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李子柒發布了一個關于"鹽"的視頻后,她的賬號就陷入了長達三年的沉寂。這三年,是與資本硬剛的三年。
起訴、改名、斷更并沒有消磨大眾對她的喜愛。2024年11月12日,李子柒在當天連續發布兩個作品后“強勢回歸”。網友紛紛表示:“這就是白月光的殺傷力。”
顯然,即使停更三年,歸來的李子柒仍找不到對手!
輕舟已過,回看李子柒的這三年,我們又能從中獲取何種力量呢?
一場驚心動魄的資本角力
在那個看似平靜的三年里,這位來自四川的90后女孩,正在進行著一場關乎個人命運的博弈。她走遍全國20多個省市,拜訪了100多位非遺傳承人,同時還在與當初扶持她的微念公司打著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
最終,她不僅成功拿回了公司99%的股權,還將自己的名字從李佳佳正式改為了李子柒——這個讓她聲名鵲起的藝名。
當李子柒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時,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王者地位。短短兩天連發三部作品,總播放量突破5億,僅回歸當天就收獲350萬新粉絲。這些數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個IP的沉淀與升華。
早在2016年,故事的轉折點悄然形成。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李子柒,連1萬粉絲都不到,卻被微念公司創始人劉同明發掘。他們共同成立了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微念占51%股份,李子柒占49%。最初的創作團隊僅有4人,李子柒負責內容創作,她的舅舅擔任攝影師。
這個選擇農村生活和傳統美食作為創作方向的決定,來源于2012年的一個轉折。那年,她的奶奶生病了,她放下城市生活回家照顧奶奶,一邊經營網店一邊開始嘗試拍攝視頻。直到2015年,她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創作定位。
真正的爆發是在2017年4月,她拍攝的《秋千》視頻播放量突破1000萬。緊接著在2018年,她先后在YouTube上獲得白銀創作者獎牌,海外粉絲突破100萬,被國外網友親切地稱為"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到2019年,李子柒品牌的年營收已達到驚人的16億元。
這些成就的背后,是她獨特的創作特色:電影級的畫面品質,完整的制作過程展示,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及能引起全球共鳴的敘事方式。她的視頻幾乎不加中文字幕,也很少使用中文對話,卻完美地跨越了語言的藩籬。
談及她的商業模式,李子柒始終保持著高投入和高標準。每個視頻都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在商業化方面卻相當克制,很少在視頻中植入廣告。這種近乎執拗的堅持,讓她在喧囂的網絡世界中成為一股清流。
觀眾對她的喜愛也與眾不同。沒有追星時的瘋狂,而是一種平和的欣賞。很多人把她視為現代版的田園詩人,她的視頻甚至被用作語文教學的文化傳播案例。觀眾在觀看她的視頻時,總能獲得一種治愈感和滿足感。
回顧李子柒的成長歷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飽經磨難的靈魂。14歲就不得不輟學打工,在城市中漂泊了8年,做過服務員,當過酒吧DJ。童年的她,因為失去父親,母親改嫁,只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這些經歷,或許正是造就她堅韌性格的原因。
如今的李子柒,早已超越了單純的網絡紅人身份。在YouTube平臺上,她是最受歡迎的中文創作者。她的影響力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其內容品牌的生命力源于她真誠的創作態度。這場與資本的較量,不僅讓她收獲了自由,更讓她的個人品牌價值得到了升華。
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李子柒用她的方式證明:真正的價值永遠不會被遺忘,也永遠不會被替代。如今的她,在數字文創領域,確實找不到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