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 繪
日本電通總研發布 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翻譯
現狀
廣告收入大幅減少 一些報紙相繼停刊
根據日本新聞協會的統計,2008年日本報紙的發行總量為5149萬份,比上年減少1%。報社的銷售總額為2.14萬億日元,為上一年的95.2%。根據電通總研《日本的廣告收入2008年》的統計,2008年報紙廣告費為8276億日元,是上年的87.5%,跟10年前的1998年相比,減少了近30%。
廣告收入減少大致有以下3個原因:2008年秋天至今,全球金融危機使得世界整體經濟放緩;正在經歷經濟全球化的企業將部分廣告投放轉移到海外市場上;部分資金流入新媒體,如采取投放軟廣告等更加復雜的形式。
根據各大報社的收支統計,預定報紙的銷售總額減少,廣告收入減少10%~15%的報社很多。2008年,每日新聞社北海道分社下設的《秋田魁新報》的晚報停止發行;2009年2月,《南日本新聞》停刊;同年3月,《沖繩時報》和《琉球新報》也停止發行。地方報紙也同樣面臨停止發行的遭遇:2008年10月《名古屋時報》、2009年3月《札幌時報》、2009年8月《日刊巖見澤新聞》也相繼休刊。
與其他媒體合作 開發紙媒以外事業
報社之間的合作正在進一步強化。比如,3家全國性報紙的聯合網站“A LA TA NI SU”和全國地方性報紙的聯合網站“47新聞聯盟”已經開始合作;2008年以來,全國報紙和地方報紙之間實行委托印刷;《讀賣新聞》這樣的全國報紙向地方報紙提供新聞、照片等服務。
更引人關注的是,各大報社與其他媒體開展紙質媒體之外的合作。2008年年末,朝日新聞社同旅游業的知名企業JTB合資成立公司,意在強化旅游和文化事業領域的合作關系;2009年6月,朝日新聞社又與KDDI·朝日電視臺合作,面對手機用戶提供新的信息服務;產經新聞集團的《產經數碼》從2008年12月開始向IPHONE手機用戶提供當日免費的產經新聞;從2009年4月開始,日本經濟新聞將其晨報的主要新聞制作成音頻節目《聽聽日經》,作為podcast的收費節目;一些地方報紙的記者也開始拍攝新聞,并將這些視頻新聞節目提供給地方的電視臺。
靈活使用營銷策略 恢復報紙媒體活力
由于全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衰退,各國報社都陷入困境。從2008年開始,美國很多知名報紙不得不裁員、停刊。根據美國報社編輯協會(ASNE)的統計,2008年美國報業有5900名編輯人員被裁,總人數比上一年減少11.3%。英國、法國的報社也面臨相同困境。
日本新聞產業的銷售額同廣告收入的比例大概是6∶4,與其他國家相比,其對銷售的依賴較高,2008年秋天以來世界經濟的衰退對日本的影響相對較小。如此巨大的產業必須分階段地盡早適應新環境,日本新聞產業結構的調整勢在必行。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積極靈活地使用市場營銷策略。迄今為止,日本報業對于這種市場營銷的理念已經討論過很多次。需要注意的是,新聞工作長期以來,并且今后還將繼續作為支撐報紙的中心工作,但是今后必須變革商務模式,必須以市場營銷為基礎討論改革方式,這十分緊迫。
以2009年為例,新聞閱讀率總體上雖然超過50%,但從具體來看,50多歲的讀者大約占80%,60多歲的占比高達80%~90%,10歲~20多歲的只有20%~30%;30多歲的男性占比為38.3%,40多歲的占比為69.3%,與5年前相比30多歲的人減少了25.4%,40多歲的人減少了20.0%。高年齡層的閱讀率較高,中年人和年輕人遠離新聞的趨勢非常明顯。
報社作為巨大的知識載體,擁有龐大的采訪對象,每天都要提供大量及時的信息,物流方面還配備有非常穩定的家庭配送網。如果能在這些優勢的基礎上再靈活使用市場營銷策略,恢復紙質媒體的活力,復興報紙媒體是很有可能的。
單項分析
