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兒個來盤一盤過去 100 年各 decade 的最佳戰爭片,從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到庫布里克的《光榮之路》,部部都是狠角色!
別看戰爭片現在老被吐槽「打打殺殺沒新意」,當年這些片子可都是讓觀眾看得腎上腺素狂飆,順便把奧斯卡小金人抱回家的主兒 ——
2010 年代:《1917》(2019)—— 導演玩一鏡到底玩出花了!
導演:薩姆?門德斯(就是拍《007》那位老哥)
劇情狠活:
1917 年,倆英國小年輕被扔到法國戰場送情報,一路上又是躲狙擊手,又是爬戰壕廢墟,跟玩真人版《使命召喚》似的。最絕的是導演搞了個「偽一鏡到底」,全程跟著主角跑,看得人嗓子眼兒直冒冷汗 —— 生怕鏡頭一卡殼,這倆倒霉蛋就涼透了!
奧斯卡操作:
提名 10 項拿了 3 個獎,攝影羅杰?迪金斯簡直開了「寫實掛」,把戰場拍得比紀錄片還扎心。不過話說回來,這片子能火,還不是靠導演爺爺的「戰地故事會」撐場子?真實故事 + 頂級運鏡,想不爆都難!
2000 年代:《無恥混蛋》(2009)—— 昆汀把納粹玩成了段子!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江湖人稱「話癆殺手」)
騷操作劇情:
納粹占領的法國,一群猶太大兵跟一電影院老板娘聯手搞事情,目標就一個:把希特勒那幫人炸上天!最絕的是 Christoph Waltz 演的「猶太獵人」蘭達上校,一張嘴能把人嘮出冷汗 —— 開場審農夫那段,簡直是「話里藏刀」的教科書!
票房爽點:
昆汀用「平行宇宙」玩死納粹,觀眾看得那叫一個解氣!布拉德?皮特頂著個「西瓜頭」耍狠,梅拉尼?羅蘭藏著把「復仇刀」,這片子簡直是「反套路反戰片」的天花板!
1990 年代:《拯救大兵瑞恩》(1998)—— 斯皮爾伯格把諾曼底拍成了地獄!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沒錯,就是那個拍《侏羅紀公園》的大爺)
硬核名場面:
奧馬哈海灘那 27 分鐘長鏡頭,子彈跟下雨似的,血漿跟不要錢似的 —— 湯姆?漢克斯帶著小隊找瑞恩,說是「救人」,不如說是「送人頭」大賽。最扎心的是結尾老頭哭墳那幕,直接把「戰爭有多扯淡」寫臉上了!
老兵認證:
退伍大爺們看完都拍大腿:「這才是真戰場!」斯皮爾伯格靠這片子拿了倆奧斯卡,順便讓馬特?達蒙成了「好萊塢最幸運大兵」—— 畢竟八個人換他一個,這主角光環比防彈衣還厚!
1980 年代:《野戰排》(1986)—— 奧利弗?斯通拿越戰當解剖課!
導演:奧利弗?斯通(親身經歷過越戰的狠人)
扎心設定:
查理?辛演的新兵剛到越南時跟打了雞血似的,結果天天看著戰友互掐 —— 這邊想殺村民,那邊想救人,最后發現最大的敵人不是越南兵,是自己人腦子的「瘋病」!
懟人戰績:
斯通直接點名批評《綠色貝雷帽》「美化戰爭」,轉頭用《野戰排》啪啪打臉 —— 手持攝影晃得人頭暈,士兵內斗看得人牙癢癢,最后還拿了最佳影片,這波啊,是「用真實打敗套路」的教科書!
1970 年代:《現代啟示錄》(1979)—— 科波拉在片場差點把自己搞瘋!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導演,片場比電影還刺激)
魔幻劇情:
馬丁?辛演的上尉去殺馬龍?白蘭度演的瘋上校,一路上又是遇邪教,又是聽瓦格納炸飛機 —— 這哪是打仗,分明是《黑暗之心》的「越南魔改版」!
