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備考過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練習、熟記知識點等。具體的考研政治需要熟記哪些知識點?備考過程中如何做練習題?為了讓各位正在備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復習,下面小編為大家歸納整理了“考研政治思修法律基礎考點-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
考研政治思修法律基礎考點-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
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
1.熱愛祖國,矢志不渝
刻骨銘心的愛國之情,矢志不渝的報國之志,生死不移的愛國之行,寫滿了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位卑未敢忘憂國”;“報國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都寄托了對祖國矢志不渝的熱愛和一片赤誠之心。中華民族歷史上許許多多愛國故事,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傳頌。
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以天下為己任,無論身居何位,都心憂天下,關心國家的命運和民生的苦樂,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興衰聯系起來,把愛國的思想付諸實際的行動。“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思想深刻表達了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懷。
3.維護統一,反對分裂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體,除了漢族之外,還有眾多少數民族,而漢族本身也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由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團結和睦,始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始終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職責。在中國歷史上,盡管發生過民族之間的戰爭,也出現過分裂和內亂,但是促進民族團結和維護祖國統一始終是人心所向,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4.同仇敵愾,抗御外侮
在中國歷史上,所有侵略者最終都難逃失敗的命運。也正是在抵御侵略、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堅持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品格,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不畏強暴、敢于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侵略者的民族自強精神,開拓進取、善于在危難中開辟發展新路的民族創造精神,堅持正義、自覺為人類和平進步事業貢獻力量的民族奉獻精神。
以上為“考研政治思修法律基礎考點-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內容,祝大家考試順利,取得優異的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