根據日本新聞協會的統計,2008年度,報社的收入總額為2.14萬億日元,是上一年度的95.2%,呈下降趨勢。具體來看,銷售收入為1.2308萬億日元,是上一年的99%;廣告收入為5655億日元,是上一年的85.1%;其他收入為3437億日元。銷售收入微跌,其他收入平穩,廣告收入降幅高達15%。
2008年的日報發行數量為5149萬份,稍有減少,為上一年的99%。從發行的種類來看,日報、晚報合訂為1572萬份,單獨發行的日報為3440萬份,單獨發行的晚報為137萬份。單獨發行的日報比較平穩,合訂和單獨發行的晚報減少了4%~5%。
報紙數量和發行頁數減少
很多晚報停刊,2008年發行的普通日報為201份。具體來看,日報、晚報合訂本為28份,占比13.9%;日報為71份,占比35.3%;晚報為28份,占比13.9%;區分不明的報紙為74份,占比36.8%。《秋田魁新報》、《南日本新聞》以及《沖繩時報》和《琉球新報》分別于2008年、2009年2月、2009年3月停止發行晚報。地方經濟下滑導致報紙廣告收入減少,報紙使用紙張費用的漲價導致制作成本提高,日晚報合訂版的發行狀況依然比較嚴峻,發行數量較小的晚報被停止發行。2008年發行的報紙頁數為108.3萬張,為上一年的98%,連續兩年呈減少趨勢。
12個行業廣告投入減少
2007年度報社的收入、支出與上一年相比,無論發行數量大小,銷售收入都有所增加,廣告收入都有所減少。支出方面,紙張費用增加。從整體的平均收入構成來看,銷售收入的增加、廣告收入的減少的趨勢仍將繼續。
2008年報紙廣告費大幅減少,為8276億日元,為上一年的87.5%。排名靠前的12個行業中,除食品行業投入微增以外,其他行業都減少了廣告投入。降幅較大的是金融、保險、汽車及其相關產業、IT、通信。比較這10年的情況,食品行業與1999年相比增加了184%,大幅減少的是汽車及其相關產業、金融、保險、飲料等。
記者10年增加近一成
2009年,報紙、通訊社的從業人員數量為49075人,為上一年的98.1%,連續17年減少。從數據來看,1964年后首次低于5萬人;從部門來看,2000年制作、印刷、配送等部門是11802人,2009年是5014人,10年期間減員達一半。原因主要包括自然退休、制作過程的合理化、印刷、配送部門分離出來建立新公司。
報紙、通訊社的記者大約有2萬人,占總人數比例增加近10個百分點,女性記者的比例有小幅增加。
全國性報紙收入萎縮
2009年上半年,全國性報紙發行總量為26753589份,為上一年的98.3%,4家報紙發行量小幅減少,《產經新聞》減少16.1%。全國報紙的銷售量都呈下降趨勢。由于金融危機導致銷售量萎縮,廣告收入大幅減少,報紙的紙張成本增加都使得控制成本非常困難,各大報社都在努力削減成本。其中,朝日新聞社的收入減少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出版部門子公司化。
主要的區域性報紙、地方性報紙的收益也有所減少。區域性報紙、地方性報紙無論發行量多少,經營策略大多比較穩重,根據最新的收益統計,戰后首次出現赤字的是中日新聞社,發行量穩定或者微減的報社比較多。
售報者數量大幅減少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商業統計表》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報刊亭的銷售額為2.0049萬億日元,為上一年調查結果的94.1%;從業人員是381130人,為上一年的94.3%;銷售額只有1997年的93.4%,從業人員為1997年的83.6%,店數為1997年的88.8%,從業人員的數量大幅減少。
根據日本新聞協會的調查顯示,2008年報刊亭為20099家,減少325家,與2007年減少了190家相比有較大降幅;從業人員總數417169人,減少7609人,1996年曾高達483286人,1997年開始連續12年減少;2008年,售報者為9565人,減少1998人,為上一年的82.7%,降幅較大,與2004年相比降幅近一半。
中青年男性閱讀率較低
