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禁忌 | 別破壞自己的“風水”,這些小事正在偷走你的好運氣
186 2025-07-01
羅盤上標注的九星是什么?它是怎么來的?依據是什么?有沒有道理?是否符合客觀實際?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這些問題。
我們大家都知道“北斗星”。中國古代天文學比較發達,早在漢代就有了對“七星”的完整記載。不過名字和后來我們熟知的有所差異,七顆星分別為:第一天樞,第二天旋,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稱“北斗七星”。道教興起后,將北斗七星吸收進了道教的神仙譜系中。
在開陽和搖光旁邊還有兩顆小星,稱為左輔、右弼,所以北斗星群也可以稱作北斗九星,只是兩顆小星隱而不顯,大家熟知的就是北斗七星。
古代堪輿家們以《易經·系辭上傳》:“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以及張衡關于:“眾星布列,體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錯峙,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的學說將北斗九星演變出了堪輿九星,分別命名為:
一白貪狼星、二黑巨門星、三碧祿存星、
四綠文曲星、五黃廉貞星、六白武曲星、
七赤破軍星、八白左輔星、九紫右弼星。
如此命名的依據無從考證。
九星又名九曜,或稱坐山九星,取數為九是與洛書(九宮格)之數相配。但這樣一來,九星與八卦相配就多了一顆星,古人把輔弼兩星合起來與一卦相配。《玄女經·太元終易圖》就持這種配法。
坤宮翻卦次序圖
《玄女經》以易學抽爻換象法將八卦配九星,曰:“坤為地母,諸山所依”。它從坤卦開始變各卦爻,如:艮為變坤卦上一爻之象,巽為變坤卦上中兩爻之象,震為變坤卦下一爻之象等。按這種從上到下的變爻方法,得到的八卦次序為:艮一、巽二、乾三、離四、震五、兌六、坎七、坤八為變卦終歸。再將九星按次序與抽爻換象后的八卦相配,則有:
艮配一白貪狼星 巽配二黑巨門星
乾配三碧祿存星 離配四綠文曲星
震配五黃廉貞星 兌配六白武曲星
坎配七赤破軍星 坤配八白輔弼星
這就是羅盤第六層坐山九星定制的原理,但上述八卦取數順序又與洛書后天八卦不符。
為了給二十四山都配上“九星”,按納甲之說,八卦各有干支相配,于是九星也有干支相配:
坎配破軍,坎納戊,坎為坤的先天位,坤外卦納癸,坎對應24山子,申子辰三合水局,所以申、子、辰、癸配破軍;
艮配貪狼,艮納丙,艮、丙配貪狼;
震配廉貞,震納庚,震對應24山卯,亥卯未三合木局,所以亥、卯、未、庚配廉貞;
巽配巨門,巽納辛,巽、辛配巨門;
離配文曲,離納己,離為乾的先天位,
乾外卦納壬,離對應24山午,寅午戌三合火局,所以寅、午、戌、壬配文曲;
坤配輔弼,坤內卦納乙,坤、乙配輔弼;
兌配武曲,兌納丁,兌對應24山酉,巳酉丑三合金局,所以巳、酉、丑、丁配武曲;
乾配祿存,乾內卦納甲,乾、甲配祿存。
這就是坐山九星的來源,可以看出,就是用一種說法否定另一種說法,東拼西湊、閉門造冊的文字游戲。坐山九星在風水術中非常復雜,大部分羅盤上標注的九星,是地母翻卦所列九星。
古籍中還有:九星天地翻卦并形成父母三般卦的說法、還有九星輔星翻卦、九星三合水法、易卦星運、洪范五行四墓九星、八宅周書翻卦形成的九星八宅(即八宅風水),還有依據河圖、洛書九宮形成的三元九運玄空風水等。有沒有道理,是否符合客觀實際,以后逐個介紹。
下一次介紹:九星之吉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