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風水-財源滾滾來門面秘訣
60 2025-07-21
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關于的西安的傳說,更是不計其數,就連西安本地人都不一定會知道。
為什么小雁塔腦袋上有個疤?長安城的龍脈到底在哪兒?這些都是西安人茶余飯后無聊時的談資,既是傳說,那么自然,有些東西是可考,而另一些,大概就是咱們老百姓口口相傳才流傳下來的。
玉祥門
為了紀念馮玉祥,將此門命名為玉祥門
西安城民國時期被圍城八個月,城中男女老少餓死一大半。馮玉祥帶兵來救。后來西安人為了紀念馮玉祥,特在城墻上開一門,名為玉祥門。在今日長安城墻西北處。此事,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有過描述。
朱雀大街
曾是盛唐時期長安城的中軸線
朱雀大街,曾是盛唐時期長安城的中軸線。寬一百五十余米。順著朱雀大街一直向南走,有個地名叫做明德門。此地雖說今日只是一個地方而已,然而明德門是長安城中軸線的主門,據說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門。
大小學習巷
供西域之人學習漢文與經文
盛唐時,長安城內有大小學習巷兩巷。供西域之人學習漢文與經文。今日西安城墻內有一大片回族聚居區,便是以這大學習巷為中心,向四周發散。而來源,則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西域人士在此地學習漢文之緣故。
阿倍仲麻呂紀念碑
位于西安城的東郊興慶宮內
阿倍仲麻呂(698-770年),日本著名遣唐留學生,唐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1978年,西安市和奈良市協議在兩市各建一座紀念碑供后人瞻仰和緬懷。西安的紀念碑于次年在著名的唐興慶宮遺址內落成,由我國著名建筑大師張錦秋設計。
關于長安
長安這片地勢比較低,常常積水
盛唐時,京都直接從長安搬去了長安城的城市規劃。然后將京都城一分為二。左邊叫長安,右邊叫做洛陽。后來由于長安這片地勢比較低,常常積水。慢慢的年久失修,這片也就荒廢掉了。于是京都只留洛之名。而在日語中,上洛,去洛似乎也是去首都的意思。
長安城龍脈
龍首,這便是西安城的龍脈
據說長安城的龍脈,南從秦嶺發源,一直到今日中部偏北一個叫做龍首的地方。這便是西安城的龍脈。西安地鐵二號線貫通之時,西安城整整下了三個月的雨。幾乎從未間斷。西安地鐵二號線也是走南北中軸線,過龍首原。有人說,這場雨,是因為挖地鐵挖斷了龍脈的緣故。
鐘樓
西安人分辨方向的能力明顯比其他城市要高
有未統計過的數據顯示,西安人分辨東南西北的能力明顯比其他城市的人要高一點。原因無它,在這座城市里,路都是橫平豎直。只要心中能想到鐘樓的地方,就能分清楚東南西北。
西安城墻
西安城墻是可以環繞一圈的
西安城墻是可以環繞一圈的,這在中國還有城墻的大城市中,只有西安是這樣。
西安路名
很多路名傳了上千年是不足為奇的
西安的路名,除了類似于“解放路”、“紅專路”或是“東大街”這種明顯帶有泊來意的名字外。很多路名傳了上千年是不足為奇的。像上文提到的學習巷,自是一例。除此之外,有個地方叫做端履門。是唐時期大臣上朝前,要在此地整理著裝之地。
小雁塔
一次地震把小雁塔從中震開了一個口子
曾經有一次地震,把小雁塔從中震開了一個口子。頂上震掉了兩層,一直未修。于是你看今日的小雁塔,頭上有個疤。腦袋掉了,碗大個疤。還有另一個說法是,兩次地震,一次震開,一次震合。
榮耀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