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2歲,她被國家教育部公派英國留學,獲得碩士學位;23歲,她課業之余行遍歐洲,是最早一批自由行旅人;24歲,她回到大學校園成為年輕英語老師,人氣爆棚;30歲前,她任省級衛視助理節目總監主攻旅游策劃,制作主持幾十場大型旅游目的地英語推介和聯誼會,后任職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積極參與慈善公益;30歲后,她開啟創業模式投身旅游營銷一線戰場,她是中國旅游國內外創新傳播一線案例戰略主創,擅長中國市場戰略營銷主導近百旅游目的地推廣;她光彩照人,是旅游圈一道靚麗風景;她樂于創新,正在醞釀全新發展方向。她就是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專家王晟女士。
2018年,王晟女士成功入選新時代中國旅游業女性發展論壇發布的首屆“中國旅游業杰出女性獎”榜單,并榮獲“新時代旅游行業女性榜樣”創新達人稱號。同年,在浙江日報發起的評選活動中榮獲“2018浙商溫暖者”稱號。
近日,第一旅游網記者對王晟女士進行了系列專題采訪,我們把采訪內容整理成文字,通過十篇采訪,聽她聊一聊中國旅游在新時代中創新傳播的新邏輯。
正文:
轉眼又到年底,你有沒有遇到各大視頻網站向你推銷年卡?視頻會員福利有沒有領到?
又到年底,勁吹一整年的短視頻風潮,會不會撼動長視頻平臺和傳統巨頭愛優騰?今天我們來講講中國的視頻帝國戰役。
簡單來說,中國的視頻帝國史,經歷了早期拼貼,血拼版權,資質壁壘,和視頻創業幾個主要歷程,小小的視頻窗口,映射著這個時代大眾對文化的吸取方式革新和觀看習慣演變,以及資本和操盤手與視頻行業的整個變革。
雖然我們回顧和梳理的,是視頻帝國征伐的歷史,但反觀文旅行業和推廣營銷工作的自身,隨著技術手段的完善和趨同,消費市場下沉的逐漸完成,平臺規范的不斷深化,同樣的問題和考驗,我們都會遇到。
既然涅槃必要到來,那么越早越好。
上古時代:油管造富神話,激勵視頻井噴
中國的視頻網站,上古年代其實應該算是2004年到2006年,當時是文化網站的天下,圖文為主,視頻領域是一片荒原,受帶寬的影響,就是觀看體驗極差,客戶端也很蹩腳,需要安裝一些插件。
2004年的11月,第一家專業化的視頻網站,樂視網出現了,拉開了中國視頻網站成長的序幕。而后一年的時間里,土豆網、PPTV、酷6網等相繼出現,這個時候的格局,還處于各家都在玩泥巴的狀態,土豆和56是以UGC也就是用戶創造內容為主的視頻分享網站,而PPTV則是P to P點對點播放技術為主的網絡電視客戶端。樂視網則是以影視劇為主的長視頻網站,如果單單的從盈利角度來考慮,就是做視頻網站,絕對不是一門好生意。
為什么呢?因為你要付出很大的帶寬成本。直到今天,除了芒果TV等原創內容平臺支撐的特殊例子,視頻網站大部分都還在虧錢。但那幾年的市場上,突然涌現出了上千家的視頻網站,這是什么情況?
