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新聞傳播論文范文:探討新聞娛樂化的利弊及策略word版下載導讀:本論文是一篇關于新聞娛樂化的利弊及策略的優秀論文范文, 對正在寫有關于新聞論文的寫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作用,論文片 段:摘 要:當代中國的新聞媒體開始出現了一種娛樂化的潮流,對傳統 的新聞傳播的模式、風格等都產&了很大沖擊。本文通過對新聞娛樂 化產生的理由入手,分析了當代中國新聞娛樂化的利弊,就如何推動 健康發展給出策略。關鍵詞:新聞;娛樂化;利弊;策略20世紀90年代受市場經濟影響,中國新聞娛樂化現象開始風行, 并呈現泛濫之勢。新聞娛樂化為受眾提供了輕松愉悅的接受氛圍,同 吋新聞娛樂化乂使得新聞與娛樂之間的界限變得
2、日益模糊,主流的嚴 肅新聞受到沖擊,傳統作用上的新聞價值也有被顛覆的危險。我們要 釆取理性、辯證的態度,清醒地認識新聞娛樂化。一、新聞娛樂化的利弊分析(-)新聞娛樂化的”利”1新聞娛樂化對受眾的適應性。我國自古以來就習慣以傳播者 為中心的機制,媒體的教育、宣傳功能得到擴大,娛樂功能卻一直受 到壓抑,不可否認,在傳媒的眾多功能中,娛樂也應該非常重要。遵 循著”受眾需要什么,媒體就得給什么”的宗旨,傳媒界從最初爭論 的焦點”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到現在關心的是”觀眾想聽什么? 他們想看什么? ”。2.新聞娛樂化對市場的適應性。中國的新聞業自從走上市場經 濟的軌道后,發行量和收視率決定著媒體的存亡,
3、想要有利潤就要有 好的產品,適當的迎合觀眾的需求不失為明智之舉,從最初的純娛樂 化休閑內容的大幅度上升,到后來的把距離娛樂性最遠的新聞都拉向 娛樂化,這是媒介市場化的必經之路。(二)新聞娛樂化的”弊”1 新聞娛樂化滋生了一些”糜爛”的產品。現階段某些媒介一 味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職業道德,為了迎合部分讀者的低級趣味, 所創造的新聞產品庸俗化。文化被”娛樂化”,”娛樂”又被”商業 化”,消費主義甚行,觀眾的低品位、低格調的接受標準為低俗化提 供了現實基礎。2新聞娛樂化造就了一批”迷途”的受眾。我們的生活已經越 來越依賴媒體,在媒體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和空間的同時,也讓我們喪 失了自主的思維與行為自由
4、。新聞過度的娛樂化會導致民族文化傳播 途徑的狹隘,讓百姓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庸碌狀態中,不深思,缺文化, 慢慢的喪失辨別力,從而削弱了對自身和社會的批判精神。3新聞娛樂化影響了一群”迷惑”的孩了。青少年作為祖國的 未來,他們在這個年齡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環境”對青少年成 長的影響之大。新聞作為權威性的代表,會左右青少年思想的健康成 長以及對是非善惡的分辨能力。一些娛樂化新聞節目會向青少年傳達 錯誤的、與學校、家庭等教育的內容發生沖突的信息和觀念,從而阻 礙青少年正確道德觀念的形成。4新聞娛樂化產生新聞內容取向上的偏差。娛樂已成為時下的 一種時尚,許多媒體緊跟潮流,爭相模仿。主流媒體、主要新聞節
5、冃、 硬新聞在傳播內容上挖掘一些”娛樂”元素無可厚非。但是冷漠許多 事關百姓的重要信息,把名人趣事、花邊新聞等作為不可或缺的主要 題材,甚至把災害事件的不幸做娛樂化的處理,則是內容取向上的明 顯偏差。二、新聞娛樂化健康發展策略新聞娛樂化的岀現自然有其合理之處,它是大眾媒介發展的必 定趨勢,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定產物,就新聞娛樂化健康發展提出 以下幾點倡議:1要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媒體引導水平。媒體必須牢記,新 聞報道要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要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 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思想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 欲承擔起這一重任,就必須全面提高新聞輿論的引導水平。面對新聞
6、娛樂化,傳媒工作者必須把握好適當的”度”,貼近受眾,而不是簡 單地迎合。2要嚴格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提高采編隊伍的素質。新聞的傳 播規律包括:真實,迅速是新聞傳播最為基本最為核心的規律;新聞 價值,包括時新性、接近性、重要性、顯箸性、趣味性五個方面;客 觀性,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能否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是檢驗記者政治 素質和業務素質的試金石。全面提高采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 質,以適應傳媒現代化的要求。3嚴格遵守新聞職業道德。當前,政府對電視媒體的監管沒有 實現合理化、規范化和高效化,從而在在娛樂化的異化現象出現之時 顯得監控管理不力。因此,對電視節目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監評是有必 要的。如果能完善這
7、一機制,無疑將在提高節目質量、調動人員積極 性、增強質量意識等方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4.區分”娛樂化新聞”與”娛樂新聞”。我們一定要嚴格的區 別”娛樂新聞”和”娛樂化新聞”,對于帶有娛樂性質的娛樂新聞, 可以采取娛樂方式進行表達,一些嚴肅的硬新聞,如果也總是傾向 于”軟化”那么漸漸地會使受眾模糊新聞的真正含義所在。娛樂對于 新聞而言是”輕松收看、方便吸收”,而不是不著邊際的調侃,不該 娛樂的事件、不該娛樂的人就不能采用娛樂的方式。5新聞娛樂化,不能取代傳統新聞。新聞講究的是客觀性、公 正性、時效性。傳統的新聞節目跟如今的娛樂化新聞節目沒有本質上 的沖突。新聞娛樂化作為一種相對性的理念和操作方
8、式是客觀存在 的,并且有著一定的探索空間。但是,一味的”娛樂到底”,喪失了 對新聞價值的探索。總之,新聞娛樂化只是新聞傳播發展的一個階段,它不可能取 代硬新聞而成為新聞的主流方向。新聞娛樂化的出現有其必定性,能 反映我們現今所處的這個時代的特征,我們應該正視其存在的合理 性,同時也要看清新聞的發展方向和自身真正需要的信息,這樣才能 有利于自身和整個社會的發展。參考文獻:1 張振華.我國電視新聞娛樂化的弊端和發展策略.大 家,2009. 11.2 岳大偉,李靜濤新聞娛樂化現象初探新聞知識.3 陳新也說新聞娛樂化j新聞知識,2007, (01).4 李希光畸變的媒體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作者簡介:范一女(1975-),女,吉林四平人,吉林省四平市 交通文藝臺記者,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