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上等風水的家庭,往往有“三不動”,越不動,越有福!
72 2025-07-02
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瓦倫達效應”,意思是我們越過度關注某件事情,就越可能出錯。這個效應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體現出來。對于買房也是如此,買房可以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無數人奮斗大半輩子也都是為了房子。
而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購房者決定買房后,許多購房者往往會過度關注房子各個方面的問題。并不是說這種想法不對,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但如今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紛繁交錯、魚龍混雜,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而這些帶有個人意志和主觀色彩的意見被這些購房者看到后,反而不知道該如何買房了,有人說這不好有人說那不好,讓購房者陷入了糾結之中。
就拿購房時樓層的選擇這一點來說,許多人都會糾結到底買哪一層比較好。事實上上述帶有個人主觀意見的言論起碼還有點邏輯可尋,就怕一些毫無邏輯和科學依據的觀點影響購房者買房,比如帶“4”的樓層不要買,因為“4”和“死”諧音,不吉利;帶“8”的樓層不要買,因為“七上八下”,選擇帶8的樓層代表自己會走下坡路;又或者“揚灰層”不要買等等。
但事實上,換個角度來考慮的話,“4”也可以代表四海升平、四方來財等好的寓意。而“8”的寓意就更加好了,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8這個數字,比如手機號、車牌號等,有些甚至比其他的號碼要貴出數倍。那么“揚灰層”能不能買呢?事實上根本就沒有“揚灰層”的說法,這個說法最早來源于2002年的一篇網文,里面很多東西都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后面也有專家團隊去做了落灰試驗,結果證明各個樓層落灰情況都是差不多的。
因此,對于樓層的選擇上,我們應該關注,但沒必要過度深究,比如一棟34層的房子,17層和18層有什么區別嗎?實際上居住體驗并沒有多大的區別。因此購房者在選擇樓層的時候,建議避開這4類比較特殊的樓層,不僅住得不舒服,以后也難轉手。
對于很多購房者而言,1層可謂是又愛又恨的樓層。其優點主要突出一個方便,早上出門不用排隊等電梯,下班也可以直接回家休息。而對于比較健忘的一些人群來說更是救命稻草,就算東西忘帶了也能很方便回家拿,不會耽誤太多時間。此外,1樓的下水管道是直連下水道的,不會像其他低層出現反水的情況。
但1樓的缺點也比較多,比如光照和通風效果很差、雨季家里會形成積水、由于樓層太低,來來往往的人都能看到家里的情況,私密性比較差,同時也成為一些偷盜者的重點關注樓層等,因此很多想要買1層的人都不敢入手。但后來許多開發商發現高層住宅擠在一起十分單調,都開始在1樓添加小花園。
有了小花園后,下雨天室內積水會少很多,并且由于綠植的遮擋,家里的私密性也好多了。加上有了花園的阻攔,給1層住戶多一道保障,而一層住戶也能在閑暇之余種種植物修身養性。因此如果是帶花園的一層,購房者可以考慮入手,如果不帶花園的話,其缺點還是比較多的。
與1層一樣,頂層也是非常有爭議的一層。住在頂層意味著擁有非常好的開闊視野,能夠俯覽全城的景象,并且不會受樓上噪音影響,光照以及通風條件也是絕佳,并且由于沒有什么人經過,因此樓道也會非常干凈。
但頂層同樣存在不少的缺點,比如由于常年的雨水沖刷,時間久了天花板很容易受潮發霉,自己掏錢維修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并且夏天的時候,由于太陽直射,室內溫度會非常高,因此空調也需要長時間開啟,而冬天的時候也可能會被樓下的住戶“蹭熱”。搭乘電梯的時候也有可能碰見樓下住戶先上樓后下樓以至于搭乘不到電梯的情況,而火災等危險來臨時逃生也是一大難題。
但如果頂層帶閣樓的話,相應缺陷就顯得沒那么多了,起碼雨季的時候不會由于大雨沖刷導致墻體發霉,夏天的時候也有了這個閣樓作為屏障,節省了一筆空調開支的費用。所以如果是帶閣樓的頂層的話,還是可以考慮的。
與“揚灰層”不同,腰線層是確實存在的,一棟房子可能有不止一條腰線,也有可能沒有腰線。而腰線層指的是房子外壁有個凸起的小平臺,而腰線層的主要缺點是凸起平臺造成的一系列問題,比如雨雪天氣平臺形成積水,從而流入室內,侵蝕墻壁。或者刮風天氣的時候,平臺很容易聚集一些雜物,而平臺的存在也縮小了室內窗戶的面積,導致室內的明亮程度不足。
可能有人會覺得腰線層加以利用還是有優點的,比如可以曬鞋或者綠植,但筆者不建議這么做。因為平臺的面積不大,放上面的東西可能會掉下去,此外很多腰線層都處于中間偏上的樓層,很容易砸到路過的行人,也比較危險。
設備層顧名思義就是存放設備的樓層,而這類樓層一般是不住人的,但也不排除某些開發商單獨隔幾間房子出來,便宜賣掉。早期可能沒有什么問題,但時間久了設備老化會發生很大的噪音,影響正常生活起居,而一些設備也會產生一定的輻射,對于健康也有影響。因此,對于設備層的選擇,盡量不要選擇設備層的上面或者下面一層,兩層的住戶都會受到影響。
關注本號,學習更多房產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