這和美國的一家公司有關,就是Youtube,或者按今天大家喜歡叫的名字“油管”。油管于2005年2月15日成立,和土豆、酷6一樣,定位于視頻分享,得到了美國網民的熱捧。短短20個月后,油管就被谷歌以16.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春風得意的油管聯合創始人陳士駿,甚至還寫了一本炫富自傳,20個月賺到130個億。
這起并購案讓國內的視頻創業者瞬間花容失色,原來視頻買賣是這么玩的。一時間,視頻網站呈爆發式的發展。其實這個規律在今天的國內市場還是這樣,一個領域有天突然火,一堆人就火速進場,這里面有斗志長遠的創業者,也有野心勃勃的資本操盤手。
早期這些平臺幾乎都是在試圖模仿油管的發展軌跡,國內的視頻行業特別集中,但伴隨著視頻生態的升級和視頻拍攝技術的不斷簡便和低門檻,就立馬迎來用戶生產內容時代(UGC時代)。但如果用戶他稍微專業一點,生產出來的內容叫做PGC,而如果是專業機構生產的視頻內容,叫做OGC。
渾沌時代:版權如浮云,打開視頻看美劇
當時的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國內的UGC內容遠遠不夠,這種不夠源自于硬件條件的缺失,油管早期走紅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用戶用手持DV拍攝的極其個人風格的小短片,以及家庭搞笑片段。但是放到當時中國的國情,視頻媒體可能面臨的危機就是,能拍的用戶寥寥。大多數的創作者,充其量只是剪刀手,比如當時“饅頭血案”這樣的讓人印象深刻的惡搞視頻內容,并沒有形成直接的產出。這是供給端的問題。
而在需求端,當時國內網民最需要的,其實并不是UGC的內容。
2009年CNAC做了一次關于中國網民互聯網視頻使用調研,發現人們對于UGC的需求僅有14.6%;最主要的視頻需求,還是影視。那個時候與今天的環境相比,你會覺得有看不完的影劇和電影。
2006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一共才21億的市場規模,還不到今天一部《流浪地球》票房的一半。總的來說,就是在大家手藝都不太行的時候,大家先只管自己開心。而且當時的上古時代,版權概念如浮云,高水平制作的海外電視劇和電影,壓根就不用付版權費,中國幾乎所有的視頻網站,當時都在做盜版的生意,實際上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各大平臺都在播放盜版的海外電視劇和電影,這多種的因素的這種作用下,互聯網的實體平臺進入到了盜版的風場。
一句話概括,在那個不識或者故意不識版權為何物的狂歡年代,視頻內容和標簽人物,透著濃濃的草根氣質和野蠻生長不羈與不怵。
但直到2008年,發展了近三年的視頻網站,還沒有找到變現的途徑,全國愿意為內容付費的用戶,連5%都不到;而另一方面,廣告主也不太接受,尤其是內容的廣告效果。想象一下,你讓當時的初代視頻達人后舍男孩宣傳阿迪達斯,后舍男孩估計開心到不行,但是人家阿迪可不干呀,是你給我打廣告,還是我給你貼金呢?
這一年,還發生了兩件大事,直接斷了不少視頻玩家的營生。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加速了中國視頻網站的一次初代大洗牌。
牌照時代:視頻天下各顯奇招
據報道,2008年的11月份,其實有400多家的視頻網站出現了融資門檻,對于度過難關的包括土豆、6間房、爆米花、酷6、優酷等在內的不少網站,采取了裁員縮小帶寬等一系列的無奈措施。
這兵荒馬亂的2008年,擁有PPTV和PPLIVE的姚欣,也感同身受。據他回憶,他當年在美國本來已經拿到了不同 VC的三份投資協議書,但最終都被婉拒,公司現金流也只能頂到春節,頃刻間幾欲崩盤。
當然,在草莽年代促進行業洗牌的,還有國內的視頻網站政策,當時的國家廣電總局正是在2008年,確立了視頻網站經營牌照制度,247家機構獲得了視頻牌照,同時處罰和關停了超過57家的視頻網站。
對挺到今天的幸存者之一土豆網來說,2008年是最慘淡的一年。作為國內視頻網站的先發者,土豆網卻未能拿下視頻牌照,因此錯過了奧運會直播,損失慘重。酷6網也有類似的遭遇,同樣作為視頻網站的先行領袖者,卻也沒能拿下實時牌照,最終在2008年經歷一個多月的關停整改,并很快在此之后黯然掉隊。
