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汁兒,原文標題:《女明星離婚值得慶祝,普通人卻難有“離婚自由”》,題圖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4月23日上午十點整,明星趙麗穎與馮紹峰在微博宣布離婚。與2018年10月宣布結(jié)婚時相比,離婚的消息似乎同樣缺乏征兆。
如果說在馬伊琍和楊冪等女明星宣布離婚時,觀眾仍有掙扎、懷疑,為女方的遭遇而惋惜,那么在趙麗穎這里,似乎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
觀眾迅速接受了這一消息,并開始為這段婚姻分析那些早有預示的“蛛絲馬跡”。但不論怎樣,大家的態(tài)度幾乎是空前一致的:恭喜她,終于能夠?qū)P母闶聵I(yè)了。
“明星”“貌美”“離婚”“獨立”,讓趙麗穎的經(jīng)歷聽上去像是某種“大女主爽文”。
然而,在這些詞語背后,被強調(diào)的仍然是財富、樣貌和社會地位等普世標準。同樣難以忽視的是,即便是具備所有要素的趙麗穎本人,在離婚后也難逃一些惡意造謠與中傷。
這或許也說明,離婚并不意味著簡單的“解放”。一段關系的開始與結(jié)束,并不一定能給我們想象中的自由。
女明星與普通女性的“命運共同體”
回過頭看,馮紹峰似乎在婚姻中是更缺乏安全感的那一個。
2019年,他在節(jié)目《奇遇人生》中,曾不止一次表現(xiàn)出自己幸福之余的不安。主動發(fā)出疑問,不知道妻子為什么選擇了他,是因為想要結(jié)婚還是出于喜歡;沒有收到結(jié)婚戒指,“我老婆沒有給過我戒指”;不小心透露出兒子的小名,擔心自己說錯了話,又馬上聯(lián)系妻子。
圖源:《奇遇人生》
而在結(jié)婚后,趙麗穎只在朋友圈發(fā)過一次二人的合影,產(chǎn)后不久開始健身,并在短短五個月內(nèi)便復出工作,先后接演劇集《有翡》和《幸福到萬家》。除了在微博上的生日祝福,幾乎沒有在公開場合聊過丈夫和兒子。
在一起時不過于溫情脈脈,分開時也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這一切都讓趙麗穎“獨立”、“果決”的形象變得更加立體。
離婚后,在粉絲和不少女性眼中,“妨礙”事業(yè)的因素消失了,趙麗穎似乎已經(jīng)能夠從傳統(tǒng)的母職和妻職中解放出來,更加順暢地實現(xiàn)自我,開發(fā)不同的面向,并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無疑是女明星離婚的理想樣本,甚至是所有女性所期待的離婚模本。
看到趙麗穎離婚,有網(wǎng)友評論,想到了“所有被家暴想離卻離不成的女性”,以及那些是媽媽、女兒、妻子,卻唯獨不是自己的女性。
我們不難看出觀眾對女明星的期待,與在婚姻中苦苦掙扎的普通女性相比,女明星的離婚成本要低得多,也因此更被欣羨。
近些年來,隨著女性話語權的提升和女性意識的崛起,婚姻成為熱議話題之一。而女明星既屬于女性,又擁有比普通人更多的選擇,觀眾不自覺地在她們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并投射了自己的現(xiàn)實處境,期盼著她們能夠為女性生活提供另一種可能與出路。
而此前的女明星大都因男性出軌而離婚,或者發(fā)現(xiàn)男方已經(jīng)出軌,依然選擇原諒。
“丈夫出軌是妻子的責任,還不是你沒看好人。”
“不管怎么樣,丈夫?qū)ψ约涸俨缓茫膊荒茉诨橐銎陂g跟別的男性見面。”
雖然在輿論有所改善的當下,支持女明星的言論多了起來,但也大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都這樣了為什么還不離婚”。
比如選擇主動終結(jié)婚姻的福原愛,毫不意外地深陷于日本的輿論泥潭當中,同時她還需要處理與江宏杰的離婚官司。
可以說,近期趙麗穎和張雨綺的選擇讓觀眾看到了一絲亮光,女性不再是被動的、沒有選擇的、居于附屬地位的,女性可以在離婚后獨立撫養(yǎng)孩子,也可以在“錢”和“貌”的加持下成為人生贏家,找到同樣具備樣貌、才華與財富的對象——而女性本應如此。
人們支持女明星主動選擇下的離婚,并支持她們在離婚后去過更好的人生,或多或少地帶了一點“先富帶動后富”的色彩——在可觸碰的女性真實苦難面前,女明星和普通女性成為了命運共同體,同樣需要喘息和解脫。
離婚,只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自由
可以說,女明星離婚為更廣泛的女性提供了理想樣本和參考。但是,女明星所具備的常人不具備的財富、樣貌、社會地位,也在將“離婚”的選擇浪漫化、理想化、真空化。
顯然,并非所有的女性都能在離婚后得到這樣的評論“優(yōu)待”,也并非所有的女性都擁有選擇離婚的自由。
去年9月,在將外孫送入幼兒園后,56歲的蘇敏開始獨自旅行。如果不是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完成了“社會意義上的所有母職”,那么她不過是諸多普通女性中的一個,被淹沒在“母親”和“妻子”的身份里,按部就班地過完一生。
人們震驚于蘇敏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源于“大齡”與“獨自旅行”兩大標簽的疊加。在日常話語中,我們很少關注中老年女性的處境,而當屬于她們的真實困境被擺在面前,不少人對其自由的想象依然呈現(xiàn)出兩種方向的狹隘:
“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找什么自由,離什么婚,不是沒事找事嘛。”
“可以離婚的,為什么不離婚呢?”
