳墓,應驗了“樗里子“死前的預言。
雖然當時樗里疾早已作古,但想必宗室中仍有不少懂風水的人存在。
其次,丞相李斯的能力不容小覷。
李斯|大秦帝國劇照,出自網絡
李斯師從荀子,又是法家的重要人物。那時候“出將入相”的人可不是只讀儒家學說,他們大部分對諸子百家都有涉獵。
李斯和師弟韓非子對風水陰陽師是很反感的,但這不能懷疑他們不懂這些學問。
秦始皇陵墓修建過程中,一些重要環節都是李斯把關,倘若風水師想忽悠秦始皇,李斯這關就不好過。
風水學的觀點有一個重要的謬誤,那就是將子、午兩個地支簡單等同于生肖鼠、馬。
地支的出現是為了紀年方便,在風水學運用之前,最早是占星學的內容。
木星在天空轉一圈要12年,因此每一年便用一個地支代表。進而,十二地支被用來紀月、日、時。
圖片出自網絡
在南北朝時期,十二時辰才開始用十二地支來代表,這時候十二地支才可能和十二生肖合流。
因為子時分前后,前子時代表前一天的最后時段,后子時代表新一天的開啟。老鼠前腳四趾(其實是五趾,用肉眼一般看不出來)后腳五趾,分別代表前一天和后一天。
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所以寅時、辰時、申時這些生肖的爪子都是奇數(龍在元朝以前多為三趾);丑時、巳時、酉時這些生肖爪子為偶數(蛇為0,偶數)。
同時,用生肖來代表時辰,基本可以看出一個動物的出沒時間。
寅時正好是凌晨,陽氣騰空與陰氣交戰,虎正好是這段時間活躍,且古人認為陰陽交戰是很激烈的,虎又比較暴躁。
圖片出自網絡
明晰了這段知識,基本就可以斷定,即便風水學的看法有可取之處,但大部分是我們后人的看法。
如果不能明白“千古一帝”內心的想法,就不能明白恰恰是這種“有缺陷”的風水格局,讓我們值得對秦始皇的格局做最偉大的估計。
03
跟秦始皇和李斯比,我們都是弟弟
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正統的儒家、道家等思想,還是偏門的江湖學問,毫無疑問,都遵循一種思想,那就是“天人合一”。
在風水成為一門學問之前,咱們前文講的占星學早就成熟且具備了體系。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
驪山者,古之驪國。晉獻公伐之而娶二女,曰驪姬。此山多黃金,其南多美玉,曰藍田,故始皇貪而葬焉。使丞相李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以章程,三十七歲,錮水泉絕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極不可入。奏之曰:“丞相臣斯昧死言:臣所將隸徒七十二萬人治驪山者,已深已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狀。”制曰:“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
這說明秦始皇陵墓在建造時,曾讓李斯穿鑿驪山,在一個地方發現無法繼續深挖后,秦始皇讓他旁行三百丈。
“鑿之不入”,是地宮基礎已到了再也開掘不動堅硬地層上。“燒之不然[燃]”,陽燧取不到火。陽燧,金屬凹面鏡。陽燧對日聚焦取火,火媒離鏡面遠不得近不得,而要遠近適中,“正”對在焦點上。
麗山地宮“已深已極”,見日光時間有限,故“燒之不然”[燃]。
傳說昆侖山是天地之中(洛陽是天下之中,不是天地之中,要特別注意),“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所以,秦始皇陵墓的大范圍地址是為了仿效昆侖山,一者彰顯始皇帝的神圣,二來滿足他修仙的想法。
圖片出自網絡
無論是封土還是地表建筑,都是仿效昆侖,或者說與昆侖產生關聯。
在具體的建筑格局上,紫微星也就是北極星,代表帝星,所以秦始皇的地宮要靠近北方。北極星被認為在子午對沖的線上,那地宮的所在就確定了。
地宮是極宮所在,周邊建筑正好可以組成北斗七星似的曲尺形,而且排列組合非常講究,如“斗魁之間,貴人之牢”,此處正好是公子高的墳墓。
按照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看法,東方青龍中的房、心二宿是天子布政之所。
從極宮到朝堂,是有距離的,皇帝又不可能走路,所以上焦村出土的馬廄坑正對應房宿。
也就是說,秦始皇暢想的是,在地下仍要處理政務,得坐馬車從寢宮到朝堂,充分體現了“事死如生”的理念。
圖片出自網絡
北方為玄武,龜蛇合體,性喜游水,渭河不就是是天然的“水”?魚池的開鑿,是為了更符合玄武的布局。
玄武七宿主體為虛宿、危宿,代表廟堂和祭祀之處,對應的恰好是地宮中的宮觀建筑。在虛宿之南,有一群星,大約有40余顆,名羽林天軍,正好與秦陵兵馬俑對應。
所以,兵馬俑違背中國古代傳統,實無理據。
04
什么是好風水
如果說,今天的風水師是將地與人的對應通盤考慮,那秦始皇和李斯是兼顧了天地人三才,格局高下立馬可見。
身為皇帝,秦始皇自身有知識盲區不假,但這也是我們后人開了上帝視角,在始皇帝同時代,能夠忽悠他的人沒幾個。
雖然與秦始皇并稱的漢武帝也有過相信神漢的舉動,但這類君王都有一個特點,即便是“被騙”,也是為了某種目的(漢武帝是為了集權,秦始皇是為了維持神圣性,關于這點,日后寫文)。
對這類君王的智商不用低估,對李斯這種位極人臣的人更不用懷疑,他們都是那個時代最聰明的一群人。
秦始皇|大秦帝國劇照,出自網絡
況且,風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有限的。
范仲淹在蘇州做地方官的時候,曾經在一片風水寶地上建造了學府,蘇州日后確實人才輩出。
但是,范仲淹卻把母親的陵墓建造在了“萬箭穿心”的風水絕地,他的理由是與其讓別人遭受風水之害,還不如自己來遭受。
然而,范家的后輩代代出人才,傳承八百年不衰。
對于一個人來說,自身的修養與德行,是最好的風水;對一個朝代而言,能不能順應民心,才是最好的加持。
不好意思,我又回到了“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儒家老路子上了,想噴我的,評論區見。
本文創作團隊
作者 | 趙希夷
策劃 | 趙希夷
編輯 | 趙希夷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疑問煩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