但是經此一役,此時幸存下來的視頻玩家,也一樣步履艱難。
覺醒時代:“工業廢水”洗去沉垢
視頻網站和圖文網站不一樣,要花大量的資金在帶寬和流量上。相比門戶網站那點圖片和文字都能用到的帶寬,視頻網站就像一個吃人的怪物。以當時最主流的土豆和優酷舉例,實際上視頻網站需要每年保持至少不低于千萬美金的融資,否則就隨時處于崩潰的邊緣。在當時,整個行業其實都彌漫著硬要模仿油管模式的濃濃雞血和深深焦慮。
也是在2008年,土豆網的王威大膽提出來視頻流量“工業廢水”的概念。他認為垃圾流量就是工業廢水。這里的垃圾流量,指的是UGC內容在視頻廣告臺嶄露頭角,而稍微專業一點的PGC,在視頻制作團隊尚未允許播放之際,就遭到大量低質量的UGC內容損耗了巨大的帶寬成本,卻不能帶來收益,甚至還引起了版權的麻煩,這就是工業廢水的概念。
這一概念當時就讓行業震驚了,全行業大佬們都高調宣布了放棄UGC,其他玩家也隨后趕緊轉型輸出正版的專業內容,很快OTC模式作為了行業轉型的方向,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備說干就干的執行力。往OTC方向發展的土豆自己,也只是稍微嘗鮮了一下,最終真正吃到肉的,還是背后資本力量雄厚的平臺老虎們。
“找爸爸”時代:自強不息,通過繼承遺產致富
歇一會兒,捋一捋。其實之前講到視頻行業的焦慮和飄搖,其根源其實在于視頻網站并未探索出良性的盈利方式,營收現金流并不穩定,于是貸款成本就非常的超前。基于內容本身的商業閉環,根本就跑不通,視頻網站的繁華之下實則風暴潛藏。
所以,如果你還有記憶,那么當時的視頻行業,大家都玩起了一個叫做“找到好爸爸”的游戲,開始急切尋求風投資本的加持。在“找爸爸”那個年代,一個視頻平臺其實最后拼的是創始人的融資能力,其中最能賺錢的非優酷莫屬。
2006年優酷剛上線營業的時候,不管是土豆、各種“6”字號網站,還有六七八九間房網站,數據都說不上好看。但是優酷怎么就能做到快速突圍,還很快干掉了土豆呢?因為,人家就是有個“好爸爸”。
用戶還沒上線的時候,創始人古永鏘就拿到了3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同期拿土豆來做比較,土豆在上線當年,也拿到了50萬美元的風投。2006年第二次融資中,土豆拿到了850萬美元,而優酷則一舉拿到了1200萬美元,笑傲整個視頻行業。所以說,很多時候,如同那個“通過自身艱苦努力,最終靠繼承遺產致富”的段子一樣,在視頻這樣高成本的領域,創業者都是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后人家找到了一個“好爸爸”,書寫下成王敗寇的歷史。
2010年12月,優酷成功在美國上市,成為了中國第一家在美成功上市的獨立視頻網站,創造了中國國視頻帝國史上的一個高光時刻。但其實呢,在這高光投射不到的陰影里,土豆才是第一家提出來在美股上市的中國視頻平臺,且當時平臺生態比起優酷更有可持續發展潛力,但是由于創始人王威和妻子的離婚糾紛,一來二去跳成了魔鬼的舞步,打亂了上市節奏。也不得不唏噓,時運造英雄。
版權時代:內容勢能初顯,城頭變換大王旗
至優酷在美成功上市,資本已經很好地參與和布局了中國視頻行業,但回到行業根本問題,視頻變現依然乏力。所以直到這時,大部分的網站仍沒有完全摒棄盜版,只能說多加了一些正版的資源而已。
回看那個版權混亂的年代,有一天,一道金光,一個齊天大圣出現了,這就是搜狐的張朝陽。他直接掀起了血拼版權的年代。
今天看張朝陽,會覺得他的年代新聞總是那么別有意味,查爾斯張本人也變得越來越佛性,或者說不自主地將息。但黃金時代的搜狐,以及查爾斯張本人,都史值得互聯網記憶的。
他曾經招募了還在硅谷打工的李彥宏,拒絕過上門求職的馬云,50萬提供了馬化騰的QQ。2009年的9月,張朝陽發起了一場商業狙擊戰,他聯合了三家公司,創立了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盟,對優酷、迅雷和土豆等多家知名視頻網站發起訴訟。僅優酷一家,就有503部國內影視劇被指侵權,索賠金額高達5000萬至一億元人民幣;甚至,連優酷的廣告主,也被聯盟列入到了被告當名單中。
張朝陽這么做,是為了保護版權嗎?當然是了。試想,你自己氪金買裝備,而看著別人,開個外掛就輕松贏,怎么平衡?
