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4》開播以來,就是妥妥的“熱搜體質”。隨著節目播出,李行亮夫妻的關注度最高。
在11月21日播出的節目中,李行亮想幫麥琳背包、跟她牽手屢次被拒絕后,李行亮在爬階梯過程中,強行“公主抱”麥琳,結果沒兩步就摔倒翻車。
有網友急得跳腳,“哥你不能那么抱,看得好揪心。”有網友覺得,李行亮純屬不自量力,還弄得女生很尷尬。還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臺階上“公主抱”很危險,如果發生意外兩個人都可能滾下臺階,而且麥琳此前被曝有腰椎滑脫。
李行亮,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2010年,參加選秀娛樂節目《快樂男聲》獲得全國總決賽第六名;同年9月,推出首支個人單曲《SO》。2012年9月發行專輯《愿得一人心》 。2014年5月,李行亮與相戀六年的女友麥琳結婚,并于2015年3月得一千金。
“公主抱”真的很危險!此前曾有多起類似案例,有“男友力”體現不成,反而把女友摔得胸壁挫傷、三根肋骨骨折的;有小伙抱女友,結果自己手臂骨折的;有醫院也專門發文提醒,別隨便“公主抱”,可能讓人癱瘓!
醫生提醒上下樓梯不要公主抱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張榮凱表示,上下樓梯或上下山盡量避免抱重物,在這過程中不能扶手一不小心很容易踏空或扭傷,在平地上“公主抱”都要很小心,爬樓梯的時候要禁止“公主抱”行為,很容易翻下去導致頭部或頸部受傷。
張榮凱醫生指出,當身體向上爬時,膝蓋負擔的重量是體重的4倍。“登高的時候應小碎步,不能太大的步伐,下樓梯的時候一是注意不要踏空,下樓梯踏空會導致韌帶、半月板受傷或踝關節骨折,其次是不要跳,下山或下樓梯的時候跳躍,容易因重力關節無法保持穩定導致滾下來。”
醫生表示,“公主抱”應在平地上,同時要注意量力而為,注意抱人者身體力量及被抱者身體重量的平衡,“如果抱的時候不注意,沒抱穩導致頭部或頸部落地會很危險,抱人者要量力而行,否則也可能引起手腕關節扭傷。”
為麥琳爭紅眼是抱不平還是搶流量?
隨著綜藝節目《再見愛人》的播出,麥琳成了輿論焦點。甚至誕生了諸如“麥學”“麥琳是一個形容詞”“麥琳是一種處境”等概念,以及“熏雞事變”“青團事件”等夸張式表達。
站在真人秀的全知視角下,人們很容易覺得自己善良、聰明,不會犯錯;現實卻是,一旦被丟到一個遠遠高于自己日常生活的環境里,任何人都有可能變成動作夸張、洋相百出的小丑。或許是出于自我保護,人們下意識忽略了這種共性,還一面倒地認為,這個比自己體型更差、學歷更低、雙商更糟糕的失態主婦罪無可赦。只因厭惡,她的笑聲、衣品,坐姿就無一不成為笑料。相比之下,自大無禮的“巨嬰總裁”、善于吐槽的“愛無能”,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麥琳之所以引發轟動效應,或許源于公私界限的模糊,沒有距離、缺乏尊重下的無限度窺探或審視。
互聯網時代,人們慢慢失去了深入了解一個人或一件事的耐心,而是急于貼上一個簡單的標簽。這當然可以減少認知成本,但也容易導致認知偏差。標簽會不斷強化某個特征,加深某種印象,激化某些情緒,麥琳正遭遇這種困局。無論網友怎么逐幀分析,逐句解讀,那都只是鏡頭前、屏幕里的麥琳。畫面外的麥琳我們沒看到,日常生活中的麥琳我們更不了解。
于是,有人為李行亮抱不平。但也有人看到了鏡頭前的片面真實以及過度審視,于是為麥琳抱不平,為全職太太的困境,為生育過兩個孩子的媽媽,為一屋子隱而不見的家務……
理由一個比一個扎心,可能出于一腔樸素的正義,也可能來自不合時宜的投射和代入。但可能尷尬的是,人家兩口子日子照舊過,網友卻爭得面紅耳赤。但捫心自問,麥琳的事值得這樣去探討嗎?看綜藝需要如此身心投入嗎?
實際上,在某些“有心人”眼里,當麥琳成為網絡熱點時,就不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流量之下的絕佳素材,稍微加工就能拿下源源不斷的轉評贊。有人以麥琳為話題策劃活動,拿下熱搜;有人以麥琳為題材寫誘導性公號文,收獲10萬+。流量的激勵,讓一些網感十足的博主,進一步加工素材,撩撥情緒。
所以,當下網絡中的麥琳,已經被流量異化為了一個符號,被人虛構,供人消遣,最終引人開麥,結果是流量狂歡。
討論這么多,當然不是想讓大家不再探討節目、議論麥琳,當她選擇上綜藝,就意味著讓渡了部分隱私,網友就能說三道四,但圍觀和評價都應該有個度。
畢竟,放過麥琳,也是放過自己。
極目新聞綜合光明網、新聞晨報、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