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了藍醬推薦的《亞子的秘密》,一部不錯的喜劇,作為喜劇來說。一開始就超常規的展開,所以用不著費心對后面的情節大加推敲。亞子化身成中村社長、首相夫人和青山真理時,真的讓人忍俊不禁。可以開懷地笑,我覺得看這部電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而下面,就我感興趣的地方稍微做一點無意義的引申。
《亞子的秘密》的一大主線是亞子的成長。從一開始亞子說想成為大人,到最后鏡之精大叔對亞子的肯定:“什么是大人?是努力工作的人嗎,還是體會過心痛的人,又或是用自身守護著他人的人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即使不用魔法,亞子不是已經長大成人了嗎?”這中間穿插著表現亞子那三方面的故事,以此展開劇情。
而另一方面,是表現尚人的童心。尚人在與亞子相遇之前,感嘆小孩子真好。而后,從特別招收亞子作為工作人員,特立獨行不出席公司例會,千奇百怪的創意,等等各方面,突顯尚人對成人世界亂七八糟的規則的反抗。股東大會是一個高潮,“其實,那些在小學學到的簡單道理——精神滿滿地打招呼,互相幫助,知道自己錯了就要誠實地道歉,即使失敗、痛苦也不退縮——這些道理,或許能給我們重生再建的啟示。”正是保持著一顆純凈的心的尚人,才會被亞子所吸引。
這種“想成為大人”和“小孩子真好”的相向性,讓在游樂場相遇的兩人有了產生火花的可能。
《言葉之庭》里面,雪野百里香說:“二十七歲的我并不比十五歲的我聰明,只有我還留在原地。”同樣是二十七歲的尚人,反而是想留在原地但最終沒能留在原地的人呢。
順帶一說,我并不同意鏡之精大叔對“大人”的定義。我覺得“大人”是能以自己的獨立思考作出選擇,并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后果與責任的人。雪野百里香之所以還是“小孩子”,是因為她一直在逃避,直到最后“開始學步”。尚人之所以是大人,不是因為他自己說的“夠稱得上是大人了,都27了”這種年齡上的因素,而是因為他的承擔。尚人會失落,會自暴自棄,會失控對亞子大喊大叫,但最后尚人卻沒有放棄對做出好化妝品的執著,既然選擇了,就要好好地承擔起往后的責任。
至少到現在這一刻為止,我距離成為“大人”還很遠。不到迫不得已,我決不會做出選擇。與其說是“節能”,倒不如說是如雪野百里香般沒想過去真正地走路。在現實面前,橫亙著一種深重的無力感。害怕去邁步,就是現在狀態的最佳詮釋。
“魔法”也是《亞子的秘密》里面很吸引我的一個地方。有魔法的開始的話,就會有魔法的消失。大叔說不要讓人知道這個秘密,那么就必定有被人知道的一天。
尚人與未來的亞子,本來就是不可能的相遇,所以告別也是在情在理的事。
影片里面并沒有太多地渲染尚人和亞子的分別,但是亞子在2024年面試時與尚人重逢,自報當年的假學歷“早稻田大學算術系”的那一刻,我立即就聯想起了《風色幻想4》的真結局:凱琳與藍斯分別,將肉體還給露菲雅,靈魂藉此真正轉生。凱琳在16年后再次站在藍斯面前自報家門:“我的名字是——凱爾薩哈琳·尼燦·賽拉菲姆。短稱——凱琳·賽拉菲姆,學長。”
在有魔法的那段日子,絕不會是悲傷的事。而沒有了魔法的幫助,就由自己來努力吧,只要那是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影片傳達的,就是這樣的正能量。
“直到重逢那天,我都會記得你的。再見。”亞子在告別的信里如此寫道。
比起《穿越時空的少女》里面“我在未來等你”這樣無法實現的約定,亞子的離別之言可算是伸手可及。即便擦身而過,也總有重逢的可能。因為,亞子的未來,說遠也不遠。
接下來的,亞子只需要努力向未來的自己奔跑,向著有他的未來奔跑。
不會重逢的話,“再見”就沒有意義了。
2014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