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受到孟羽童的深刻影響,董明珠最近成功地把炮轟從前秘書轉移到年輕人身上,也提出了不少奇談怪論。
董明珠很生氣,尤其是年輕人當符合預期。
12月20日當天,格力電器當天股價大跌,市值蒸發(fā)了132億元。截至12月22日中午,格力電器市值在1809億左右。外界自然把一天之內的市值大跌與董明珠的“非正常”言論關聯(lián)起來。
董明珠是企業(yè)家中當之無愧的流量王、熱搜王。然而,持續(xù)的炮轟,尤其是缺乏邏輯的言說,也屢屢被公眾所嘲諷。
在炮轟孟羽童時,董明珠提出了:看中孟羽童勤奮,選來做秘書,但是一個文都寫不出來;只想著掙更多錢跟行尸走肉沒差別,錢不應該是大學生的夢想,錢是奮斗的結果。
這涉及一個淺顯問題,如果秘書連文章都寫不出來,說明她不適合現(xiàn)在崗位,那么何必去聘請做你的秘書呢?
世上不僅孟羽童勤奮,勤奮的人多了,勤奮與能不能做好一件事,或具不具備基本功,面試的時候就一目了然。格力如此大的企業(yè),HR應該不是形同虛設?
又或者說很自然聯(lián)想到,董明珠當時招聘孟羽童時,是否有其他想法?畢竟當時二人參加的是綜藝節(jié)目,節(jié)目名字叫《初入職場的我們》。
在12月16日《港灣商業(yè)觀察》發(fā)布的《港灣周評|董明珠放不下孟羽童,俞敏洪能放下董宇輝嗎?》一文中,就提出過:傷人一千自損八百,董明珠炮轟孟羽童的目的是怕她知名度太低不夠紅?還是以炮轟之力讓她無路可走?總之,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女企業(yè)家董明珠女士,這口氣哪怕離職了半年多,還是要一出再出。
其后,外界也紛紛議論董明珠放不下孟羽童,包括另一位知名企業(yè)家曾陷入夫妻之爭的李國慶也認為,董明珠掉價,人沒損害格力沒給競品帶貨,奉勸給年輕人留個面子留余地。
至于年輕人的夢想,大多數(shù)沒有家庭背景的年輕人,只有一條路是靠勤奮,勤奮之后才能收獲掌聲與鮮花,勤奮本身與掙錢之間并不沖突,只要不違法,勤奮與掙錢就是合理行為。應該沒有人會拒絕勤奮等于掙錢。
而且,只有勤奮付出對等于相應報酬的社會,這才是向上、有動力、有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勤奮掙錢為何就等同于行尸走肉呢?反之,越勤奮越掙錢,工作與社會多姿多彩,學習動力與個人能力也越來越強,又怎么會與行尸走肉掛鉤呢?
如果說借由孟羽童,部分表達對年輕人價值觀有所異議的話,那么事情也就該到此為止。
恰恰相反,董明珠最近又繼續(xù)炮轟年輕人。董明珠表示,“現(xiàn)在的年輕人是什么樣?自由散漫?不講規(guī)矩?想干啥干啥、以我自己為中心?那這個社會就沒有和諧了,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那是一盤散沙。我接觸的很多年輕人還是有一種情懷。為個人奮斗可能你結果不一定太理想,但心中有大愛,關愛別人,相信未來的世界一定屬于這種人。”
同時,董明珠此前視頻中談到的工作多年員工離職,公司要收取培訓費,再度一夜爆火。
這段話原話是:員工在公司實際工作了十幾年后,若選擇離職應向公司支付一定的"培訓補償金",因為“你在我這干了十幾年,拍拍屁股就走了?”
不少人驚呼,太可怕了,奇聞異事。
現(xiàn)實中恐怕找不出敢向離職員工收取“培訓補償金”的公司,無論工作多少年。眾所周知,部分工作涉及保密等因素,一般會有設定期限,或保密條款。
市場經(jīng)濟中,企業(yè)與員工本就屬于雙贏的局面,這實在無需解釋,員工靠工作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企業(yè)為其支付收入。你情我愿,彼此受相關法律保護,怎么就因為工作了十幾年想離職,還需要支付培訓補償金?員工就只能捆綁格力電器工作一輩子嗎?
也難怪有人開玩笑說,長工給地主打工了十幾年后,想離開,地主要求長工支付培訓補償金?
很難想象,這樣的反市場反人性想法,董明珠是如何進行自洽的?企業(yè)單邊向員工無限期索取,以至于員工連“分開”的自由都沒有了?
此外,年輕人是什么樣的?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年輕人有一千種態(tài)度。自由散漫也好,不講規(guī)矩也罷,又或是過于自我,這是每個人的工作生活方式,只要合法合規(guī),沒有影響其他人,那是每個年輕人的自由,在工作上年輕人盡心盡責符合企業(yè)要求即可。
再說,不同工作屬性所要求的年輕人也不盡相同,又怎么能用簡單的散漫、自我、不講規(guī)矩打翻所有人呢?
不同年齡間存在代溝極其正常,而非簡單的對年輕人戴高帽子,或我認為你就應該這樣式的說辭。
有時候,董明珠越是大放厥詞,投資者越是擔驚受怕。
作為我國制造業(yè)的龍頭企業(yè),格力電器所賣產(chǎn)品包括了所有消費者,如果董明珠持續(xù)對年輕人炮轟的話,在年輕一代觀感欠佳的情況下,誰敢說對于產(chǎn)品銷量沒有一絲一毫影響呢?畢竟,格力的產(chǎn)品市場上可替換的選擇很多。
本文源自:港灣商業(yè)觀察
上一篇:金價,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