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門前放石,家道興旺”,話中的石頭與興旺到底有啥關系?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所創造的歷史文化,無疑是多而璀璨的,這不僅僅是物質文明的豐富,精神文化之博大精深更是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我們常說的老話,即是俗語,是民間代代相傳的“生活小妙招”,那是廣大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
我們生活之中有一些現象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無法完全用科學來解釋,但卻可以恰到好處的印證俗語中所說的一些道理,今天我們對一句農村中的俗語的道理一探究竟。

“門前放石,家道興旺”,“門前”指的是家門口或者自家的小院子里,而這其中的石,其實指的就是隨處可見的山石,通常是從崖壁上風吹日曬后自然脫落下來的小巖石,這種石頭一般不會有人注意,只有在需要整塊巖石的地方,比如說在農村里建造新房的時候才會適當購買。
當房屋建造完畢后,多余的石材往往會隨意地堆放在院子里,或者是丟回山林中,可以說是放在路邊都不會有人多看幾眼的存在,就這樣看來的話,石頭和家道的興旺完全就是八竿子打不著。

尋常的石頭僅僅可以作為建筑材料,而一些造型獨特或有好看花紋的石頭,則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在古時候,房屋的外觀往往作為世人評判該家庭財力情況的重要依據,富貴人家會花錢尋找各種適合做裝飾造型的石頭。
比如造型規則或獨特的,又或是有不常見的獨特花紋的,實力雄厚或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家,甚至會請匠人專門雕造一些獸型石頭放在門口以彰顯氣派;而窮苦人家往往連溫飽都是問題,自然沒有時間精力去尋找石頭來裝飾自己的房子,所以他們的房子,通常都是黃土碎石建造的低矮房屋,有些年代久遠的土房下雨天連隔絕雨水都做不到。

那么門前放石究竟是因何可以使家道興旺呢?眾所周知,在以前的農村,農民的吃穿住行嫁娶喪葬請郎中等都是依靠田地里的收成,田里的收成幾乎決定著農家人的生存質量。而田地里的收成好不好,主要看的是家里的勞動力能干多少活,干活的多少直接與收成的多少掛鉤。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力氣,不可能是無窮無盡的而繁重的農活,足以使一個青壯年在勞作一天后疲憊不堪,甚至于回到家倒頭就睡的程度,這個時候休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果在門口放上一塊或幾塊石頭,讓勞作后的人們有個便捷的休息場地,那對于體力的恢復有百利而無一害。

如果可以快速地恢復體力,在相同的時間內,體力恢復得快也就能干更多的農活,也就意味著可以創造更高的收入,有了更多的收入,這個家庭自然就會逐漸興旺起來了。
在農村講究人氣興旺,哪里人多,哪里的氣勢自然就更加旺盛。在農閑時,村里的老少就喜歡聚在一起拉拉家常,而閉塞狹小的屋子顯然不適合,這時要是哪家的門前有幾塊可供歇腳的石頭,那可謂是天然的聊天場所,人們自然喜歡往那里聚集。

農村的生活簡樸充實,卻蘊含著不少的道理
人氣興旺,家里的氣運自然也興旺了,而且在拉家常事的時候,不免會聊到生財之道,三個臭皮匠湊在一起,沒準就找到可以發家致富的信息,有時候依靠這些信息,腦袋活絡的人說不準會“一夜暴富”。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門前那幾塊不起眼的石頭,看似平平無奇。
實際卻暗藏門道,俗語歷經幾千年還能流傳至今的道理,能夠經受住歷史激流的洗禮,那必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俗語中所講的門前放石,家道興旺,實際上就是放在門口的石頭可以在人疲乏時提供休養生息的地方,雖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物件,卻也有著極大的用處。

結語:
在農閑時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天,交流一些新的信息,沒準可以發現發家致富的方法,這雖然只是放在門口都不用擔心會被偷的普普通通的石頭,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家道興旺起來,這句老祖宗代代傳下來的俗語您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