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人數及結婚率走低的背后,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制約?
人口性別比失衡是首要原因?!叭丝谛詣e比”又稱“總人口性別比”,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一時期中,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對應的男性人口。
自1980年代以來,中國的出生性別比一直在升高,正常范圍的出生性別比是在103至107之間波動,但1982年的出生性別比107.2已小幅超過正常范圍;1990年,出生嬰兒性別比是111.3,2000年已經達116.9,2004年達到最高點121.1。2022年,出生性別比盡管有所下降,但仍高達111.31。
人口性別比的失衡加劇了婚姻市場的供需矛盾。七普數據顯示,中國男性比女性多3490萬人。其中,20到40歲適婚年齡男性比女性多1752萬人,性別比是108.9。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原新指出,按照20歲到40歲適婚年齡段來看,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程度最高的80后的后半期到00后的前半期這一段的出生人數,現在正好處在適婚年齡段。因為性別比先天性的失衡,有一部分人沒有辦法結婚。
據七普數據,從各省市的人口性別比看,海南的人口性別比最高,達123.47;其次,廣東、西藏、浙江、上海、云南、廣西6個省市的性別比均超過正常范圍。而全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7,有13個省份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男多女少,自然導致有一部分男性無法娶妻。
圖源:政研院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