根據視頻調查媒體MCR的統計,2009年每天都閱讀日報的人為56.7%,與上一年相比變化不大。但是,完全不讀日報的人增加了2.2個百分點,達到21.9%。從性別、年齡來看,2009年與2004年相比,50歲~59歲的女性閱讀日報的比例增加3.2%;大幅減少的是30歲~39歲的男性,降幅達25.4%;40歲~49歲的讀者減少20%,10歲~19歲的讀者減少19.6%,20歲~29歲的讀者減少17.9%。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年輕人和中年男性的閱讀率非常低。
通過對報紙的認識來看,大多數人認為報紙具有影響力,且比較及時。對于報紙售價的妥當性的調研,回答“不好說”的居多,回答“合適”的占37.3%,認為“完全不合適”的人數大幅上升至18.7%。
體育娛樂類報紙零售率高
2008年體育娛樂類報紙的發行數是4927728份,為上一年的97.3%,雖然只是小幅減少,但減少到500萬份以下。體育娛樂類報紙占日報總發行數量的9.6%,1999年占比為11.7%,9年時間減少了2.1%。發行的頁數小幅減少至126374頁,為上一年的98.2%,廣告投放量為502843億日元,為上一年的92.2%,出現大幅減少。
個別體育娛樂類雜志合并,旨在強化提供信息的能力。例如,2009年4月大阪日報體育娛樂報社、西部日報體育娛樂報社、名古屋日報體育娛樂報社合并,設立西日本日報體育娛樂報社。
2008年,伴隨著北京奧運會的召開,與奧運相關的體育日報、體育報道大幅增加。
體育娛樂類報紙比一般報紙零售率高,根據日本新聞協會的統計,2008年普通報紙的平均零售率為4.8%,預定率為94.6%;從2009年體育娛樂日報的統計數據來看,其零售率高達35%,預定率為65%。1980年以來,隨著24小時便利店的普及、銷售場所的增加,體育娛樂類報紙的銷量也有所增加。但近年來,地鐵和車站都關閉了報刊亭,這對報紙的銷量造成了一定影響。零售率高是因為讀者對體育報道的內容產生興趣,雖然都是日報,但體育娛樂類報紙和一般報紙的性質還是不同的。分析體育娛樂類報紙零售率高的經驗,并將其推廣到一般性報紙上能大大促進報紙的銷量。
地區性報紙深入合作
2008年,地區性報紙共有177種,根據種類可分為99種日報、29種周刊、15種半月刊。
2009年8月開始,《巖木民報》、《桐生時報》、《南信州新聞》、《市民時報》、《晚報三重新聞》、《南紀州新聞》、《島根日日新聞》共同設立了電子新聞專門銷售網站“新聞在線.com”,并按照紙面排版的原樣在網上發行收費的電子版報紙,發行對象是發行地區以外、不追求新聞時效性的讀者。
讀賣新聞社1997年開始向地區性報紙提供新聞和照片。2009年,又有3家報社加盟,達到了35家。地域性報紙之間的合作也在深入,網絡化進程不斷推進。
通訊社調低加盟報社費用
通訊社正在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如降低合同規定的薪酬、裁員。2009年3月,共同通訊社的收入為425億日元。2009年度預算時,首次將加盟報社的費用調低了4%,針對金融危機導致廣告收入銳減的小報社展開支援。時事通訊社也調低了最終決算。
2009年2月,某世界級通訊社裁減了錄像、播音部門的100多人,廢除了英語以外其他語言的播音工作。2009年4月,AP通訊社發表聲明,將在2010年向其他報社提供新聞的合同金額調低至35億日元。小報社面臨著廣告收入的減少以及銷售數量減少的困境。
傳統媒體呈現網絡化趨勢
從2009年通訊社的數字、電波媒體的狀況來看,為了從技術上保證大容量的信息提供,網站都增加了能提供更豐富內容的視頻以及紙質媒體上的圖像內容。如今,攜帶攝影器材拍攝錄影的記者和報社越來越多。
針對手機用戶提供的信息服務也不再免費,雖然只占總量的很小一部分,但也算是一種收益。
報社整體的趨勢是,編輯部開始設置網絡部門,整合網絡和紙面的編輯。媒體新聞每日IP的瀏覽量由2008年的11位(948萬人)迅速升至第2位(1632萬人)。根據調查,訪問每日IP的網友有5成是由雅虎新聞鏈接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