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劇《邊城》中劇照(楊霞 供圖)
歌舞劇《邊城》中劇照(楊霞 供圖)
歌舞劇《邊城》中劇照(楊霞 供圖)
歌舞劇《邊城》中劇照(楊霞 供圖)
專題:湘西翠翠,你在哪里?
紅網4月1日訊(記者 朱青 )1994年,舞臺劇《邊城》讓湖南歌舞劇在全國大獎上實現了零的突破,而劇中舞蹈家楊霞扮演的翠翠也讓不少觀眾為之癡迷。聽聞紅網聯手騰訊等網站向全球展開“尋找湘西翠翠并征集湘西翠翠卡通形象”,楊霞3月31日在辦公室里再次回憶起“邊城”歲月。她笑著說,在翠翠的美麗背后更多的是艱辛,而這個角色就像一個種子已經長在了她心里。
辛苦:翠翠是磨出來的
作為湖南省歌舞劇院的里程碑式作品,歌舞劇《邊城》曾打破湖南歌舞在國家大獎零獲獎的記錄,斬獲文化部第六屆文華大獎。該劇不僅風靡全球20余個國家,在湘西等地公演時更引發萬人空巷。舞臺劇中的翠翠扮演者楊霞,更是成為一時間眾多觀眾的偶像。在眾多美好的背后,楊霞坦言當年排練這出歌舞劇并不光鮮:“當時團里要拍這個劇,條件挺困難的,我記得當時排練廳正好在拆遷,為了排練,我每天都會去倉庫練習。那時候倉庫是不能隨便出入的,我就從一個破了的窗戶爬進去,點著蠟燭排練。其實那時候每次起風時,我都會特別害怕,窗戶吹得呼呼的響,總會讓我想起《夜半歌聲》那樣的場景。”
回顧起十幾年前的舊事,楊霞直言辛苦卻很甜蜜:“沒有事情是能隨便就成功的,這個劇要感謝沈老提供了這么好的劇本,也有大家的支持。其實比起身體的累,如何能演好翠翠的心理更累。比起電影等等藝術形式,歌舞劇是沒有臺詞的,怎樣演好沈老筆下翠翠的純真特別難。我記得沈老描繪翠翠的眼神形容為‘光光的’,這個概念我琢磨了很久,后來我的理解是純潔的,用最單純的眼神去看事和世界。為了演好翠翠,基本上我把原著的每一段都會仔細的去揣摩,我的那本《邊城》都被我翻得磨損的不行了,也是因為這樣,我才慢慢的抓住了翠翠的內心。這個女孩真是太苦了,看著身邊的人逐漸都離開了她,這樣的凄涼和那個年代女孩的美是緊緊纏繞的。”
欣慰:翠翠長在我心里了
因為翠翠,楊霞不僅在業內贏得眾多關注,直至今日依舊有大批觀眾為她演的翠翠而癡迷。楊霞笑著說,翠翠對于她的影響無疑將會是一生:“其實演翠翠的時候到現在已經十幾年過去了,但每次我去外地開會碰上一些業內的前輩或者是同行,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但都會說‘翠翠來了’。聽到這樣的話,對于一個演員來說是很欣慰的,因為你的角色讓他成功。”當年的《邊城》斬獲了國內眾多獎項,也讓楊霞的藝術生涯開啟另一個窗。“《邊城》是我第一次挑起大梁的劇,也讓我第一次全身心的融入到了歌舞劇中。翠翠對于我來說不只是個角色,她就長在我心里了,是我一輩子最重要的一個標志。”
目前已經是湖南省歌舞劇院副院長,楊霞的工作更多是在幕后培養人才。但她笑著說,這些年出自她手的湘女題材作品都可以尋找到翠翠的影子:“我們院里現在排的《天山芙蓉》已經入選第九屆中國藝術節,這一部以八千湘女上天山為題材的歌舞劇講述的也是湘女的愛。與翠翠一樣,她們的純潔、善良以及敢作敢為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翠翠講述的是個人的情感,但湘女上天山則是一種大愛,這也是湘女情感的另一面。”
展望:現在的翠翠要時尚
當年的《邊城》讓湖南省歌舞劇在國內大放異彩,楊霞笑著說其實多年來一直都有重排的念頭,但一直還在揣摩如何碰撞出新的火花。對于紅網聯手騰訊等網站向全球展開“尋找湘西翠翠并征集湘西翠翠卡通形象”,她笑著說第一感覺很新奇:“我在網上看見這個活動時覺得很特別,因為我和翠翠的緣分,我也特別的關注。”對于自己心目中的現代版翠翠,楊霞說不能純粹以當年沈從文筆下的原著為準:“年代不一樣了,審美的方式也不一樣,比如說當年翠翠的性格是溫婉的、順從的,現在的翠翠我覺得應該要更張揚一點,要有更多湖南女孩敢愛敢恨的色彩。現在的社會環境不一樣了,我覺得現在的翠翠應該是時尚的,但是青春、清純和善良的基調是不能變的,比如說翠翠的眼神一定是要清澈如水的,她的心境一定要是善良透明的。”與翠翠結緣一生,楊霞笑著說,每個女孩都能做翠翠,重要的是要有自信:“翠翠是一個符號,代表著一種敢于擔當敢于承受的美,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翠翠,一定要學會自信,你就會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翠翠。”
另外,楊霞還用經驗告訴眾多報名者一定要從心里去揣摩翠翠的特質:“另外就是要把最本真的你給所有人看,要想翠翠是多么真實的女孩?”
記者手記:楊霞=翠翠!
與楊霞的采訪幾經周折,目前帶著團隊正在排練《天山芙蓉》的她,忙得幾乎沒有時間走出湖南省歌舞劇院的大門。在辦公室里接受紅網的采訪,說起翠翠的楊霞頓時猶如通電一般的來神。對于這個沈從文筆下的虛擬人物,楊霞直言她心里的翠翠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是一個敢愛敢恨的湘女。聊天間,楊霞談起翠翠不像在闡述一個角色,而是在講述她自己的故事,那種人神合一的狀態讓對待藝術的態度在陰天下午淡淡發光。
上一篇:喜羊羊與灰太狼夢之國歷險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