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先生分享:院子門口不能對門大門?是不是容易家人生病
73 2025-07-09
青秀山
青秀山位于南寧市青秀區。風景區由青山嶺、鳳凰嶺等18座大小連綿的山嶺組成,海拔74米~288.6米,主峰鳳凰頭海拔288.6米。總面積4.07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1.47萬平方米。景區有南亞熱帶植物特色景觀,植物種類1116種,植被繁茂,樹木四季常青,花非春仍奔放。因有“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著稱。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龍象塔
龍象塔是明代古塔,又名青山塔。位于青秀山風景區鳳凰嶺右翼山頂上。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4—1619),是南寧舉人蕭云舉考取進士后,任朝廷禮部尚書期間所建,取佛經“水行龍力大,陸行象力大”之義命名為龍象塔。原塔身青磚結構,八面、高九層。1937年因遭雷擊,塔上部三分之一崩塌。抗日戰爭時期,當局以減少日軍轟炸目標為由,將塔全部拆毀。1985年在原址重建。重建后塔身鋼筋水泥結構,八面、九層,高53.35米,塔基直徑12米,塔內旋梯207級。登塔頂層可俯瞰邕江兩岸景色,遠眺南寧。有清代梁天宗《青秀山松濤詩》:“青山佳致壓群峰,更有亭亭萬樹松;日映江波浮白鶴,風迎綠浪卷蒼龍。洗心似聽琴中曲,喧耳如聞夜半鐘;任是狂瀾云靜后,堅操不改舊時容。”
“青山龍象塔”故事
“青山龍象塔”故事是流傳在南寧市青秀山及周邊地區的民間信仰故事:明朝萬歷年間,因蕭云舉的祖墳葬在鳳凰戲牡丹的風水寶地,所以蕭云舉一直官運亨通。可是鳳凰是會飛的,要保蕭家子孫后代的代代做官,必須設法將鳳凰留住,故蕭云舉出資在青秀山鳳翅嶺頂上建造了龍象塔,試圖用寶塔壓住鳳凰的翅膀。這個傳說記錄了當地人民生息繁衍的自然環境、民族習俗和倫理道德的信息。近年來,南寧市人民政府和青秀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青山龍象塔”故事的保護及傳承,出版了《青秀山的傳說》、創編了大型神話粵劇《龍象塔奇緣》等。“青山龍象塔”故事雖然圍繞風水展開敘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認知和觀念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風水的信仰從篤信到理性,其故事內核更多的是倡導仁愛和諧的思想。故事本身所蘊含的思想性、民族性、地域性、傳奇性,對豐富當地的民間文學、了解南寧及周邊地區的歷史文化、民俗宗教等都有著寶貴的歷史研究價值和科學認識價值。2018年,“青山龍象塔”故事和“青山流米洞”故事兩個傳說故事合并申報為自治區級非遺項目,改名為青秀山傳說故事。來源:《南寧市志(1991—2005)》、“青秀山”微信公眾號、南寧市青秀區文化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