幕后鬼故事:
拍著拍著主演心臟病發,錢燒完了科波拉拿房子抵押,最后居然還能剪出個「影史神作」!最絕的是那架冒著火的直升機,簡直是「導演本人心態崩了」的具象化 —— 不過別說,這瘋勁兒還真成就了奧斯卡最佳攝影!
1960 年代:《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 大衛?里恩把沙漠拍成了詩!
導演:大衛?里恩(專拍史詩片的大佬)
裝 X 名場面:
彼得?奧圖爾穿著阿拉伯長袍在沙漠里騎駱駝,一轉頭把英軍上司的命令當耳旁風 —— 這哪是打仗,分明是「英倫浪子的沙漠流浪記」!
數據暴擊:
228 分鐘的片長,光駱駝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只,不過攝影是真的絕 —— 沙丘拍得跟油畫似的,奧圖爾的眼神比沙漠還深邃。拿了 7 個奧斯卡,現在看還是「史詩片裝 X 指南」的榜首!
1950 年代:《光榮之路》(1957)—— 庫布里克把軍方黑出了翔!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電影界的「腦洞怪」)
扎心劇情:
柯克?道格拉斯演的上校給拒戰士兵辯護,結果軍事法庭比戰場還黑暗 —— 士兵因為「怕死」被槍斃,當官的為了面子瞎扯淡。最狠的是結尾那個「諷刺歌」,直接把戰爭的荒誕性唱成了哀樂!
技術狠活:
庫布里克用自然光拍出了「窒息感」,長鏡頭跟著士兵上刑場,看得人手心冒汗。這片子放現在,妥妥的「反戰片懟人模板」,不服來辯!
1940 年代:《卡薩布蘭卡》(1942)—— 戰爭片里摻了愛情狗糧!
導演:邁克爾?柯蒂茲(專拍浪漫劇情的老手)
狗血但香劇情:
亨弗萊?鮑嘉演的酒吧老板,突然遇到前女友跟她老公(還是抵抗軍領袖),一邊是舊愛,一邊是大義 —— 這劇情放現在就是「三角戀狗血劇」,但鮑嘉一張撲克臉愣是演出了「滄桑感」!
金句暴擊:
「世界上有那么多酒吧,她卻走進了我的」—— 就這一句,直接讓這片子成了「戰爭愛情片」的天花板。英格麗?褒曼的顏值 + 鮑嘉的演技,想不火都難!
1930 年代:《西線無戰事》(1930)—— 把愛國主義罵成了翔!
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早期反戰先鋒)
扎心名場面:
德國學生被老師忽悠著上戰場,結果戰壕里全是尸體,訓練時被軍官當狗罵,最后主角摸蝴蝶都能中彈 —— 這哪是「為國爭光」,分明是「青春屠宰場」!
對比暴擊:
跟 2022 年那版比,1930 年的默片更狠 —— 沒臺詞全靠眼神,士兵臨死前的抽搐看得人肝顫。拿了倆奧斯卡,現在看還是「反戰片的老祖宗」,不服不行!
1920 年代:《翼》(1927)—— 默片時代的空戰爽片!
導演:威廉?A?韋爾曼(玩特技的狠人)
硬核操作:
倆哥們為了追妹子去當飛行員,結果一個被擊落,一個誤殺兄弟 —— 空戰鏡頭全是實拍,演員爬繩梯還摔斷了脖子,這才是「拿命拍電影」的狠人!
歷史成就:
首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空戰拍得比現在的 CG 還刺激,結尾妹子在廢墟里抱人那幕,無聲勝有聲 —— 默片時代的「戰爭 + 愛情」套路,居然比現在的爛片還好看!
總結下來,這些戰爭片為啥能成經典?因為人家沒玩虛的 —— 該懟戰爭就往死里懟,該講人性就往深里挖,不像現在某些片兒,凈搞「政治正確」的花架子!想看好電影?還得回頭看看這些老片子,每幀都是真材實料,比現在的「流量戰爭片」強一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