很少有人愿意看一眼一個中年女性需要面臨的真實問題,即便得到媒體與大眾的關注,離婚依然是艱難選項,生活可以短暫地存于“別處”,生存問題卻無法逃避,“房子是他單位分的,離婚我就一無所有了”。
我們?nèi)狈ζ胀ㄅ蕴幘车睦斫馀c共情,同時卻將女明星托架起來,用于滿足我們對離婚的美好想象。
但這種想象是脆弱的,不僅有陷入“成功學”邏輯的危險,而且會遮蔽屬于所有女性的生活困境。
女明星以其職業(yè)的特殊性,擁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財富,一旦發(fā)生負面新聞,想象中的“女性共同體”很容易被割裂,“她那么有錢,我為什么要共情她”。
事實上,女明星的婚姻與普通女性一樣,仍然難逃家庭敘事。婚后,“如何讓平衡事業(yè)與家庭”是擺在她們面前的長久問題;更多的女明星選擇回歸家庭,以育兒為重,男明星則更多活躍在鏡頭前,甚少退場。
婚姻存續(xù)期間,如果狀態(tài)不好,會被猜測“婚姻狀況不佳,導致充滿疲憊感”;狀態(tài)好,則會被認為“是婚姻滋養(yǎng)了她”。
離婚更是被攻擊的一大面向。在粉圈或某些男性論壇中,離婚的女星會被辱罵為“二手貨”,她的下一任對象則被稱為“接盤俠”,在公共空間被堂而皇之地物化。
然而,這樣的問題被更多人忽略了。人們只關注離婚那一刻帶來的干脆與解脫感,關注屬于女明星的在財富、樣貌和社會地位加持下的“高光時刻”。
很少有人看到轟轟烈烈的“離婚”背后,被隱藏的屬于所有女性的真實問題——女性并沒有從母職與妻職當中解脫出來,“離婚”只是成為了儀式性最強的符號,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自由。
離婚自由,只是解決女性問題的第一步而已
在趙麗穎離婚的消息傳出后,人們又將目光轉(zhuǎn)向了“85花”婚姻中“碩果僅存”的劉詩詩。與更加注重事業(yè)的楊冪和趙麗穎相比,劉詩詩更多地將重心轉(zhuǎn)向了家庭,偶爾出來拍戲。
然而與趙麗穎離婚的高支持、高呼應相對應的是,不少言論認為,“最該離的就是劉詩詩了”,“她什么時候離婚”。
這似乎又是一次事業(yè)與家庭之間的博弈,即仿佛女性天然需要面對如何處理婚姻、事業(yè)與自我之間關系的問題。
在《女性的奧秘》里,美國女權主義先驅(qū)弗里丹批判了這種將女性事業(yè)與家庭對立起來的觀點——要在婚姻上成功,就需要自我否定;要在事業(yè)上成功,則需要如癡如醉的獻身精神。
在她看來,女性的主體價值無需婚姻和家庭才能自證,女性能夠且應當憑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fā)展自己的多個身份,而“妻子”、“母親”只是諸多身份的其中之一,不能構成女性全部的主體。女性能夠?qū)で笮腋5幕橐觯材軌蜃非笫聵I(yè)的發(fā)展。二者并不是完全對立的關系。
但在追求具體的路徑之前,一個女性應當首先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能夠獨立選擇自己所愛之事,再成為一個愛自己的人,最后成為一個能夠愛別人的人。
也就是說,對女性來說,重要的是如何成為獨立的自己,擁有自己的主體性。從這個角度講,適時遠離不適合自己的婚姻,及時止損,不僅是明智的選擇,也是通往更自我、自由、幸福的道路的方式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離婚并不等同于獨立,繼續(xù)婚姻也不代表喪失自我。
當我們既不賦予離婚過高的價值,認定它必然是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解;也不認為離婚背后注定包含“狗血”與“難堪”,而能夠更坦然、平常心的接受它時,我們的婚戀觀才會發(fā)生真正的進步。
公眾號“壞姐姐來了”在文章《85后小花們的“婚姻啟示錄”》里說道,“真正的女性獨立也絕不是要放棄感情、放棄家庭,野心勃勃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以單一的標準要求、甚至強迫所有女性‘獨立’,這或許也是一種‘暴政’,不僅戾氣十足,還會抹殺更有存在意義的多樣性。”
這也正是我們想要強調(diào)的,解決女性所面臨的問題永遠都不會只在于“離婚”這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在于女性擁有選擇的空間與權利——她能夠真正為自己的人生作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不論婚育與否,都不影響她成為一個女性,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而趙麗穎的經(jīng)歷似乎與之形成了某種互文。在離婚前不久接受的采訪中,趙麗穎分享了自己收藏已久的一段話:
“所以在愛情中,我們需要把自己的心態(tài)調(diào)整好然后再去生活,不要過分依附任何一方的情感,要有能力做自己的事情,做自己的決定,我們要能夠獨立思考自己的人生。”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能夠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而她們對生活方式的每一種正當選擇,也值得被尊重。
參考資料:
1.《女性的奧秘》|貝蒂·弗里丹
2.《85后小花們的“婚姻啟示錄”》 | 壞姐姐來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汁兒,內(nèi)文配圖來自:《奇遇人生》《最完美的離婚》《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婚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