在當時,你只要掛出一部好劇,用戶和廣告主就能聞風而來,而你只管輕松喜提流量,這個操作方法成為了當時視頻網站的共識。而作為資金雄厚的早期玩家,張朝陽的搜狐手握大量的正版版權,想搞事情就很方便了。搞了這么一下子,正春風得意的優酷被冷酷打臉,而廣告主也不敢隨便在優酷上投廣告了,查爾斯張自己還成為了打假衛士,可謂一舉多得。
搜狐搞事后,很多視頻網站也都學乖了——比如2011年,土豆宣布和東京電視臺簽獨家協議,引入了70多部動畫作品,這一舉動是歷史性的。中國的90后、95后們,第一次感受正版日漫的風味,土豆在當時成為了二次元文化化的聚集地。用今天的眼光看,等于迅速找了開挖護城河的美妙角度。
2013年,搜狐再次出手,又來了一次套路猛于虎,和騰訊、樂視一起,發起了反盜版聯盟。這一次他們的對象是百度和快播,同樣地快準狠。兩次版權戰爭后,搜狐視頻強化了自己正版視頻的形象,也給行業做出了典范,連續拿下了《紙牌屋》、《緋聞女孩》等眾多熱門美劇的版權。記得當時,搜狐傲嬌打出一個響亮的口號:“看美劇,上搜狐”,品牌調性高聳入云。
可惜,只道是好景不長。很快,搜狐就被自己高舉的正版戰略反噬了。花錢買版權的爭奪戰之下,緊接而來的就是天價版權的時代。(傳統媒體也有同樣的案例,當時以劇立臺的安徽衛視,也曾憑好劇位列衛視一線,但同樣很快,深陷高價版權魔咒,迅速掉隊。)
天價版權有多貴?來看這一組數據——
2006年,80集的《武林外傳》網絡版權10萬元,單集也就1250元;到2012年,同樣的網絡版權成本是185萬元;2016年已經超過了1000萬元。PBS的CEO徐偉峰曾表示,以2010年為界線,視頻版權的成本增加了10多倍,各家平臺版權費用的支出,占到了公司日常運營支出的40%以上。除此以外,網站還向傳統電視臺學習,對購買版權的劇目進行包裝營銷,邀請主創明星們走秀宣傳,投放廣告,舉辦各種盛典等等,吸引大家來看劇。
所有這些,無不需要堅挺的資本來支撐,舉目整個視頻行業,也就只有優酷土豆,以及背靠百度的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等少數平臺玩得起。
自制時代:視頻帝國逐鹿,自制內容大爆發
查爾斯張當時愛答不理的這些視頻版權小弟們,如今抖身一變,已經高攀不起。
2012年,帶著大量銀子,愛奇藝入局;兩年后,騰訊入局。到了2015年優酷找來了新的“好爸爸”阿里巴巴,搜狐就真有點四面楚歌的意思了。
但張朝陽很快絕地反擊:既然版權這么貴,那不如自產自銷好了。由之前的視頻版權買斷模式,轉為直接介入影視項目投資,以低成本拿到好片源,這就是平臺自制內容的初代模式,已經很接近現在視頻劇場的思路了。
由此,視頻帝國的逐鹿,也就從拼版權到了拼自制的新階段。平臺自制劇其實早有傳統,但直到2013年,優酷和萬合天宜聯合出品的《萬萬沒想到》大獲成功,才引發了外界對于平臺自制內容的關注。但無論是版權戰,還是自制戰,都脫離不了一個核心,就是資本燒錢的區別,只不過是燒多還是燒少的問題。
遙想當年,新生事物的出現,總是帶著創新的浪漫和激情。這期間涌現了大量充滿熱度的話題的平臺自制內容。
搜狐從《太子妃升職記》上看到了平臺自制的希望。2016年,這部劇由樂視出品,僅百萬制作費,外加一臺鼓風機,就直接秒殺了2億制作的《羋月傳》;并且,為樂視帶來了付費會員220萬人,直接帶來了4100萬的付費收入。更是基于此,2018年之后,搜狐宣布走上小而美的路線,也就是低成本制作,每部劇成本的控制在1500萬人民幣左右,最多不會超過2000萬。但從這兩年的成品質量來看,成本較低必然會導致影響力的下降。
