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號探秘人
編輯|2號探秘人
前腳走戛納,后腳戴“腳銬”。
慶奶這人生跌宕起伏的實在是一般人都無法承受的。
5 月 13 日,64 歲的劉曉慶作為 “中國之夜” 推廣大使驚艷亮相戛納紅毯,成為了全場焦點。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耀眼的風光僅僅維持了不到兩天,一場風暴便悄然來襲。
作為曾經就有過前科的人,慶奶難不成在這么大年紀還想要“二進宮”?
01
只見舉報者是一位來自深圳的王先生,他是一位在商業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資深人士。
他與劉曉慶的交集源于商業合作,據王先生透露,他與劉曉慶及其旗下公司在多個項目上有過合作,涉及珠寶、文化傳播等領域。
起初,他們的合作還算順利,劉曉慶在商業活動中的豪爽與大氣,讓王先生對她十分信任。
甚至可以說,王先生曾經是劉曉慶的忠實粉絲,對她在演藝界的成就欽佩有加,也正因如此,他才放心地與劉曉慶展開商業合作。
然而,隨著合作的深入,問題逐漸浮現。
2020年12月15日,劉曉慶的公司由于資金周轉陷入困境,于是開口向王先生借入330萬元款項。
王先生出于對合作關系的維護和對劉曉慶的信任,二話不說便將錢借了出去。
本以為這是一次普通的資金拆借,卻沒想到成為了兩人矛盾的導火索。
2021年1月31日,劉曉慶以“形象代言費”之名,將款項轉至公司后,就開始了依一系列的“騷操作”。
劉曉慶不僅沒有按照約定歸還借款,還通過一系列操作,將這筆錢據為己有,這讓王先生的個人財產遭受了巨大損失。
除了個人財產受損,王先生心中還有著強烈的正義感。
他了解到劉曉慶在稅務方面可能存在問題后,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證據,發現劉曉慶的行為不僅損害了他的利益,還對國家稅收造成了重大損失。
于是,懷著挽回個人財產損失、為國家挽回稅收損失的雙重目的,王先生決然地作出實名舉報劉曉慶的決定。
02
王先生手中掌握著一系列關鍵證據,直指劉曉慶涉嫌偷稅漏稅的要害。
先不說這所謂的 330 萬元借款各項證據都確鑿。
就是那增值稅發票更是成了“偷稅漏稅”關鍵鐵證。
2021年2月至4月期間,上海那家公司相繼為劉曉慶開具了24張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后又陸續開出此類稅率為6%的發票,總計達42張。
按照正常的稅務邏輯,個人所得稅的稅點通常在 27% 以上,而這些發票稅點僅為 6%,巨大的稅點差異背后,是劉曉慶涉嫌利用小微企業開票規避高額個人所得稅的嫌疑。
王先生還指出,這些發票的開具存在諸多疑點,該傳媒公司作為一個小微企業,在短時間內開出如此巨額的發票,遠遠超出了其正常的經營規模和業務能力。
且該企業無場地、無員工、未繳社保,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公司似乎只是一個用來開票的 “空殼”,專門用于劉曉慶的稅務操作。
最后,劉曉慶將公司34%的股份零元轉讓給存在使用虛假身份證人員的公司,被認為是違規操作的重要證據。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誰會平白無故將自己在公司中股份0 元轉讓給一個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于的人,這背后的意圖耐人尋味。
這很可能是為了轉移資產、逃避債務或進行其他非法操作,進一步佐證了劉曉慶在商業和稅務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
03
早期劉曉慶的能力大家應該有目共睹,無論是事業還是感情,劉曉慶都完全走在了社會的最前方。
而在事業巔峰期的劉曉慶,商業版圖也在不斷擴張。
她成立了許多公司,涉足多個領域,成為當時演藝圈的女富豪。
然而,2002 年,經稅務機關突然宣布調查認定,自 1996 年以來,劉曉慶及其所辦公司采取多種等手段,偷逃稅高達 1458.3 萬元。
加上滯納金 573.4 萬元,欠稅總額達 2000 萬。
2002 年 7 月 24 日,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依法逮捕。
這期間她名下有關聯的公司賬號全被查封,銀行個人的196 萬元的存款全部被繳。
她在獄中熬過了422日,而公司法人、其妹夫靖軍亦被判處刑罰。
雖然她本人最終因證據不足未被起訴,但這一事件給她的事業和人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
次年,劉曉慶在姜文的幫助下獲得保釋出獄。
為了賺錢還債,她放下曾經的身段,主動聯系過去相熟的導演,不管角色大小,只要有戲可拍、付錢及時就行。
她自嘲是 “橫店第一漂”,從最底層的龍套演員做起,哪怕是只有幾句臺詞、一天只有 300 元報酬的小角色,她也欣然接受。
除了拍戲,劉曉慶還積極參加各種商業活動、綜藝節目,通過演講、出席活動等方式增加收入。
她也開始涉足直播帶貨領域,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直播間推銷各類產品。
歷經多年的拼搏,劉曉慶不但清償了債務,并且還逐步實現了自己事業的復興。
04
劉曉慶被實名舉報偷稅漏稅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發酵,網友們的態度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
一部分網友對劉曉慶的行為表示出了極大的憤怒和譴責。
“劉曉慶怎么能這樣呢?她難道忘了之前因為偷稅漏稅坐過牢了嗎?”
“這完全是明知故犯,太讓我們這些曾經的粉絲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