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炳萬的叢林法則》被觀眾指責造假。
本報記者? 程? 佳? 編譯
韓國SBS電視臺人氣綜藝節目《金炳萬的叢林法則》“亞馬遜篇”近日播出后,其節目真實性引發廣泛爭論。觀眾紛紛質疑,此類節目內容是應保證完全真實,還是可以加入夸張成分。
近年來,真人秀性質的綜藝節目在韓國大獲成功。《金炳萬的叢林法則》是一檔海外生存挑戰節目。“亞馬遜篇”中,播放了包括金炳萬、盧宇鎮等在內的藝人探訪當地原住民的片段。但是,這些原住民大多已過著現代化生活,節目中展示的奇特原始部族生活其實是當地的旅游項目,而節目并未向觀眾解釋這些情況。之前播出的“瓦努阿圖篇”,過分渲染山洞和火山的危險性,觀眾紛紛指責節目失實。對此,制片方的解釋是,雖然節目有些夸張,但是絕對沒有捏造事實。
這不是韓國綜藝節目第一次遭到質疑。2010年停播的SBS電視臺節目《家族的誕生》被爆節目臺詞和劇本都是事先寫好的。KBS電視臺節目《兩天一夜》中,參與節目的演員在商店購買商品時,只支付了一半費用引起觀眾懷疑。節目《我們結婚了》也被指是演員在做戲。
有專家指出,只要節目沒嚴格規定演員的臺詞和動作,其真實性應該被認同。一般情況下,節目的環境設定、人物設置等方面真實的部分應占到70%至80%,剩下的20%至30%允許虛構。MBC電視臺《爸爸,你去哪兒》節目導演則表示,綜藝節目還是要盡量自然,刻意為之會讓觀眾感覺受欺騙。不管是設定的場所還是安排的情節,都應該讓觀眾感受到是自然發生而不是設計好的。
韓國淑明女子大學新聞系的一位教授說,綜藝節目單純為了突出效果,提高收視率,將所去目的地渲染成異常危險的環境,并加以夸張的旁白解說,這種行為就是欺騙觀眾,應該嚴厲抵制。有大眾文化評論家認為,《金炳萬的叢林法則》在節目片頭突出紀錄片性質,并強調其完全真實,觀眾很容易信以為真。制片方應該在片頭告訴大家,部分內容采取了夸張的手段,避免產生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