相比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優酷動輒全年超過100億的內容成本,靠獨家美劇起家的搜狐,漸漸的流失了大批用戶,從頭部移植到了第三梯隊,最終所有玩家還是被迫投入到了需要比拼資本深度和規模生產的OGC上面,于是最終形成了如今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足鼎立的國內旅游媒體平臺局勢。
愛優騰時代:年年虧,年年賺
三足鼎立的背后,其實就是BAT的相互制衡。時代更迭到今天,其他的玩家都已漸漸退場,除了PPS、PPTV之外,酷6在2009年被盛大收購,五六網在2011年被人人網以8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迅雷在2015年賣身給了小喬國際,二線視頻網站也一去不復返。
雖然說視頻網站已經是互聯網巨頭們的游戲了,但其實愛優騰三家企業仍限于虧損的漩渦當中。2019年全年愛奇藝虧損了93億元,騰訊視頻虧損的金額在30億左右,愛奇藝和B站嗶哩嗶哩,居然還憑借著會花錢,登上了2019年“中國十大虧損新經濟公司”的排行榜。
這就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BAT巨頭們為什么一直虧損也要玩視頻呢?年年虧錢,可不但投入沒有收斂的跡象,反而投得越來越多。
我們看國內外兩個標桿案例好了。
第一個例子是亞馬遜,亞馬遜是典型的年年虧損公司,但是為什么大家還是不斷仰望他,貝索斯首富身份天價離婚,回來又馬上再成首富呢?因為亞馬遜的潛力實在太大了,貝索斯一會拓展一個新領域,現在連發射火箭都要去插一腳。這個企業,是要去改變世界的,它嘗試這么多革命性的創新,只要成功一兩個,就有很驚人的勢能效應,投資回報肯定也就回來了。
再來看中國移動,2007年它的市值已經達到了頂點,而且利潤和銷售額一直在增長,那么中國移動為什么打動不了投資人呢?因為中國移動沒有多少的想象空間,而且它最盈利的部分,時時刻刻在受到新技術和別家企業的擠壓。所以,增長和想象空間,才是互聯網企業被資本捧起來的一個內在因素,而這些視頻巨頭一直在燒錢,就是為了占領市場,以達到在未來進行壟斷性的具體收益。
2020年,在線視頻的黃金一年。這個趨勢的到來,可以說提前加速了。《囧媽》短視頻平臺首播、《花木蘭》疫情中轉投迪士尼+;而在歲末,網飛繼續攻城略地、時代華納宣布大局上線。留給傳統媒體渠道的時間,好像真的不多了。
那么這些平臺的增長潛力,看什么呢?他們目前的首要任務,其實是要布下一個很大的產業鏈。如果你仔細看一下愛奇藝的發展軌跡和內容版圖,你就不難發現,它想成為中國的線上迪士尼,并且布局得非常清楚。
視頻三維時代:IP造神,全面包抄
那么迪士尼是干嘛的?迪士尼的市值體量并不比網飛低,它的市值是2000億美元,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阿里巴巴,已經很大了。迪士尼的整個商業邏輯鏈條里, IP創造是源頭也是核心,它不僅擁有大量的存量IP,而且還在不斷的創造新的IP。圍繞著不斷增加的成功IP,迪士尼形成了一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即:從動畫影視IP的形成,再到IP形象的推廣營銷,再到主題樂園產品的推出,再到衍生品的開發,或者圍繞IP的品牌授權,比如在手表、視頻、女裝、網絡、玩具、電子產品等細分領域,可勁兒授權。這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
所以現在你再看愛奇藝,就會發現,它遠遠不只想做一個視頻網站。一般而言,商業網站只是一個二維的世界,而迪士尼的商業布局,是一個三維的世界。二維的世界,跟三維的世界抗衡,完全就不在一個量級。
所以我們現在就懂了,愛奇藝現在是直接大量參與到了上游的創作。龔宇在最近一次采訪中提到,過去的三年里,他看的影視小說劇本近400本,愛奇藝用類似于騰訊閱文這樣的體制,從源頭篩選出了好的IP。如果這個IP它有大幅的閑置,那么愛奇藝的工作,就是讓 IP的價值被充分挖掘,可以把它改編成動漫或者是影視之后,讓愛奇藝自己的簽約藝人來演,那么這里的提成,平臺也就參與了分配。而這樣的話,愛奇藝又變成了一個影視公司。同時,它還是一個經紀公司,影視分發出去,再做一些衍生周邊產品,中間還可以做客流的廣告,甚至還可以電商帶貨。一切隨著視頻流量,草長鶯飛。
這里得說明,愛奇藝只是一個相對完整的行業觀察案例。愛奇藝,以及類的新一代視頻雄心者想要做的,其實是下一個視頻互聯網的入口,進而成為一個新的迪士尼。
這幾乎是定律,在每一個行業的發展初期,內容往往是參差不齊的,沒法形成壁壘。花錢購買優質的影視作品,占據獨家播放的權利,可以形成壁壘,但這種壁壘也是有時效性的,作品的熱度會下降,錢也會燒完,但是因為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正是愛優騰他們正在打造的壁壘。
文旅營銷也是同樣的道理,找到自己的核心的優勢,或者退一步,找到可以掛靠的核心優勢,才能夠永盛不衰。
受訪嘉賓簡介
王晟(Daisy Wang)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專家
全球幸福指數聯盟(Happiness Alliance)中國顧問
兼任中國旅游協會婦女旅游委員會委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MBA產業導師。
參與編制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項目:《山東省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6-2025》、《海南省國際旅游營銷戰略總體規劃2019-2025》、《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9-2030》和《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等。
參與策劃“好客山東”、“老家河南”、“清新福建”、“美麗中國之旅”、“絲綢之路之旅”、“衢州有禮”等中國眾多著名旅游品牌,以及挪威、丹麥、芬蘭、瑞典、西班牙、美國、加拿大、希臘、蘇格蘭等國目的地的中國推廣。
專長旅游策劃、目的地品牌規劃、文旅營銷戰略、數字營銷戰略、目的地國際營銷、世界文化遺產旅游戰略和非遺文旅振興戰略,獲“中國旅游業杰出女性獎”、“溫暖浙商”等多項榮譽,出版暢銷圖書10余種。
上一篇:《第一劇場》頻道:影視新體驗